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叶以前,全球对海洋的关注主要集中在航运、渔业和军事用途,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研究相对有限。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的签署,首次将海洋综合管理问题纳入全球议程,确立了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基本法律框架,海洋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的议题逐渐受到重视。至2001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大会文件中明确提出“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世界经济总量中有60%来自沿海港口及其腹地。随后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正式提出发展蓝色海洋经济,蓝色经济概念随之兴起。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进一步提出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如何发展海洋经济,以及通过有效的金融机制支持海洋经济向可持续模式转型,成为学术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结合蓝色金融的市场实践,对“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旨在梳理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演进趋势、核心主题与新兴前沿,也为深入推进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一、时间特点:2015年“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显著提高
从文献发布年份的进展情况来看,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起步较晚。早期文献零星出现于2005年前后,自2015年联合国SDG 14确立“蓝色经济”理念并推广以来,该领域的研究关注度显著提升,文献数量在2016年后呈现增长态势,2024年共有20篇相关议题文章[1]。

图1.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年度发文数量(2005-2024年末)
从同时间段的政策与市场实践来看,研究快速发展的时期蓝色金融的实践也开始加速发展。一是更多国家、国际组织、金融机构等开始制定蓝色经济倡议或指引。从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正式提出发展蓝色海洋经济,到2015年设立可持续发展目标14(SDG14)——养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至2017年首届联合国海洋大会,全球层面对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导向日益明确。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发布的《可持续蓝色经济金融原则》,为金融机构支持海洋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球首个指导框架,积极支持与海洋相关的主流投资、保险和贷款,推动可持续蓝色经济发展。随后在2020年世界经济论坛海洋行动之友发布《海洋融资手册》为可持续海洋经济投融资提供指引,分析了其中的潜力、发展机会、必要条件和相应的投融资模式。
二是国际组织和主权政府在海洋可持续发展项目的融资方面积极进行创新尝试。2018年,世界银行与塞舌尔政府合作发行的全球首支主权蓝色债券,以私募形式筹集资金1500万美元,为海洋保护项目开辟了新的融资模式。此后,摩根士丹利与世界银行合作发行的聚焦塑料污染治理的蓝色债券(2019年)、世界银行支持加纳的“红树林蓝碳试点项目”(2022年)等实践案例,基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典型金融实践开始陆续出现。
二、重点议题:蓝色金融、海洋保护、可持续渔业和气候变化
从文献进展来看,Citespace关键词共现图谱显示,“blue economy(蓝色经济)”、“management(管理)”和“climate change(气候变化)”是频次最高的核心节点,“fishery(渔业)”、“conservation(保护)”、“ecosystem services(生态系统服务)”、“marine protected areas(海洋保护区)”也是重点核心议题。

图2.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关键词共现图
说明:上图生成了包含226个节点和695条连线的网络(网络密度Density=0.0273)。节点大小代表关键词出现频次,连线粗细代表共现强度。

图3.金融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关键词聚类图
说明:关键词聚类图谱(图3)进一步揭示了研究领域中关键词的聚类关系、研究主题及其内部结构。目前金融支持海洋可持续发展相关文献的聚类模块度Q=0.7144 > 0.3,平均轮廓系数S=0.8836 > 0.7,表明聚类效果显著且可信。
一是“蓝色金融(blue finance)”机制探讨,多表明需要建立与海洋经济特点相适应的专门金融机制。如March等人介绍了巴哈马的蓝色经济发展,并分析了使用蓝色债券作为海洋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融资机制的条件。Tirumala 等人指出蓝色经济面临巨大融资缺口,蓝色债券等当前倡议规模较小,并提出了一个通过创新融资机制和利益相关者合作来汇集低成本资金以助力蓝色经济项目的框架。Shiiba等人强调蓝色金融是确保海洋可持续性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工具。通过回顾现有的蓝色融资实践,提出了一种监管驱动的融资机制,将蓝色金融的核心概念纳入国际海洋治理背景,通过寻求经济增长和海洋可持续性之间的平衡来促进蓝色融资。
二是关注海洋保护和海洋保护区(MPAs)融资,多从海洋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协同发展的视角展开。Failler等分析马提尼克岛区域海洋保护区的融资可行性,引入了生态系统服务付费的概念,以寻求渔民参与保护区管理所能获得的利益。Mach等人通过访谈调查,得出门票是海洋保护区治理中最有形要素之一,通过努力确保当地利益相关者对是否收费以及如何收取和分配费用有发言权,可以大大提高治理质量。
三是可持续渔业转型支持的探讨,文献普遍认识到推动渔业可持续转型的重要性,并从税收等金融支持方面作出积极尝试。如Rangeley等人认为为了应对可持续渔业过渡期的财务困难,需要长期投资于预防性、适应性和增强韧性的渔业管理。仅靠当前基于市场的可持续海产品运动无法实现所需的变革规模,必须辅以对基础保护措施的投资。Booth等人指出兼捕税是促进可持续渔业发展、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有效工具,有助于实现更可持续、更公平的蓝色经济。
四是气候变化与蓝碳金融,相关研究主要关注海洋碳汇对气候变化的贡献。Thomas等人指出蓝碳——储存在红树林、海草草甸和潮汐盐沼中的碳,在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方面具有经济高效的潜力。通过对蓝碳在融资和市场机制方面的文献分析指出当前研究对融资概念和工具的理解存在混淆,对投资优先事项和风险考虑等重要问题的理解有限。
三、未来关注:蓝色金融工具、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公平性问题、“漂蓝”风险
从近期的研究情况来看,蓝色金融工具创新、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公平性、透明度等是未来分析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的重点议题。
一是深化与创新蓝色金融蓝色金融工具。Mathew和Robertson总结了蓝色债券的优势和挑战,指出蓝色债券可弥补海洋保护资金缺口,实现财务回报与环境、社会效益的双重目标,但缺乏统一的监管标准,市场参与者对蓝色债券的认知度较低。Hobday等人指出指数保险作为一种创新金融工具,根据预先设定的气候事件指数进行赔付,有助于管理气候风险,提高海产品行业和沿海社区的长期韧性,并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未来研究与实践中,需加强对债券、保险等多种金融工具在蓝色融资中的作用,并探索创新金融工具以弥补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巨大融资缺口的可能性。
二是聚焦小岛屿发展中国家(SIDS)的特殊困境。SIDS是指一些小型低海岸的国家,包括加勒比海地区(如巴哈马)、太平洋地区(如斐济)、以及非洲、印度洋、地中海和南海地区(如塞舌尔、毛里求斯)。由于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它们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气候危机带来的生存威胁,亟需对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投资。Benzaken等人以塞舌尔通过蓝色债券和债务互换进行蓝色融资的经验为例,指出高负债水平、结构脆弱性以及全球融资架构的不平等使小岛屿发展中国家蓝色融资时面临严峻挑战。March等人指出巴哈马等小岛屿发展中国家高度依赖海洋资源,蓝色债券可以促进其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需要建立强有力的制度框架,确保蓝色债券资金用于可持续发展项目。未来从全球推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及蓝色金融的实践中,小岛屿发展中国家(SIDS)或成为重要关注群体,有必要通过了解其特殊环境和制度因素,解决蓝色融资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三是关注蓝色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公平性问题。Croft等人指出蓝色经济最初强调社会公平,但现实中却被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议程所掩盖,导致海洋空间利用的利益分配不均,加剧了财富差距和权力不对称。Benzaken等人指出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资金短缺、市场规模小、风险高等问题,限制了其吸引私人投资的能力,需要加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以便在蓝色经济融资和相关政策制定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基于此,仍有必要通过不断强化的国际共识与公约推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蓝色金融中不平等问题的解决。
四是研究透明度与“漂蓝”风险。Thompson分析得出当前蓝色债券项目的透明度欠缺,投资者难以验证可持续性资质,需要披露更多项目细节来辅助投资者科学决策。Kılıç阐释了在蓝色债券和海洋保护交易中,对标签和法律保障的过度依赖,可能会导致“漂蓝”现象并损害气候正义,因此需更审慎和深入地分析标签背后的因素。March等人指出需要建立强有力的制度框架,确保蓝色债券资金用于可持续发展项目。同时应制定明确的环境指标,评估蓝色债券的实际效益。为此加快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仍将是一段时间内推动蓝色金融发展的重要需求。

图4.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关键词时间线图

图5.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关键词突现图
综上所述,从相关研究对实践的借鉴价值来看,未来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应更加注重金融工具、实施场景和制度建设等多维度的创新发展。第一,关注金融工具的系统性创新与整合。不仅要发展单一金融工具,更要探索混合融资、影响力投资等综合性、系统性的金融策略。第二,实施情境化与差异化策略。针对不同区域(特别是SIDS)、不同行业(如渔业、旅游业、可再生能源)的特定需求和风险,设计更具适应性的金融解决方案。第三,完善制度建设以保障蓝色金融发展的公平性、透明性、标准化问题。在蓝色金融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中,必须嵌入强有力的社会保障措施,确保当地社区和弱势群体的参与权和受益权。推动建立更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更统一的蓝色项目标准确保资金真正用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附录
表1 金融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关键词频次表

脚注
[1] 研究方法:从Web of Science中以可持续的(sustainable)、金融(finance)和海洋(marine OR ocean OR blue)为关键词筛选得出相关度较高的外文文献,用citespace去重后共得到75篇文献。
参考文献
[1]卢孔标.国际蓝色金融发展逻辑、基本格局与实践启示[J].海南金融,2022,(10):22-32.
[2]黄培昭.非洲国家积极发展蓝色经济[N].人民日报,2023-04-10(016).DOI:10.28655/n.cnki.nrmrb.2023.003662.
[3]March A, Failler P, Bennett M. Challenges when designing blue bond financing for 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J]. ICES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2023, 80(8): 2244-2251.
[4]Tirumala R D, Tiwari P. Innovative financing mechanism for blue economy projects[J]. Marine Policy, 2022, 139: 104194.
[5]Shiiba N, Wu H H, Huang M C, et al. How blue financing can sustain ocean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A proposed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blue financing mechanism[J]. Marine Policy, 2022, 139: 104575.
[6]Failler P, Montocchio C, de Battisti A B, et al. Sustainable financing of marine protected areas: the case of the Martinique regional marine reserve of “Le Prêcheur”[J]. Green Finance, 2019, 1(2): 110-129.
[7]Mach L,Winner C,Rojas C,et al. Protected area entry fees and governance quality[J]. Tourism Management,2020,77: 104003.
[8]Rangeley R W, Davies R W D. Raising the “Sunken Billions”: Financing the transition to sustainable fisheries[J]. Marine Policy, 2012, 36(5): 1044-1046.
[9]Booth H,Arlidge W N S,Squires D,et al. Bycatch levies could reconcile trade-offs between blue growth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J].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2021,5(6): 715-725.
[10]Thomas S. Blue carbon: Knowledge gaps, critical issues, and novel approaches[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14, 107: 22-38.
[11]Mathew J, Robertson C. Shades of blue in financing: transforming the ocean economy with blue bonds[J]. Journal of Investment Compliance, 2021, 22(3): 243-247.
[12]Hobday A J, Little L R, Watson J R, et al. Parametric insurance for climate adaptation in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J]. Reviews in Fish Biology and Fisheries, 2025: 1-11.
[13]Benzaken D, Adam J P, Virdin J, et al. From concept to practice: Financing sustainable blue economy in lessons learnt from the Seychelles experience[J]. Marine Policy, 2024, 163: 106072.
[14]Croft F,Breakey H,Voyer M,et al. Rethinking blue economy governance–A blue economy equity model as an approach to operationalise equity[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2024,155: 103710.
[15]Thompson B S. Blue bonds for marine conservation and a sustainable ocean economy: Status, trends, and insights from green bonds[J]. Marine Policy, 2022, 144: 105219.
[16]Kılıç A O. Beyond bluewashing: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labeling blue bonds[J]. Marine Policy, 2024, 163: 106152.
作者:
周 洲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
杨金艺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科研助理
原创声明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