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IIGF观点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IIGF观点 > 正文

IIGF观点 | 李周佳睿:我国气候适应投融资现状分析及建议

发布时间:2024-05-31作者:李周佳睿

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人类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并对世界产生长期影响。世界气象组织在2024年3月发布的《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显示,温室气体水平、地表温度、海洋热量和酸化、海平面上升、南极海洋冰盖和冰川退缩等方面的纪录再次被打破,且相应的变化在加速产生且不可逆转。因此,在加大气候行动、减缓全球变暖速度的同时,加速适应气候变化所产生的后果对世界各国来说同样刻不容缓。联合国环境署表示,全球必须将适应气候变化作为当务之急,各国应大幅增加帮助脆弱国家和社区适应气候风暴的资金,并强化落实相应行动。本文将对国际和国内气候适应相关投融资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并提出推动适应投融资发展的建议。


一、国际气候适应投融资进展

气候政策倡议组织(CPI)与全球适应中心(GCA)发布的《2024年气候适应融资的现状和趋势》报告显示,尽管全球气候融资在成倍数的增长(2021-2022 年达到每年 1.3 万亿美元,而 2019-2020 年平均为 6530 亿美元),但气候适应资金所占整体气候资金比重在下降(从2019-2020 年占气候资金总额的 7% 降至 2021-2022 年的 5%)。由于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在逐渐增强,但适应性融资流量增长较慢,导致全球适应性融资缺口持续扩大。因此,所有国家均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气候适应投融资压力,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填补适应性资金缺口需将每年的投资需求提高到1300亿至4150亿美元之间。同时,该报告亦显示从现在至2030年,发展中国家每年需要2120亿美元的气候适应资金,但2021-2022 年,用于适应的资金仅 560 亿美元。这意味着从现在至2030年,每年气候适应资金流必须翻近两番,但以当前发展中国家融资水平来看,实现这一目标无疑是非常严峻的挑战。从现在到 2035 年,发展中国家将需要3.3 万亿美元气候适应资金,然而按照目前的融资水平,仅有 8,400 亿美元能够到位。发展中国家相较于发达国家在面对气候风险时脆弱性更高,提高气候适应投融资规模迫在眉睫。

值得注意的是,该报告提到了在2019-2021 年间,国际捐助方承诺为发展中国家提供 940 亿美元的应急资金,但在已跟踪的940亿美元紧急响应资金中,仅有1.4%(即13亿美元)被标记为适应性融资,这体现了在紧急响应资金中对气候适应的考虑不足。


二、中国气候适应相关政策基础

2022年6月,生态环境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以下简称战略2035),对我国目前至2035年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作出指导与部署。战略2035中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将适应气候变化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相较于2013年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战略2035中更加明确的突出了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加强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强化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同时强调金融业应防范气候相关风险,建立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预警机制。金融机构需持续增强识别、评估和管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能力。此外,战略2035亦提出要重视机制建设和部门协调,进一步强化组织实施、财政金融支撑、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国际合作等保障措施。为贯彻落实战略2035,各省市积极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并出台具体的行动方案。以深圳市为例,2024年3月,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深圳市适应气候变化规划(2023-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是国内首个市级适应气候变化中长期规划,致力于推进深圳市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该规划中明确了深圳市阶段性目标与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以及相关的定量评估指标。规划中提出深圳市将分为3个阶段建成气候适应城市,分别为2025年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2030年气候适应型城市基本建成,2035年气候适应型城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实现这些阶段性的目标,深圳市以安全、韧性、宜居、智慧为基本方向,对生态安全空间、水资源安全、城镇安全、生态稳定、生命线保障、海绵城市建设、应急管理、环境品质、公共卫生、监测预警及气象服务方面制定了17个定量指标,并根据目标年份分别制定了具体数值。

深圳市的规划中体现了其关于建设适应型城市雄心勃勃的目标,然而为建成安全、韧性、宜居、智慧的气候适应型城市需要多部门联合行动,统筹电力、燃气、给水、通信、交通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加速韧性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完善巨灾应急与灾后重建机制,这些工作离不开庞大的资金支持,因此,有效利用金融工具支撑气候适应工作是重中之重,地方政府不仅需要加强在气候适应方面的投资,更需要健全的政策与机制吸收、引导市场资金,促进国家开发银行、金融机构及企业的参与,以创新金融支撑手段助力城市气候适应工作。


三、我国气候适应相关投融资情况

自2022年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的通知》确定了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名单,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各试点地区投融资项目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3年底,试点地区均不同程度地开展了项目库的建设工作,积极探索促进资金与项目的对接,试点地区的项目库入库项目达3086个,涉及资金4500多亿元。当前气候投融资作为我国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占据我国绿色金融总量的较大比例。然而,大部分气候投融资都基于减缓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等目的,气候适应性投融资占比较低。同时,世界资源研究所(WRI)的研究表明,全面提高中国基础设施的气候适应能力将会在未来五年内带来近5000亿元的年均资金缺口(如下图)。

图1: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各领域资金供需情况

数据来源:WRI官网


仅依赖于公共部门资金,无法填补气候适应庞大的资金缺口。拓宽融资渠道,加速私营部门参与气候适应投融资是当务之急,政府应引导金融机构因地制宜的开发新型融资工具来满足气候适应的资金需求。例如深圳市基于其沿海地理位置与生态环境特征,通过开展红树林湿地修复项目来增强应对风暴潮的能力,降低被潮水淹没造成的损失及保护沿海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在项目融资方面,除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外,深圳市还引入社会资本,在民间发起红树林环保公募基金会,与国内外相关机构与非政府组织(NGO)开展合作交流,建立了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并成立国际红树林保护专项基金,从而推动企业、NGO等私营部门在气候适应方面的投融资。同时在创新金融产品方面建立蓝色碳汇保险补偿机制,发行红树林碳汇指数保险,并计划在红树林保护慈善信托等方面进一步探索。通过开展红树林湿地保护修复等工作,深圳市提升了生态效益,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成为我国第一个完成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的城市公园,每年可提供生态服务估值1.92亿元。因此,通过政府部门资金投入与制定政策来引导私营部门加强在气候适应领域的资金支持,不仅利于应对气候风险,降低影响与损失,也有助于更好地发掘生态价值,对社会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四、气候适应投融资的发展建议

当前,推动气候适应投融资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这些挑战包括公共部门财政压力较大导致气候适应相关预算存在缺口及获取资金和技术资源的渠道有限等。因此,本文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以期推动气候适应性投融资,促进私营部门积极参与。

第一,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快适应投融资标准制定,增强长期动态监测能力。由于气候适应性资金尚缺乏明确的定义与统一的方法论,造成了相关披露透明度低,相关数据获取难的情况,使私营部门难以追踪与统计气候适应性资金,会影响私营部门投资的积极性。因此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明确的气候适应投融资标准,建立指标评价体系,提供清晰的气候适应项目定义及其产生的效果评估方法以便私营部门能够有效的进行项目评估与分析。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增强长期动态监测能力与反馈机制,构建监测数据和信息库,建设气候适应资金追踪系统,提升数据收集与获取能力,帮助金融机构与企业进行分析测算,从而更好的管理与规避风险,增强私营部门的投资信心。

第二,建议充分利用和发挥开发性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和潜力。对于私营部门来说,气候适应投融资存在着项目回报率低,回报周期长与投资效益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短期不可见性等问题。由于气候适应项目一般需要多部门协同,项目前期设计阶段对专家背景与专业性都有较高的要求,这也进一步提高了气候适应项目的复杂度。因此,金融机构与企业面临着较大的投资风险,也进一步扩大了气候适应投融资资金缺口。相较于商业银行,多边银行等开发性金融机构在融资成本、提供贷款年限、现金流匹配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且能够以各种形式提供优惠条款,可以为项目带来稳定的资金来源,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项目的可融资性。同时,开发性金融机构在经济下行的环境下依旧有能力提供担保增信等支持,提高抗风险能力。因此充分利用开发性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这些优势,能够有效降低私营部门投资风险,撬动商业银行及更多金融机构的投入。此外,在能力建设方面,开发性金融机构具有更为丰富的经验及更加全面的专业知识,有能力提供专业的技术援助,从而能够帮助项目更快更稳地落地。

第三,建议创新金融工具,增加资金渠道。例如深圳市依托其自身地理位置与生态环境特征创新金融模式,推动保险类金融机构发挥其自身价值作用,建立蓝色碳汇保险补偿机制与红树林碳汇指数保险,通过保险手段为金融机构气候适应投资提供风险减量服务。同时,在项目融资阶段,深圳市以政府投资为引领,撬动社会资本,通过基金、信托及国际NGO合作等为气候适应建设提供金融支持。其他地方可以借鉴这样的经验,因地制宜创新金融工具,增加气候适应类项目的融资渠道。


脚注

[1] 新华网(2024),多方合力因地制宜 加速气候投融资与绿色金融衔接,http://www.news.cn/2024-05/21/c_1212364362.htm

[2] 中国平安(2023),中国平安全面助力“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 落地全国首单红树林碳汇指数保险,https://www.pingan.cn/zh/common/cn_news/1690527596977.shtml

[3] 深圳政府在线(2022),福田区:红树林生态公园年生态价值1.92亿元,https://www.sz.gov.cn/cn/xxgk/zfxxgj/gqdt/content/post_9529082.html


    作者:

    李周佳睿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研究指导:

    崔莹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


    原创声明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