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IIGF观点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IIGF观点 > 正文

IIGF观点 | 刘慧心、崔莹:“气象金融”能否规避数以亿计经济损失?

发布时间:2024-07-02作者:刘慧心、崔莹

在我国当前积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金融供给侧转型的背景下,气象服务作为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基础,需要实现和金融领域的深度融合,不仅在帮助实体经济更好应对气象灾难方面发挥风险缓释作用,同时也可助力全社会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强化气候适应能力建设。

虽然国内外尚未提出对于气象金融的明确定义,但随着全球气温的持续升高以及气象对经济影响的日益显著,气象和金融体系的耦合链接将成为必然。在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环境下,我国亟须建立完善的气象金融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以助力实现气象服务体系的金融化升级以及金融体系的深度绿色化发展。


一、发展气象金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随着国内外经济、政策、环境、技术等多方面形势的演变,气象工作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角色和定位在发生着变化,推动气象金融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正在显现。


(一)发展气象金融的必要性

我国受自然灾害影响显著,而气象灾害为自然灾害的核心组成。根据2020年至2022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结果,中国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的种类多、影响范围广、发生的频率高,所造成的损失占到了自然灾害损失的70%以上。特别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更大,造成的影响更重,已经成为防灾减灾工作重点。在该项风险普查工作中,气象部门承担了暴雨、干旱、台风、高温、低温、风雹、雪灾、雷电、沙尘暴等9种气象灾害的风险普查工作。全国范围内广泛区域的多类型气象风险对于经济社会带来的潜在损失和损害巨大,需要通过气象服务部门和金融部门的协同,强化对于气象灾害的风险管理。

发展气象金融是气象服务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气象服务的宗旨是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保障性支持,是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民生改善、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支柱。在常规的气象服务外,气象这一重要资源同样需要利用金融市场化的手段去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指出要实施“气象+”赋能行动,推动气象服务深度融入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积极发展金融、保险和农产品期货气象服务。在当前绿色金融体系持续建设的背景下,需要丰富“气象x金融”的服务场景,以更全面、更高质量地、更精细化地为各领域主体提供支持,以助力实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应对气候变化的迫切性愈发严峻。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气候灾难发生的频率以及强度都在逐步提高。根据《2023年中国气候公报》,2023年气候持续变暖,全国平均气温为历史最高,全国平均降水量为2012年以来第二少,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涝旱灾害突出。2023年,全国共出现37次区域性暴雨过程,汛期暴雨致灾性强,造成京津冀等地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全年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2445.7亿元,对经济社会产生了严重的损失与损害;农业灾害每年导致约6亿亩作物以及超两亿人次受灾,其中70%至80%的损失都是由气象灾害引起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提出要强化各行业以及金融体系的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支持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制定针对气候风险的监管措施和应对方案。为有效降低气候变化影响,亟须探索气象协同金融的创新实践,降低气候风险的经济社会影响。


(二)发展气象金融的可行性

数据质量和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为气象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可行性和市场吸引力。气象领域长期积累的高质量数据基础是支持气象金融发展的重要基石。高质量的气象数据和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得气象金融产品的设计和实施变得更加准确和可靠。这些数据和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气象金融产品的预测能力,增强了市场的吸引力,同时有助于投资者和企业更好地理解和管理与天气相关风险,优化其经营和投融资决策。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新型的气象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注入了新的活力。

健全的监管环境对于气象金融市场的稳健发展至关重要。气象金融发展的核心在于部门和机构的协同。在我国,通过气象服务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合力,共同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有希望推动气象金融成为服务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具有特色要素的金融实践。气象服务部门应确保气象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制定标准化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规范,以保障市场的信息透明度和可靠性。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气象金融市场的监管,尤其是在天气衍生品相关产品的出台上确立相关的规范和标准,防范市场风险和不当行为。同时,两部门应加强信息共享和合作,建立起跨部门的监管协调机制,及时应对市场变化和挑战。


二、气象金融发展的潜在市场需求

气象金融有助于转移和分散自然灾害导致的大规模经济损失。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全球近地表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1.45摄氏度。热浪、洪水、干旱、野火和迅速增强的热带气旋造成的灾害致使数百万人的日常生活陷入困境,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慕尼黑再保险发布的《2023年自然灾害损失记录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范围内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约2500亿美元,保险损失约950亿美元;其中,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由强风暴造成,约76%的总体损失与天气有关。规模化的气象灾害对于特定区域或行业将造成毁灭性的损害,影响供应链安全,同时可能传导为系统性金融风险,亟需风险转移和缓释金融工具创新与推广,以实现气象风险的分散。

为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气象风险,适应资金的需求和缺口巨大。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COP28期间发布的《2023年适应差距报告》,发展中国家在2021年至2030年期间的适应气候变化的成本约为每年2150亿美元,这一数值约为所有发展中国家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总和的0.56%。虽然国际社会为适应气候变化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资金支持,主要来源于多边开发银行、多边气候基金和政府等公共部门,但这些资金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需要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基于2021年的国际适应资金流,发展中国家的适应资金缺口约为每年1940亿美元至3660亿美元。

相关学者也对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的资金需求进行了测算,得出2016年至2030年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资金需求约为1.61万亿元每年,适应资金缺口约为0.83万亿元每年。

气象相关金融产品的开发和交易需求不断攀升。国际上对于基于天气指数的衍生产品已经开发和交易多年,随着全球气候风险的不断提升,传统上由公用事业公司进行交易的天气期货和期权的综合参与度不断提高。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数据显示,到2023年第二季度,其天气衍生品的平均日交易量已比2022年增长了235%,未平仓合约数达到破纪录的23万份。

在国内,与气象变化密切相关的农业保险在2022年为1.67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5.46万亿元,同比增长16.2%,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巨灾保险方面,我国已基本建立了地震巨灾保险制度,2024年3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财政部发布《关于扩大城乡居民住宅巨灾保险保障范围进一步完善巨灾保险制度的通知》指出,要将巨灾保险责任由现有的破坏性地震,扩展增加台风及其引起的风暴潮等次生灾害,洪水,暴雨,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同时提升基本保险金额,支持商业巨灾保险发展,预计将为气象相关的巨灾保险发展提供广泛的市场需求。根据慕尼黑再保险研究数据,1980年以来,在中国发生的自然灾害总损失中只有约3%得到了保险保障。而在过去的十年中(2013~2023),这一情况依旧严峻,对比全球平均38%的保险渗透率而言,中国巨灾风险的保险渗透率比例相对较低,仍需通过保险弥合保障缺口。

由此,面对日益增长的气候风险,公共部门、气候脆弱主体以及以保险为主的金融部门正面临气候风险管理需要,亟需探索成熟的气象融合金融发展的创新路径,以规避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更好地帮助经济社会面对愈发复杂多变的气象现状。


三、气象金融的应用与发展建议

要强化气象服务领域的基础数据支撑。气象数据要素作为当前阶段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来源,多样化的公共以及商业化气象数据服务可以为金融以及经济领域赋能。一方面,气象数据可以为市场分析提供重要信息。例如,大宗商品期货交易市场上,帮助投资者利用气象数据预测商品价格走势;在零售行业,将气象数据用于预测消费者行为和销售趋势。建议在气象要素对于国内外市场的重要性愈发显著的当下,充分汇聚国内外气象数据资源,利用区块链、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保障数据安全性的同时,强化与相关部门对接,助力气象金融服务的创新发展。

发挥好气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风险防范的作用。对于实体经济领域,气象金融的主要目的是为企业、政府和个人提供保护,防范由不利天气条件导致的财务损失。气象金融的行业适用范围为一切经济活动受气象情况影响的领域。典型行业如农业、能源、建筑和旅游业。例如,农业企业可以利用天气衍生品对农作物因干旱或霜冻造成的损失进行对冲;能源公司可以利用气象金融产品来管理由气温波动引起的能源需求风险。同样,建筑公司可以减少因恶劣天气条件导致的延误和成本超支,旅游运营商可以防范因不利天气影响游客数量而导致的收入波动。

强化气象与金融领域的工作协同。一是全面推进风险管理工作。金融机构可以利用气象数据来评估与天气相关的风险,例如自然灾害对投资组合的影响,以及支持金融机构的气候物理风险压力测试。这种风险管理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理解和量化潜在损失,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二是精细化发展保险业务。保险公司可以基于气象数据以及气象灾难影响分析来开发天气相关的保险产品,例如暴雨、风暴或干旱保险。这些产品可以帮助特定区域的企业和个人在不利天气条件下获得补偿,减轻由天气变化导致的财务损失。三是支持优化投资决策。投资者可以利用气象数据来辅助投资决策。例如,在农业领域,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天气数据来预测农作物产量,并据此调整其投资组合;在能源行业,气象数据也可以用于预测能源需求和价格波动。


本文原载于《环境经济》杂志2024年第09期



作者:

刘慧心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气候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崔莹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中央财经大学—北京银行双碳与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原创声明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