国内
(一)全国
1 生态环境部印发我国首个生态保护监管规划
2 国家开发银行发行120亿元绿色金融债支持清洁能源装备制造
3 国内首个兼具氢能利用的一体化综合能源示范基地项目开工
(二)地方
1 河北出台方案促进消费绿色转型升级,到2025年初步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消费体系
2 内蒙古自治区毛绒产业,开启“碳足迹”评价
3 “2022中国海口-以色列新能源及环保科技发展合作论坛”在海口市召开
国际
1 美国能源部公布上亿美元CCUS技术研发项目招标计划!
2 加拿大政府发布2030年之前减排温室气体40%的计划
观点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
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建立市场机制、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取得积极成效。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降低了18.7%,比2005年降低48.4%,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二是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15.9%,比2005年提升了8.5个百分点,对煤炭消费的依赖显著下降;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均居世界首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世界的一半。
三是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顺利收官。自2021年7月16日启动交易以来,全国碳市场整体运行平稳,重点排放单位减排意识不断提升,市场活跃度稳步提高,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1.79亿吨,累计成交额达76.61亿元,第一个履约周期履约完成率99.5%(按履约量计),整体运行平稳。
此外,我国低碳试点示范和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不断推进,组织编制《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持续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全社会低碳意识也不断提升。在做好国内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在推动《巴黎协定》达成、生效和实施细则制定上发挥了历史性作用,并持续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小岛屿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和非洲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主编:吕今平
本期责编:邓昊昱
新媒体编辑: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