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学生成长环境不断变化,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凸显。“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强儿童学生心理健康和服务”,这是新时代我国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理论政策基础。为此,教育部、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十七部门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教体艺〔2023〕1号),聚焦学生心理健康政策部署、问题成因、发现及应急处置机制、家校社协同育人、学生心理健康资金扶持体系等重要方面,进一步部署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切实提升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骨干队伍能力素质。
一、我国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成绩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对于全面加强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和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提出明确部署。从宏观环境分析,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这是统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理论基石。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标准中包含了身体健康、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三个方面,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积极应对当前我国出现的一些比较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健康中国行动”中专门设立了“心理健康行动”这一专项行动。2019年6月24日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号)和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均对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提出了明确要求,将“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作为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我国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的主要成绩如下:
一是学生心理健康制度建设加快。很多学校建立在主管校长领导下,以学生管理干部和专职学生心理健康教师为核心,以辅导员、班主任和兼职学生心理健康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全员、全程心理健康工作机制;构建党团干部、任课教师、专兼职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分层负责、各司其职又协调配合的教育实践机制。其中,要特别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或心理咨询中心建设。
二是学校专职心理健康师资力量增强。中小学校要建立一支按一定师生比例组成的专职学生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将以兼职教师为主转变为以专职教师为主、专兼职结合的模式,学生心理健康教师每年要有不少于40个学时的专业培训,并逐步形成持证上岗制度。同时,明确专职教师的工作范围,规范其工作流程,实现师资配置与发展一体化,职前、入职与职后培养一体化。
三是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完善。其宗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全过程育人的基本要求,其任务是实现课程内容标准化、规范化。其中,规范教材使用对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内容作为课程建设的微观层面,对于扭转教学内容重复、错位、脱节等至关重要。特别是要将心理健康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有机融合,创造性地开设综合课程、融合课程等,全面提升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质量。
二、我国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目标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其根本目标就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这是培养创造力、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而把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生心理健康有机结合起来,塑造心理健康、勇于创新的新一代,则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与严峻挑战。加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还需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同联动机制,着力构建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成才的生态环境。目前,我国学生心理健康已初具雏形,在结构上由松散变为紧密,在实践上由各部门独立到多部门联动,在理念上由单一教育走向多元服务,这是一种兼顾纵向和横向发展的系统的渐进过程。目前,青少年对幸福感的追求、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都在持续升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心理健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类快乐、幸福且体面、有尊严生活的基础。心理健康的主体是人,也只有人的主动积极参与,学生心理健康的效果才能最大化。因此,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必须适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需要。只有真正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他们的现实需要以及身心发展特点,遵循心理健康和教育规律,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一是全方位提供高质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高效推进学生心理健康实践,须从个别咨询、团体咨询、危机干预和医教协同等实践途径入手,真正把该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到痛处、收到实效。个别咨询包括门诊咨询、网络咨询、电话咨询等。与到咨询室寻求帮助的学生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要求咨询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人素养,掌握一些特殊的谈话技巧和咨询技术,这是来访者积极改变现状、发挥潜力的基础。团体心理咨询为团体成员提供了一个有着信任、温暖、支持的良好气氛的场所,使成员可以以他人为镜,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发展自我效能感,同时也成为他人的社会支持力量,所以在学校中使用该技术,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二是建立“学校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危机干预工作机制和三级预防的实践机制,力求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建立一个纵向危机应对联动机制,确保在第一时间及时响应,提供支援和帮助,这是危机发生后有效应对的保障。特别要重视学生自杀、自残等极端事件的发生。同时,还要强化学校与医院合作,建立综合医院心理科或精神科、精神专科医院与学校危机干预合作机制,通过医教结合、医教协同等方式,建立心理危机转介诊疗机制,畅通从学生心理健康机构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心理危机转介绿色通道,及时转介疑似患有严重心理或精神疾病的学生,到专业机构接受诊断和治疗。
三是构建家校社协同联动、融合育人机制。学校的生态课堂应包括专门的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和其他学科课程渗透。前者是集知识传授、心理活动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课程。后者指不同学科专任教师要牢固树立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有机渗透适合不同学科特点的学生心理健康内容,并注重发挥自身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模范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生态学效果。学校可以通过电子屏幕、广播电视、校园网、校刊校报等宣传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普及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知识。以校园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校园环境氛围;通过朋辈互助、心理情景剧等形式,增强学生之间相互关怀与支持的意识。
三、我国学生心理健康的政策建议
新时代赋予学生心理健康新内涵、新意义,全面推进和深化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必须树立中国特色的学生心理健康体系观,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学生心理健康体系建设。近年来,许多地方对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是就全国范围来看,学生心理健康整体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地区发展不平衡。充分调动学校各方面的力量,构建全方位、多渠道、既分工明确又互相配合的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客观要求。学生心理健康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幸福安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因此,要推动政府、社会、家庭、个人各负其责,预防心理问题、维护心理健康、治疗心理疾病,加强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提升社会文明。为此,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号)中专门提出要“健全支撑体系。”客观讲,当前我国对于心理咨询和学生心理健康的支撑体系尚待健全。为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是落实经费投入。学生心理健康属于公共卫生的重要社会事业,公益性突出,社会性强。各地要加大统筹力度,优化支出结构,切实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经费保障。学校应将所需经费纳入预算,满足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需要。要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支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二是完善政策环境支撑体系。开展健康政策审查,加大心理咨询的各种普查活动,尽量掌握当前社会的舆情和心理整体状况,以此为依据,推进法规建设。同时强化心理咨询领域信息支撑,推动部门和区域间共享心理健康相关信息。提高心理咨询人才的相应待遇,为提高疾病防治和应急处置能力储备人才基础。
三是加强科技支撑,加大心理领域的前沿研究。心理科学独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与心理科学有关的脑科学属于前沿领域,亟需开展一批影响健康因素和疑难心理重症诊疗攻关重大课题研究,在心理学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要给予支持。
四是拓宽学生心理健康的范围、路径和方式方法,促成学校教育向社会教育的延伸,学校“小教育”与社会“大课堂”优势互补,有效融合,共同发力。一方面,家庭要积极配合、支持学校教育,积极关注孩子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学校要将关口前移,对成长环境不佳的家庭或已出现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自觉提供指导帮助。
作者:
任国征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健康金融实验室(资源库)主任,课题组组长
原创声明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