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IIGF观点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IIGF观点 > 正文

IIGF观点 | 孔颖、任国征:关于新加坡智慧养老产业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24-07-25作者:孔颖、任国征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全球普遍现象,而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老龄化挑战。据世界银行统计,预计到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6亿,占总人口比例接近四分之一。这一趋势不仅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构成压力,也对国家的公共卫生、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探索高效、可持续的养老模式成为当务之急。新加坡,作为亚洲的发达国家,其智慧养老模式近年来备受瞩目。作为一个城市国家,新加坡在应对老龄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前瞻性的举措,利用科技创新,构建了一个集成化、人性化的智慧养老生态系统,旨在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减轻社会负担,对我国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本文旨在通过梳理新加坡养老发展历程,对新加坡智慧养老模式进行剖析,提炼其成功经验,并探讨其对我国养老发展,特别是在智慧养老领域的重要启示。


一、新加坡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历程

新加坡的智慧养老发展与其整体的智慧城市战略紧密相连,尤其是在新加坡政府自2014年启动“智慧国家2025”十年计划以来,该规划旨在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城市治理和服务。下表简要概述了新加坡智慧养老的发展历程:


表1 新加坡智慧养老发展概述

资料来源:根据网络相关资料整理


总体而言,新加坡智慧养老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老年人需求的变化,其服务和设施也在不断升级和扩展。


二、新加坡智慧养老产业的实践探索与主要特征

在全球范围内,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对各国的经济、社会福利体系以及公共服务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加坡,作为亚洲的发达国家之一,面临着快速老龄化的压力,但同时也展示出了前瞻性的应对策略,尤其是在智慧养老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一)新加坡智慧养老的实践探索

在实际的智慧养老实践应用中,新加坡养老领域有一些成功案例,以下是三大典型案例:


1.智能传感器项目

该项目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于2015年开始研发,这个项目在老年人家中安装了50多种传感器,无需使用摄像头,通过这些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可以实时监测老年人的各项指标。这些传感器可以安装在冰箱门、沙发或大门口等地方,以推测老年人的用餐情况、体重或社交状态。例如,可以监测到老年人可能因焦虑和孤独而频繁开关门,或因突发重病体重骤降等异常情况。该项目已经在多个家庭中进行了测试,并受到了老年人们的欢迎。


2.新加坡宏茂桥疗养院

宏茂桥疗养院采用了“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的创新理念,配备了392个长期住院护理床位、80个短期住院护理床位,并提供日间托老服务。此外,疗养院还设计了许多辅助生活设备,鼓励老年人康复后能够相对独立地生活。这种模式将不同的养老服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养老资源的最大化。


3.新加坡国立养老智慧化平台

该平台由新加坡政府投资建设,用于集中和分散管理国内的老年人,确保老年人的生活方便、安全监护、健康检测的统一实时管理。该平台一期建设为七个城市智慧养老平台建设,二期和三期逐步拓展到国内其他城市,目前一期已经完成,二期正在实施过程中。该智慧化平台的特点包括独居空巢老人的安全监护、老人安全紧急信息的实时上报、老人健康的实时监护等。

这些案例展示了新加坡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政府主导来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体现了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注。


(二)新加坡智慧养老的主要特征

通过梳理新加坡智慧养老领域的发展历史,以及对其实践案例的剖析,可以发现,其智慧养老产业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 多元化的智慧养老服务:新加坡的智慧养老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了包括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助和健康管理等多种服务。这些服务旨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确保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能够享受到全面的照顾和支持。

2.医养结合的智慧养老体系:新加坡的养老模式强调了医疗卫生服务、养老服务、环境安全管理等重点目标。通过整合医疗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等手段,新加坡探索建设了一个医养结合的养老体系,使得养老服务更加便捷、安全和健康。

3.智慧技术的广泛应用:新加坡智慧养老通过运用智能技术、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有效整合信息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及时、便利、精准的服务。例如,通过智能养老设备,老年人可以更方便地获得必要的健康监测和医疗服务。

4.“乐龄”概念的推广新加坡政府倡导“乐龄”养老,即从“老龄”到“乐龄”的转变,强调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这包括鼓励老年人通过就业与社会保持互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体魄,以及通过政策支持,如退休与重新雇佣法令,确保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和个人发展。

5.养老保障的制度:新加坡的养老保障制度以中央公积金体系(CPE)为核心,具有强制缴纳和高覆盖率的特点。公积金账户分设普通账户、专门账户和医疗储蓄账户,确保了老年人的财务安全和医疗保健需求。

综上所述,新加坡的智慧养老特点在于其综合性和多元化,既包括了技术层面的创新,也涵盖了社会政策和文化的变革,以更好地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求。


三、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科技创新的持续驱动,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从智能穿戴设备、健康监测系统到远程医疗服务,一系列前沿技术的应用正逐步改变着养老行业的面貌。

(一)稳步发展的国内实践

5月21日—23日,第十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在北京举办。本届博览会由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主办,吸引了来自国际老龄联合会和澳大利亚、丹麦、俄罗斯等国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及品牌企业参与,共有400余家国内外企业、社会组织参展参会。在该次博览会上,也展示了诸多智慧养老领域的科技成果。如图1,观众在博览会上体验“多效经穴激活治疗仪”,体现了科技、中医与智慧养老的结合。在本届上海老博会上,从外骨骼机器人到老年人智能手机等,越来越多兼具智能化和人性化的科技产品开始赋能养老产业。

图1 老人试用治疗仪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图2 智能机器人巡检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除了在博览会上,很多智慧养老领域科技产品也切实投入应用,如图2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德康宁医养中心,智能机器人正在巡检。这些科技产品从研发体验到投入使用,都体现了科技产品正在成为老年人生活的伙伴。

2024年5月24日,第二届老龄产业发展论坛在京开幕,论坛上,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展览推广部主任、办公室副主任高鑫丽发布了《中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23年)》该报告称,依托网际网路、大数据、人工智慧等现代资讯技术,智慧养老模式正在为老人、机构提供实时、高效和低成本的服务,由此可见,我国智慧养老产业正在稳步前进。

2023年11月6日,新加坡智能物联养老科技企业Silver Care Solutions与清雷科技在清雷北京总部成功举行签约仪式。Silver Care Solutions将引进清雷毫米波雷达产品和智慧养老系统用于新加坡的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场景,以进一步提升长者生命安全和健康管理服务水平。由此可见,我国智慧养老产业在不断寻求国际合作,迈向国际市场。


(二)可待开拓的国际市场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引发各行各业的变革,其中养老将是获得重大利好的行业之一。”美国《福布斯》杂志称,在人口老龄化已成全球性趋势的背景下,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将人工智能融入到养老相关产业中。而我国就是一个具有极大潜力的智慧养老市场。目前,从国际视野看,外资陆续加码中国养老市场。这一方面得益于中国老龄化市场的投资潜力,另一方面在于我国快速发展的科技实力。

在老龄人口数量的市场优势方面,拉美社报道称,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60岁及以上人口接近3亿,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挑战。有官方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人民币左右,占GDP比重大约为6%。预计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约30万亿元人民币。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刊文也指出,中国人口问题是世界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国政府积极适应不断变化的人口结构和消费趋势,将创造新一波投资机会。

在科技驱动方面,随着我国科技进步,养老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驶入发展的“快车道”。政府多措并举,大力推动“智享养老”。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去年印发的《“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工信部联通装〔2022〕187号)提出,深化重点领域“机器人+”应用。其中,在养老服务领域,研制残障辅助、助浴、二便护理、康复训练、家务、情感陪护、娱乐休闲、安防监控等助老助残机器人产品。中国银发经济越来越“智慧”,良好发展势头吸引不少外资机构的目光。如,近期,德国安联集团旗下的资产管理机构安联投资入股一家中国新兴的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对此,外媒认为,外资机构持续加码中国养老金融市场,表现出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潜力的看好。


(三)亟待解决的发展问题

伴随着我国智慧养老产业的蓬勃生长,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制约着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应用的局限性:现有的AI技术和智能设备在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方面仍有不足。技术目前还无法完全代替人工服务,实现养老行业的全自动化,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子女和养老服务人员的工作量。

2. 产品设计的适老化问题:智慧养老产品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老年用户群体与年轻人之间的差异。例如,在用户界面(UI)和交互设计上,应考虑到老年人的视力和听力水平,同时在产品逻辑上要尽量简洁、高效。

3. 市场与商业化挑战:智慧养老服务在商业化方面面临挑战。传统观念认为,年轻用户是市场的主要目标,而对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存在争议。如果智慧养老服务仅停留在社会公益层面,缺乏直接利益驱动,商业企业可能会减少相关领域的投入。

4. 服务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在养老服务领域,存在“政策热、市场冷、企业难”的窘境,表明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不匹配的问题。尽管政府重视并推动智慧养老,但市场响应和企业参与程度不足。

5. 老年人数字素养困境:老年人群体在数字生活融入、数字学习能力、数字安全意识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社会经济状况的老年群体在数字素养方面表现不同,这成为智慧养老发展的一个重要挑战。

6. 数字鸿沟问题:在智慧养老的实施过程中,老年人在使用智慧公共文化服务时存在缺乏认知、使用行为多样以及相关服务可用性低的问题。此外,不同区域间在政策部署、政务网站无障碍设计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都是数字鸿沟的具体体现。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通过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市场培育,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解决数字治理的新自由主义逻辑与传统养老模式之间的平衡问题。


四、新加坡智慧养老产业对我国的启示与建议

鉴于中国与新加坡在文化、经济及社会结构上的相似之处,新加坡的智慧养老模式为中国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样本。结合我国智慧养老领域的问题与挑战,本部分将从经济、政策、文化、技术和社会服务五个维度,提出相应启示建议。

(一)金融视角:智慧养老产业的市场潜力与投资机遇

新加坡的智慧养老产业展现出了巨大的经济潜力,它不仅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还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成熟与发展。对于中国而言,智慧养老同样是一个充满机遇的领域。首先,政府应当加大对智慧养老产业的投资,设立专项基金,鼓励企业研发创新,特别是那些能够显著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智能设备和服务。其次,应构建完善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保证市场的公平竞争,吸引国内外资本的投入。最后,通过税收减免、补贴等政策手段,降低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的成本,使之更加普及,惠及广大老年群体。

(二)政策视角:智慧养老的顶层设计与制度保障

新加坡的智慧养老政策体现了前瞻性与系统性,政府在规划、执行和评估中扮演着核心角色。中国可以借鉴其经验,加强智慧养老的顶层设计,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如制定智慧养老标准、规范服务流程、保护老年人隐私等。此外,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确保智慧养老政策的连贯性和执行力。政策制定者还应密切关注智慧养老技术的发展趋势,适时调整政策导向,保持政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三)文化视角:倡导积极老龄化与社会包容

新加坡智慧养老模式的成功,离不开其倡导的积极老龄化文化,如“乐龄”文化的广泛传播。在中国,应通过媒体、教育等多种渠道,改变传统观念,塑造积极、健康的老龄化社会形象。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发挥余热,如开设老年人大学、组织志愿者服务等,增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感和自我价值感。同时,加强代际交流,促进不同年龄群体间的理解和尊重,构建和谐包容的社会环境。

(四)技术视角:智能科技的融合与应用

新加坡智慧养老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对智能科技的广泛采用。中国在推动智慧养老时,应注重科技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特别是在健康监测、远程医疗、智能家居等领域。鼓励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同时重视老年人的科技使用能力,提供培训和指导,确保技术的可及性和易用性。此外,应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机制,让老年人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也能感到安心。

(五)社会服务视角:构建全方位的养老服务体系

新加坡的智慧养老模式,不仅仅是科技的应用,更是一个集医疗、生活、社交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系统。中国在推进智慧养老时,应注重服务的多样性和全面性,涵盖健康管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多方面需求。同时,加强社区养老设施建设,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方式,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养老服务格局,提升整体服务质量。

总而言之,借鉴新加坡的经验,中国在智慧养老的发展道路上,应当注重创新与实践的结合,政策与市场的协同,技术与人文的融合,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中,寻找到一条既有中国特色又具国际视野的智慧养老之路,让每一位老年人在科技进步的浪潮中,享受到更加温馨、便捷、安全的真正“乐龄”生活。

(课题组近期加强了我国智慧养老等养老金融中数据要素的研究,已经刊出部分成果,将适时发布《2024养老金融报告(数据要素专题)》,敬请期待和支持。)


作者:

孔颖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健康(养老)金融实验室助理,养老金融课题组助理,《2024养老金融报告(数据要素专题)》撰稿人

指导:

任国征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健康金融实验室(资源库)主任,课题组组长


原创声明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