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IIGF观点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IIGF观点 > 正文

IIGF时评 ︳我国健康环境管理中的融资支持(公报解读之一)

发布时间:2019-06-22作者:

2019年5月29日,生态环境部举行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向社会发布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卫生健康委员会等11个部门共同编制的《2018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统计公报》)。公报披露了我国关于健康环境管理的有关成就和措施,值得认真梳理研究。

一、我国健康环境管理的概念范围

健康环境管理是健康与环保的交叉领域,特指与健康关系最为密切的环境保护管理,包括健康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健康环境监测评估和检查以及健康环境公共设施管理等三部分内容。2019年4月1日,《健康产业统计分类(2019)》(国家统计局令第27号)中新增了“健康环境管理服务”这个中类项目,这在原来的《健康服务业分类(试行)》中没有此项内容。足见我国对于健康环境管理的高度重视。

1.健康环境管理的统计范围。健康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活动指对动物圈舍清理、畜禽粪污处理整治活动;对水环境污染、大气环境污染、土壤环境污染、噪声与振动、光污染和海洋污染的治理活动,包括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活动,燃煤、工业、机动车船、扬尘、农业等大气污染的防治活动,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放射性废物等的治理活动,生态环境修复相关活动以及噪声与振动、光污染等的治理活动,不包括对污水污泥的再利用活动。健康环境监测评估和检查指对环境各要素,以及对生产与生活等各类污染源排放的液体、气体、固体、辐射等污染物或污染因子指标进行的测试和监测活动,包括水环境和水污染监测、大气环境和空气污染监测、土壤环境和固体废物监测、声环境监测、放射性污染监测、光污染监测、海洋环境监测等。健康环境公共设施管理指城乡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城乡环境卫生设施管理等。

2.健康环境管理的宏观运作。为了突出健康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参与到这次《统计公报》编制过程中。《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在环境保护中,有意识地大力开展宣传和舆论引导,积极回应社会对于环境健康的关切。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启动“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六五环境日庆祝活动、 全国低碳日宣传活动。制订《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鼓励和规范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全国首批 124 家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 施向公众开放 5218 次。我国在健康环境管理中,司法机关也强力介入。最高人民法院6月5日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探索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该司法解释明确提出,省级、市地级人民政府及其指定的相关部门、机构或者受国务院委托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的部门可以作为原告提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根据《规定》,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人身损害、个人和集体财产损失要求赔偿的,适用侵权责任法等法律规定。

二、我国健康环境管理的现状分析

2018年是我国健康环境管理取得突破的关键一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把新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写入宪法,为健康环境管理提供了最权威的法律依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作出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全国政协十三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围绕“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建言资政。具体如下:

1.健康环境管理手段。我国健康环境管理的变化,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组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队伍,增强执法的统一性、独立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一是内容扩大。大气排名城市由原来的74个重点城市扩展至169个;空气质量区域评价范围扩大调整为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重点更加突出。增加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区和11个沿海省份水质评价内容,层次更为分明。增加区域和道路交通噪声的夜间监测内容,评价更为全面。二是时效增强。此前都是在每年“六五”环境日前夕,以公报的形式发布前一年的环境质量状况。今年,环保部在3月中旬就率先以简况的形式发布了2018年的全国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让公众尽可能早地获取环境信息。另外,在自然生态状况方面,及时更新发布了2018当年的状况。三是与时俱进。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各类环境公报、通报和报告更易读更公开。如今年《统计公报》进一步优化了表征方式,文字量大幅压缩,各类图表大幅增加,更加清晰直观地呈现各类信息,让公众“一图读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2.健康环境管理成效。2018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呈现持续好转态势,健康换金管理成效极为显著,蓝天、碧水和净土的目标越来越近。主要表现为一是蓝天更多。2018年,空气质量稳步改善,全国338个城市PM2.5浓度同比下降9.3%,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338个城市发生重度污染天数同比减少412天次,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同比增加6.5个百分点。二是碧水更清。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Ⅰ~Ⅲ类比例同比上升3.1个百分点,劣Ⅴ类比例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海洋环境总体稳中向好,我国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同比上升6.7个百分点,管辖海域夏季符合一类海水水质面积同比增加约2万平方千米。三是生态更美。生态环境质量“优”和“良”县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由42.0%提高到44.7%,“一般”比例下降0.7个百分点,“较差”和“差”比例下降1.9个百分点。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生态环境质量的积极变化。

三、我国健康环境管理的融资支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此,我们应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70年来,人民群众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生态环境在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可见,健康环境管理是提供生态产品和改善民生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很有必要加大财政投入和融资支持。

1.我国健康环境融资的必要性。当前,不同程度存在的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农村环境问题依然是民心之痛、民生之患、健康之忧。要从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做起,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这具体表现为:北方秋冬季重污染天气时有发生;一些河流、湖泊、海域污染问题依然存在,危及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局部区域生态退化问题比较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建设活动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与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污染物新增量仍处于高位,生态环境压力巨大。另一方面是与工作落实不够到位有关。一些地方在绿色发展和环境健康管理方面认识不深、能力不强、行动不实,重发展轻保护、重眼前轻长远的现象依然存在。

2.我国健康环境融资支持的政策建议。建议由财政部牵头,生态环境部和卫生健康委等参与具体研究方案,各级财政支出要向健康环境领域倾斜。增加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投入,扩大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的试点城市范围,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全部纳入。环境质量未达标地区要加大污染防治资金投入。建议由人民银行牵头,生态环境部、卫生健康委、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参与研究方案,支持依法合规开展环境污染防治领域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建设。出台对北方地区清洁生产特别是供热产业的金融支持政策,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金融支持清洁生产试点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企业发行债券,募集资金用于健康环境污染治理和节能改造。

(此文曾入围“蓝天﹒碧水﹒净土”法治保障研讨会,现根据《统计公报》中的相关数据对原文摘取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完善,东南大学,2019年6月8日。健康金融数据库成员、中国化工大学软件工程学硕士生任程前对此文亦有贡献)

作者:

任国征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健康金融实验室(数据库)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