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IIGF观点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IIGF观点 > 正文

IIGF观点 | 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19-07-07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谋划经济工作的根本方针。制造业是实体经济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关系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局,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关于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做过专门指示:应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金融环境,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积极规范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加强信贷政策指引,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的资金支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一)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导致金融支持不畅

总体来看,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了全球产业规模领先“制造大国”,但与“制造强国”目标仍然具有一定距离。特别是在制造业增加值率、劳动生产率、创新能力、核心技术拥有、关键零部件生产、所处全球价值链环节、高端产业占比等各方面,我国的制造业仍与全球领先水平存在着重大差距。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内部供需失衡的情况长期存在。制造业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核心技术、关键装备、高端产品依赖进口。此外,由于整体经济周期和发展形势的变化,以及制造业自身面临的问题,导致部分制造业企业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经营风险增加、利润增长率的起落频繁。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资本的逐利性必然导致更多资金从回报率低的行业向回报率高的行业流动。上述情况反应在金融为制造业提供支持的过程中,导致了金融作为“血脉”在对于“肌体”进行支持时流动不畅,或过于集中支持某些部分、某些领域的问题。

(二)金融固有问题导致服务效力不足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集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的结构化调整策略集中落实,制造业自身生存和成长经历“阵痛”后的内生发展动力提升。但与此同时,金融在支持制造业发展时,仍然面临着多重结构化矛盾,从而导致金融服务效力不足。集中体现在:一是金融资源分配不均衡,制造业受到的金融支持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微企业相对偏弱。二是融资结构问题十分突出,制造业最主要的资金获得渠道仍集中在商业银行上,从数据来看,制造业对于股权等融资形式的使用正在增加,但总体来看对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运用仍然不足。三是融资成本过高。在一些制造业领域,融资的平均成本已部分或大幅高于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导致了资金周转的不畅问题。四是存在期限错配问题,目前制造业获得的资金以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为主,不能完全匹配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回款周期,短贷长用和频繁转贷的现象比较普遍。五是风险控制工具不足,面对新兴产业的融资需求,可以利用的风险分散与风险补偿手段匮乏。

(三)环境风险提高进一步加剧金融供需失衡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我国制造业在转型过程中也面临着由于环境因素带来的内生发展风险问题,这样的问题体现在企业成本增加、处罚和违法风险增加、舆论风险和由于环境风险带来的社会风险增加等多个方面。总体来看,近期随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集中推进,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也日益增加,其中如生态环境治理投入、清洁技术更新改造成本、环境管理成本、环保税费等问题将在一段时期内集中对企业的发展带来资金和成本压力,金融需求显著提升。另一方面,金融业对于“两高一剩”行业的供给明显受到抑制,与此同时环境风险的提高、量化环境风险的能力不足等因素,会进一步抑制金融机构对传统制造业的支持。由于环境风险带来的资金断链等问题显著上升,金融供需失衡进一步加剧,迫切需要制造业和金融机构共同解决。

二、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建议

(一)明确高质量发展标准,出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自2017年十九大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被应用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却并没有明确的标准界定。制造业主管部门应出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明确产业支持方向、产业创新力、产业技术、产业价值链、生产和管理等等方面的高质量标准,并出台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基于相关标准,可以有效评价制造企业和项目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而应联合金融监管部门出台推动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举措。

(二)协调好金融与财税政策的配合关系,加强关键领域定向降准、减税降负等政策工具的配合使用

相关部门应继续针对一些关键高端制造业实施减税降赋。与此同时,金融监管部门对关键领域如高端制造业、中小制造业企业实施定向降准,并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和配套政策工具,保持资本市场支持制造业供给侧改革充裕的流动性。此外,针对新增贷款“一二五”目标、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增加对民营制造企业不良贷款的容忍度等配套政策工具的使用也应同步快速落实。

(三)协调处理多层次资本市场间关系,重点发挥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作用,出台专门扶持高端制造业直接融资的政策

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将更加精准化、多元化、综合化。建议由证券监管部门、相关协会等机构牵头,积极培育投资于高端制造业企业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鼓励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发起设立高端制造产业基金;鼓励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精尖端制造业企业在科创板、主板或创业板上市,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募集资金;出台鼓励第三方担保机构对高端制造的研发项目提供增信服务,为制造业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做好融资服务。同时,在鼓励和推动股权市场融资政策出台的同时,一些债券市场的政策也应同步更新。其中诸如债券市场的信用评级体系完善等关键核心问题,以及一些民营制造企业债务融资必须解决的信用担保、债项增级问题,也应具体出台相应政策,予以扶持和解决。

(四)从监管层面鼓励金融创新,不盲目进行信用扩张,鼓励发展专门支持高端制造业和行业转型升级的金融产品

金融监管部门应在现有的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金融监管体系中,增加引导金融产品创新支持高端制造业发展的条目。如在传统信贷层面,鼓励商业银行以未来收益权开发信贷产品,同时,把控住制造业企业信用风险的敞口,不盲目进行信用扩张,保证资金的流动性松紧适度。在保险产品方面,鼓励保险公司创新与高端制造业发展相关的保险产品。此外,大力发展信托、融资租赁等金融产品支持高端制造业和行业转型升级。

(五)进一步发挥绿色金融作用,尽快实现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政策协调

发挥绿色金融的作用,对于培育新的更加绿色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引导传统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2019年,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应针对绿色标准的协调统一、降低商业绿色资产的风险权重、疏解绿色产业的资金压力等,出台更多的政策进行引导。具体的内容包括: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版)》后,各金融主管部门的绿色债券、绿色信贷标准也将相应协调标准统一,开展更加广泛的调研,参考各方意见,并形成应对标准变化的方法。与此同时,降低商业银行配置绿色债券、绿色信贷资产的风险权重,已有较为可行的先决条件,可以在短期内研究落实。在推动促进绿色债券发行等方面 ,可以适当拓宽募集资金的使用,综合协调财税政策工具的使用。人民银行、上海票据交易所应尽快完善绿色票据标准的界定,加速推动绿色票据的广泛运用。

(六)深入贯彻ESG投资理念,大力推动ESG相关信息披露

一些如ESG等在国际社会已经较为通用的确保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也应从监管层面广泛进行推广,一方面推进ESG相关信息披露在资本市场中的广泛运用,另一方面提升金融机构和制造业企业双向对于ESG理念的理解程度,把环境、社会和企业自身治理、创新的水平进行指标化衡量和引导,通过金融手段支持和引导制造业企业的创新和转型,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及畅通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金融对于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支持。

本文发载于在《中国金融》2019年第12期

作者:

王 遥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教授

刘苏阳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传播中心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