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IIGF观点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IIGF观点 > 正文

IIGF观点 | 我国冰雪经济的现状思考与未来展望

发布时间:2019-11-16作者:

2015年7月,北京和张家口成为2022年第24届冬奥会主办城市,为我国冰雪经济的跃进提供了最好的强心剂,整个国家开始审视我国冰雪经济的良好前景和带动效果;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工作时指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为发展冰雪经济指出了方向。冰雪经济是研究冰雪金融的学理基础和关联课题。冰雪经济是围绕冰雪资源展开的经济生产、服务、消费、文化等社会活动,包括冰雪旅游、体育赛事、装备制造、场馆建设、交通运输、餐饮购物、文化娱乐等等一系列相关产业。冰雪经济参与感浓、体验性强、互动性高,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热点。

一、我国冰雪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

尽管我国冰雪经济增长很快,前景可观,但仍存地域不均衡,参与基数不广,普及程度不高,产业规模偏小,高质量供给不足,品牌意识薄弱,活动场地受限,产品标准匮乏,各类人才空缺,体制机制需要调整。突出问题如下:

领军企业缺失。冰雪装备过于依赖进口,从服装器材到场地设施,缺乏核心技术,市场竞争力弱,而科技含量与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急需国内企业积极参与投入精力,打破国外垄断,建设中国品牌,开拓市场打开局面,做大做强快速崛起,成为冰雪行业的领头羊。

基础设施滞后。大众冰雪呼唤更多场馆,从纯粹竞技到群众健身,法律不健全,行业标准匮乏,难以创造社会价值,必须高标准筹划布局,以消费者为中心高质量设计,整合资源减少浪费,提供培训比赛拍摄等多元化运营与个性化服务,实现高品质高效能高回报。

产业基础薄弱。实际上,我国冰雪产业刚刚起步,科技含量较低,文化内涵缺失,社会认知程度不高,从业人员参差不齐,相关法律条例不足,对区域文化的挖掘整合缺少深度,片面迎合市场,监管不到位,监督没力度,检测少数据,导致经营不规范,服务质量低,治理水平差,乱象丛生,高质量供给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冰雪经济的腾飞。

二、我国冰雪经济的发展对策

2018年9月5日,国家体育总局公布《“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2018-2022)》,我国的冰雪经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获得了政策和资本的加速器,冰雪经济已成为朝阳产业,各级政府的一系列规划推动着冰雪经济如火如荼的提速,初步计算,我国冰雪经济在2025年将达到万亿数量级的规模。我国发展冰雪经济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如下:

国家政策高瞻远瞩,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我国冰雪经济的井喷式爆发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引导。中办国办《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近期印发,支持冰雪健身休闲产业,大力推进冰雪旅游产业,改进冰雪装备制造业,提高冰雪装备研发能力;引导各方资本投入,支持冰雪经济发展,实现跨越式增长,形成新的投资风口,提高冰雪企业的资源整合力,提升冰雪产业的融投资能力,改善整个行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突破地域局限,整合冰雪产业链,利用资本推进冰雪产业进行集团化运作,实现冰雪经济的资本化金融化国际化;在政府财政方面加大对冰雪经济的扶持力度,支持冰雪领域的人才培养,符合条件的冰雪装备企业积极申请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鼓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支持社会资本成立冰雪运动发展基金,积极引导冰雪产业用地控制规模、科学选址,并纳入地方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合理安排。

完善冰雪基础设施,丰富冰雪经济产品供给。建设一批滑雪、徒步、登山、露营等多种健身休闲运动为一体的冰雪小镇,带动商业、酒店业、房地产业与休闲度假业等共同增长,强化创新能力,促进产业融合,形成了联动效应极强的冰雪产业链,提供定制化服务和个性化产品,辐射广影响大效益好,是未来重要的增值途径。培育冰雪市场,需要高铁规划为冰雪经济助力,为冰雪经济服务,帮助沿线冰雪经济加速,构建冰雪旅游新路线,设计冰雪旅游新景区,提供有力便捷的冰雪交通;通信、电力、网络、公路、机场、餐饮等等全方位动员,持续优化冰雪经济环境;线上线下联动,共同定制个性化服务项目,实现全自动查询全链条覆盖,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冰雪经济的良性增值。建设冰雪企业服务平台,提供冰雪产业政策咨询、行业信息查询、先进科技信息,帮助冰雪经济实现资源共享、机会公平、信息公开、互通有无。

全面整合优势资源,培育产业性的冰雪经济。发展冰雪经济关键要靠冰雪产业支撑,需要以冰雪为媒介搭建复合型产业,加强交通环境建设,优化企业合作渠道,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区域经济跃进,打造城市品牌亮点,从体育运动到旅游餐饮度假与会议会展文化艺术等综合发展。依托冰雪旅游牵动发展、冰雪文化提升内涵、冰雪体育强化支撑、冰雪教育引领风向,要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想方设法创新体制机制,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做大做强冰雪产业,需要关注消费者需求,调研市场需求,打造中国品牌,提升供给侧质量,服务多元化需求,扩大市场容量,升级产业水平,促进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教育、冰雪装备制造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还应当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推广普及群众性冰雪活动,优化整合冰雪资源资产,全面提升冰雪产业层次,努力构筑好冰天雪地的金山银山。

三、我国冰雪经济的未来展望

2022年冬奥会将冰雪旅游强势宣传至大众眼前,使市场由北方扩大至全国,潜力不可估量;冰雪赛事的层次随之跃升几个台阶,数量质量都日新月异,参赛运动员和观众人数飞速上升,规模和影响力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冰雪运动培训的新客源迅速扩大,未来必将成为可靠的铁杆粉丝,转化为冰雪经济坚实的增值基础;冰雪营销依靠顶级的高端赛事迎来大品牌的青睐,深度传播带来的渗透力反过来进一步促使企业和赛事的双赢,不断互动推升冰雪经济的影响力;伴随冰雪经济的行业规模日益膨胀,冰雪装备产业必然进入井喷期,我国冰雪装备市场将迎来春天。

瞄准国际一流标准,实现冰雪经济健康发展。据统计,目前我国的冰雪旅游增长速度惊人,进而对冰雪旅游的容量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高标准的建设质量和服务体验。冰雪旅游要求高投资大周期长,需要参考国际先进经验,吸收世界一流成果,看齐发达国家标准,结合自身特色优势,制定高水平的发展战略,采取前瞻性的产业布局,实施针对性强的营销策略,聘请严格的第三方进行效果评估,精打细算长远规划,力争实现健康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加强国际深度合作,实现睦邻友好共赢发展。历史上的毛皮贸易可以被看作是中俄共建冰雪经济的渊源,随着双边贸易的增长,中俄于2017年提出共建“冰上丝绸之路”。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北极地区同在高纬度寒冷地带,东北拥有大量古代文化遗址等文化资源,北极则有独特的冰山、极光等特色旅游资源,还有世界上最大的驯鹿畜牧带和深海鱼类资源,冰雪特色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的热捧,冰雪经济越来越成为双方战略合作的新热点,对双方的地区发展都有着重大现实意义,未来合作空间巨大。

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推动地方发展。随着技术进步和设施完善,北方高寒不再是影响冰雪经济的阻碍,冰雪和民俗碰撞出新的火花,冰雪与地方文化结合出了新高度;因地制宜,支持重点地区根据各地自身条件,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发挥已有优势,加大创新力度,占领冰雪经济制高点。要执行品牌战略,开发优质景点,打造精品线路,精心呵护知名品牌,高质量办好会展论坛,找准各地的自身特色,挖掘产品亮点,做好配套建设,把冰雪旅游与当地历史文化融为一体有机结合,让游客耳目一新流连忘返,形成良性的口碑传播。

加强市场监管力度,保障冰雪经济长盛不衰。冰雪经济繁荣的前提是高标准的市场监管,面对激励的冰雪市场竞争,只有优质的服务才是立身之本,必须提高监管要求,提高服务水准,才能赢得游客的信任。主管部门应当积极沟通,主动协调,可以设立旅游诚信基金,对涉旅投诉先行赔付,加强冰雪行业标准化建设,制定行业规范和监管标准,完善统计指标,建立监测机制。倡导诚信经营,培育高标准的诚信运营环境,促使冰雪产业可持续发展。长远来看,只有靠严格监管,才能保障优质服务,才会带来冰雪经济的持续繁荣。

(感谢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李东教授7月27日在“国际视域下的张家口”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对于课题组宝贵的指导意见。)

作者:

任国征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健康金融课题组(含冰雪金融)组长

张兰廷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健康金融课题组(含冰雪金融)助理,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