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IIGF观点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IIGF观点 > 正文

IIGF观点 | 刘慧心:以“气象x金融”强化气候适应能力

发布时间:2024-09-10作者:刘慧心

为强化“气象x金融”潜能,提升金融气象综合服务能力,2024年9月1日,中国气象局金融气象重点创新团队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合作推出中国金融气象指数与服务平台(CFMis-China Financial Meteorological indexes and services)。该平台针对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等金融行业对气象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形成了中国金融气象指数体系,为金融气象产品服务实体产业生产、经营及管理等气象风险敞口的管理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渠道,是气象部门协同金融行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在全球气候危机愈演愈烈的当下,气象协同金融服务为提升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气候适应能力提供了重要路径。本文聚焦当前国内外气象金融实践进展,通过分析国内外金融领域对于气象数据的应用实践,基于当前国内气象金融发展的问题和难点,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建议。


一、 国内外气象金融实践进展

由于天气变化是广泛影响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外部因素,在当前的国内外市场实践中,金融体系已借助气象数据和气象信息,在风险防范维度开展了丰富的金融工具和产品创新,涉及天气衍生品、气候保险产品等。同时,在应对全球气候风险的大环境下,金融体系的气候风险防范同样需要依赖气象部门的数据支持。而气象数据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数据资源,也正逐渐成为金融机构开展大数据分析,创新多元化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规划和咨询服务的重要支柱。


(一) 用于气象风险管理的金融工具


1.天气衍生品

天气衍生品是指为了对冲天气事件造成的交易量风险,而开发出来的以温度、降雨、降雪、风等天气指标作为基础标的的期权、期货。其中天气期货与大宗商品期货,如原油、棉花、白糖等期货品种的交易原理相同,但以各类天气指数为交易标的。

1996 年,美国科赫能源公司和安然能源公司签订以美国威斯康星州东南部密尔沃基市 1997—1998 年冬季气温为标的的天气互换合约,成为全球范围内首个交易的天气衍生品。在市场发展初期,天气衍生品主要在场外交易市场交易。1999年9月,芝加哥商品期货交易所(CME)率先推出 4 个美国城市的制热度日指数(Heating Degree Day,HDD)和制冷度日指数(Cooling Degree Day,CDD)期货和期货期权合约,正式将天气衍生品引入场内交易,经过多年发展, CME 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天气衍生品交易所。

天气衍生品通常以衡量天气特定方面的指数的基础。例如,指数可能是特定地点在特定时间段内的总降雨量,也可能是温度降到冰点以下的次数。CME的典型天气衍生品便是基于制热度日(HDD)的期货和期权产品。根据合约,在指定期间,每天的日平均温度低于预定的参考点,则会记录偏离量,并将其添加到累积计数中,最后的数字决定卖方是付款还是收款。下表列示了在CME上市的天气衍生品,然而由于市场交易需求的不足,CME目前仍在交易的天气衍生品仅保留了制热日温度指数、制冷日温度指数和累积平均温度的衍生品,其余产品已停止交易。

表 1CME天气衍生品一览

我国也初步启动了对于天气指数和天气衍生品的探索尝试。大连商品交易所作为国内首家探索温度指数及相关衍生品设计研究的交易所,自2002年起开始研究农业天气风险管理,并于2009年与中央气象台合作发布了第一版温度指数。在对指数进行优化后,双方于 2022 年正式发布“中央气象台—大商所温度指数”。基于上述指数,2023年12月,招商期货启动了“招商期货天气衍生品”项目,联合天韧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联合开发了两项天气衍生品,分别是“寒潮指数天气衍生品”和“农业保险+天气衍生品”,实现了我国天气衍生品的创新发展。地方政府也开始积极推动天气衍生品的发展,广东省政府于2023年3月发布《广东省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指出提升“气象+”赋能发展能力,支持广州期货交易所研发上市天气期货,开展新能源产业极端天气风险规避服务。目前,中国场内外交易场所均在积极探索天气衍生品的创新发展,有望成为未来助力气候风险管理的重要气象金融服务之一。


2. 气象保险

基于天气指数的保险产品早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就已出现,天气指数保险是将保险标的产量或损失与一个或者几个气象要素形成的天气指数结合起来,依据不同的指数等级进行赔付的保险形式。天气指数保险在10多年前就在我国开始逐渐落地实施,比如2011年开始福建龙岩烟草低温霜冻和洪涝指数保险、2016年开始实施的广东多城市的台风和强降雨巨灾指数保险等等,均为天气指数表现的典型代表。在我国,天气指数保险是目前各种指数保险中最广泛落地的指数保险类型,这是因为其指标清晰、便于观测、获得难度相对较低等因素所致。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绿色保险分类指引(2023年版)》,与气象相关的绿色保险产品根据领域分主要包括气象灾害类保险,例如气象灾害巨灾保险、公共基础设施灾毁保险、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和其他气象灾害保险。

表2 绿色保险产品分类表(2023年版)中气象灾害保险分类


(二) 用于金融体系气象风险管理

气候变化的加剧和自然灾害事件的逐年增多会对金融体系的直接稳定带来影响。其中由气象风险引发的金融体系风险主要可分为三大方面:一是气象灾害对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基础设施造成的直接物理冲击,导致经济停滞,日常经济运行秩序遭到严重破坏,例如郑州的暴雨事件;二是气象情况对于金融机构资产价值造成的损失,包括短期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长期气候变化造成的气候移民、供应链模式破坏、运输系统失灵等问题潜移默化对金融体系资产质量的负面影响;三是气象灾难的发生、气象数据的变化对金融市场造成的信息影响,导致股价、汇率等剧烈波动,影响金融稳定。

作为气候变化对金融体系影响的重要方面之一,物理风险是指气候变化的物理影响引起的风险,包括极端气候事件、环境事件、海平面上升以及生态系统损失等造成的资产价值下降或损失的风险。该风险在识别和测算的过程中与气象风险的监测密不可分,需要对资产的风险暴露借由气候和环境脆弱性数据进行分析,例如对于给定地理位置的洪水风险概率进行评分,需要高颗粒度的各种气候相关和环境风险驱动因素的数据。根据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的研究报告,菲律宾、印度、摩洛哥、突尼斯等发展中国家已在世行等组织的支持下开展了气候物理风险的评估。这样的评估有利于管理与气候相关的公共或有负债、开展央行的气候压力测试和开发气候适应型的金融产品比如气象保险产品。

而为了实现对于国家以及区域气候物理风险的评估,气候灾害历史信息、资产风险暴露数据、脆弱性水平、金融经济影响数据都是重要的数据基础,分散在气象、减灾、经济、工业多个部门,需要协同实现数据的融合交互。协同机制的建立以及数据提供的及时性对于维护气象灾害环境下的金融秩序十分重要。目前我国央行于2021年搭建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框架,组织19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开展了针对电力、钢铁、建材、有色金属、航空、石化、化工、造纸等八个重点排碳行业的碳成本敏感性压力测试。但目前测试的重点依旧集中于减碳领域,对于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实际物理风险的测试尚未涉及。


(三) 用于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1. 金融产品创新

鉴于气象数据能够帮助实体经济辨别气象风险,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灵活运用企业与气象数据相关信息可以探索创新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更好地服务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目前浙江已经开展了“气象x金融”的金融工具创新,由浙江气象部门与银保监、经济和信息化等部门组建气象金融会商组,研究设定自然受灾危险程度评级、大气自我净化能力评级、气象灾害防御能力评级、气候建设可行性论证标准、综合碳效能力提升评级等5项指标,引入了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成果等历史数据和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情况评估作为参数,综合认定企业的气候友好型程度评分。银行将根据认定的评分,实施差异化信贷优惠政策,利率最低为3.8%。

通过上述“气候贷”的试点工作,该产品每年能为获批企业节约财务成本约3 万元。不仅推动了企业自主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同时能够帮助企业节约融资成本,扩大经营规模,是推动企业气候友好型转型的先进尝试,也为气象数据的多维运用提供的创新思路。未来随着气象金融产品市场需求的增长,预计还会有更加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机制逐步涌现。


2. 大宗商品交易研究服务

在日益复杂的全球市场中,为促进能源和大宗商品交易的决策制定,利用气象服务进行分析和规划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建立相关影响模型,企业能够预测市场趋势并做出相应调整。气象部门目前也正在探索发展大宗商品交易天气气候决策支持。其中,气候变化对能源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气象数据有助于评估风险和制定可持续战略。如美国DTN气象服务公司为美国农业、能源、大宗商品和金融行业企业提供决策支持服务,为金融市场提供精准的天气风险评估和预测服务,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制定科学的风险管理策略。


二、中国气象金融发展的问题和障碍

在国内外基于气象数据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中,气象服务机构和金融机构已经开展了多维度的探索创新。但是相较于气象灾害的危害以及各领域对于气象金融应用的急迫性,气象x金融的发展在全球范围依旧未形成体系化发展的格局,其功能和效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其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障碍。

首先,气象数据支撑金融应用的机制和体系尚未健全。气象数据是各类天气指数编制的基础,同时是气象保险产品核保、赔付等关键流程中的依据。为此,建立畅通的气象数据服务金融服务的规范和流程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健全的天气指标体系尚未健全,公开披露的天气指数仅为大商所温度指数,目前虽基本覆盖了全国各个省市,但每个省份的指数仅提供了省会城市和部分重点城市的指数。而我国各省地域辽阔,省会城市的气温难以代表整个省,这与实际的应用场景脱节。同时,除了温度外的降水、风力和日照指数尚未发布,金融机构可以依据的天气指数维度有限。一些地区可能缺乏充分的历史气象数据,或者数据质量不高,同样会影响金融工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在中国金融气象指数与服务平台发布前,金融机构和气象部门间的气象数据流通渠道依旧依赖传统的单线点对点的传输路径,数据流通的效率、准确性和安全性都难以得到保障。未来随着平台的持续搭建完善以及指数种类的逐步丰富,气象数据的支撑体系有望进一步健全。

其次,气象金融服务的高度定制化需求导致标准化规模发展困难。天气期货和期权产品由于其标准化的特征,能在交易所聚集市场上的多方交易需求,提供有效的气候风险转移和规避的渠道,有望成为规模化交易的天气衍生产品。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天气事件的高度地域化特征,基于广泛区域内天气事件的合约可能并不适合某些交易者的需求。因而在国际天气衍生品的实际交易中,大量基于降雨、降雪、霜冻、飓风指数的期货和期权产品最终由于交易量不足退出市场,仅保留温度指数衍生产品持续交易,但其的交易规模依旧远低于传统商品期货和期权产品的交易量。虽然天气期货和期权产品市场的潜在规模很大,但由于市场意识尚未普遍形成,因此定制化的场外衍生品和保险产品往往成为国内外天气风险管理的主要渠道,能够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

最后,金融机构产品研发难度较大,风险转移路径尚不健全。气象金融是融合气象、产业、金融等维度复合学科,对金融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较高,导致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开发意识和产品研发能力依旧有待提高。在典型产品的研发上,目前国内在天气衍生品概念、预测以及定价方面有一定的研究,但是在参考地点、指数执行水平、赔付率、赔付上限等交易标准的设定还有待完善。而气象风险的评估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地理位置、行业特性等。因此,确定保险产品的风险触发点和赔付标准也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同时,在气候风险持续提升的现状下,保险机构开展巨灾保险等业务的承保压力较大,多层次的风险分散渠道也有待进一步健全。


三、中国气象金融发展建议

开展“气象x金融”发展的短中长期工作部署。目前,中国气象局正在积极推动“气象x金融”研究、实践和能力建设相关工作,已初步形成了包括中国金融气象指数与服务平台在内的重要成果。鉴于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现状,金融气象服务的发展是我国实施金融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柱之一,是国内外探索适应气候变化投融资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助力将气候风险因素内部化的重要渠道。因此,建议针对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适应气候变化以及“双碳”等领域的实际工作需要,分阶段分层次开展“气象x金融”的发展规划,做好气象服务体系与各行业政策体系的有效衔接,逐步健全中国金融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气象金融工具和服务的丰富和发展。

持续完善“气象x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更好地发挥气象数据要素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乘数效应,除了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国金融气象指数与服务平台,将其作为气象数据以及金融产品服务供给的重要载体外,还应当进一步完善气象相关的指数体系,例如广期所正在研究编制的光伏气象指数,为实体产业的气象风险管理提供数据基础。另外,气象相关的金融产品创新是气象风险的重要转移路径,应当聚焦金融领域逐步完善相关监管制度,例如对于场内天气衍生品完善市场政策和法规的规范,对于保险产品的气象风险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逐步推广落实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等,形成市场发展的制度保障。

积极推动地方金融气象服务创新。目前,为强化各地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建设,生态环境部先后批准23个地方入选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39个地方入选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在加强投融资机制对适应气候变化支持方面,各地方都在积极探索,需要气象部门进一步协同金融机构,开展针对各地气象灾害特征的相关金融产品创新。建议气象、金融、产业各部门加强协作,探索推进从保险、天气衍生品以及投融资维度的金融创新着手,针对产业实际需求进行商业化的保险和天气衍生品实践,同时强化与金融机构在气象数据方面的交互合作,探索在投融资和大宗商品交易等方面的产品和服务创新。



作者:

刘慧心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气候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原创声明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