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信息专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信息专报 > 正文

绿色金融日报4.1

发布时间:2022-04-01
国内
(一)全国

1. 中国工程院发布“双碳”报告,提出七条路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2. 十部委联合发文推进电能替代,明确深化输配电价改革

(二)地方

1. 湖北武汉天地壹方南馆成为湖北首个获碳中和认证商场

2. 四川:推进“三州一市”光伏基地建设

3. 山东最大抽水蓄能电站全部实现并网发电

国际

1. 老挝南欧江七级水电站坝顶公路贯通

2. 德国启动天然气一级应急预案,呼吁民众节省使用能源

3. 英国政府下调住宅光伏与热泵增值税至0%

图片

观点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瑶:

现阶段而言,对于持续深化国内市场的ESG理念,推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我国央企应在以下三个方面重点发力。

一是将ESG理念持续落实到央企下属的众多分公司及子公司。虽然目前大部分央企已在顶层设计层面形成自身社会责任体系并积极践行ESG理念,但其下属企业可能涉及众多领域,存在分布广、数量多的特色,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实以及ESG治理水平上存在差异。因此,如何将ESG理念自上而下彻底贯穿央企整体治理体系,仍是其需要着重关注的方面。

二是央企应对企业现有ESG指标体系进行定期更新。目前许多央企已经形成自身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的绩效指标,作为履行社会责任和ESG实践的表率,央企应该保持其绩效指标的准确性、及时性和适用性,根据证监会政策要求、交易平台最新规则、国内外ESG评价指标等动态更新既有ESG绩效指标,以身作则,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调整指标,积极推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ESG指标体系。

三是央企应进一步提升ESG信息披露及数据管理能力。虽然目前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央企数量不断增加,但独立发布ESG/可持续报告的央企数量仍相对较少,企业ESG报告发布率有待提升。在我国尚未制定统一ESG信息披露框架的情形下,央企应积极开展年度ESG相关工作的总结与报告披露工作,带头进行框架制定的有益探索,在提高ESG信息透明度的同时,也应该形成企业常态化ESG数据管理机制,以不断提升其信息披露水平和ESG数据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