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IIGF观点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IIGF观点 > 正文

IIGF时评 ︳推动我国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19-04-13作者:

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以“四个一”妙论生态文明建设,指出“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也撰文论述:“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是全方位变革,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求是》,2019年2月1日,《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可见,推动绿色发展是一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转型,迫切要求涉及工业农业服务业、生产和生活、资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的绿色产业加快发展。

一、我国绿色产业的政策概述

绿色产业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手段。为了加快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划定绿色产业边界,协调相关部门共识,凝聚绿色产业政策合力,今年2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的通知》(发改环资【2019】293号,以下简称《目录》),既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等第二产业,也包括农业和服务业等一、三产业;涵盖了六大一级分类,并细化出30个二级分类和211个三级分类。《目录》是各部门制定绿色产业政策的判断标准,也是我国绿色产业发展政策框架的基础文件。为落实中央推动绿色发展的要求,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绿色产业的扶持政策。现以三大产业为线索概述我国绿色产业政策。

1.高效绿色农业。2017年9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中办发【2017】56号),该文件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深改组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是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关于农业绿色发展的文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绿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构建了新形势下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制度框架,对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全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深刻革命,必须处理好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强化创新驱动和约束激励,构建农业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2.先进绿色工业。工业的绿色发展是发展绿色产业的关键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曾多次出台政策,如《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信部规【2016】225号)和《关于加强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节【2017】178号),支持企业参与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创建绿色工厂,发展绿色园区,创新绿色设计,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供应链。重点支持国家级绿色制造体系相关的企业和园区。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中将绿色建筑行动目标完成情况和措施落实情况纳入省级人民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实行责任制和问责制。并特别提出“改进和完善对绿色建筑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可对购买绿色住宅的消费者在购房贷款利率上给予适当优惠。”

3.现代绿色服务业。《目录》充分考虑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绿色化升级,既包括产业链前端的绿色装备制造、产品设计和制造,也包括产业链末端的绿色产品采购和使用等各类绿色服务业,力求涵盖完整、全面。现以绿色交通和绿色物流政策为例进行说明绿色服务业则政策。交通运输部《关于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的意见》(交政研发【2017】186号)提出,加快构建绿色交通规划政策体系。研究制定绿色交通中长期发展战略,建立分层级、分类别、分方式的绿色交通规划体系。逐步构建基础设施、运输装备、运输组织等方面的绿色交通标准体系。我国对于绿色物流业也高度重视,今年2月26日,发改委联合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24个部门和单位印发《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发改经贸【2019】352号)强调要加快绿色物流发展,带动上下游企业发展绿色供应链。

二、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制约

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通过40年的改革开放促使经济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实现了高速增长,与此同时,生态环境破坏、自然资源耗竭过快,持续雾霾天气频现、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等迫使人们重新开始反思传统发展道路中所存在的问题。具体来讲,当前中国绿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粗放发展模式制约绿色经济质量与效益提升、高碳发展理念制约绿色产业发展、单一治理主体制约绿色资源与力量整合等问题。

1.粗放发展模式制约绿色经济质量与效益提升,急需变革。长期以来,“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粗放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短期繁荣。受“管制型政府”模式的影响,地方政府为了完成上级政府GDP的考核指标,不得不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污染的治理,在“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的模式下,甚至选择以破坏生态环境、耗竭自然资源为代价的发展路径。实践证明,这种以GDP为主导、“三高”发展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粗放的发展模式极大地制约了绿色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急需变革。

2.单一治理主体制约绿色资源与力量整合,急需拓宽。以政府为单一治理主体,对公众需求响应不够的体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利益机构的多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如果不及时拓宽生态环境的治理主体,不能有效地表达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不能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将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要实现绿色产业发展,仅仅依靠政府唱独角戏是远远不够的,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单一治理主体急需拓宽。

3.高碳发展理念制约绿色产业发展,急需转变。绿色产业发展认知理念的滞后,指导思想的错误从而引发实际治理行动的偏差、行为不当。另外,受传统“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观”的影响,导致思想转变观念的滞后,从而影响到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以及对污染治理的科学指导,高碳思想和高碳行动的耦合又加速了生态环境的破坏,这样直接导致绿色产业发展以及污染治理难上加难。比如天津等京津冀北方地区,污染问题依旧严峻(如表1所示)这些问题的出现与绿色产业发展理念滞后有着密切的关系,急需转变。

三、加快中国特色绿色产业发展

中国特色绿色产业体系是全方位、多层次、多类型、系统性的。从体制机制来看,既包括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可以带动新产品、新工艺、新业态、新行业发展的绿色技术机制,也包括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重点、以提高人民群众绿色生活质量的多方面机制。从具体操作性来看,可以从与绿色产业密切相关的绿色理念、绿色技术、绿色金融和绿色生活四方面加大力度。

1.践行绿色理念,提高认识水平。绿色发展理念要求我国经济发展要改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使资源、生产、消费等要素相匹配相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绿色产业是践行绿色发展的重要依托,绿色产业发展要调结构、优布局、强产业、全链条。按照绿色理念要求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使之符合绿色发展的需要,既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又降低污染排放负荷。绿色产业的基本思路是:发展高效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2.注重绿色技术,提升内生动力。绿色技术是指符合绿色发展的技术。绿色技术的发展创新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更有利于为绿色产业提供内生动力。所以,加快绿色产业发展,要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建立绿色技术支撑体系,依靠市场化技术实现绿色转型,运用核心关键技术推进绿色化变革,通过信息智能技术大幅提高绿色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比如,以绿色装备制造为核心,加强绿色制造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把高新技术渗透到各专业、各领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节能降耗减排和绿色发展提供动力。

3.借力绿色金融,促进持续发展。绿色金融是指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其服务和扶持的产业对象就是绿色产业。 由于我国中国长期以来的高投入、高能耗和、粗放型发展模式,导致国内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对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巨大挑战。而绿色金融通过金融工具杠杆,大力扶持绿色产业,推动国内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给加快绿色产业持续发展、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使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繁荣。

4、引导绿色生活,满足人民需求。绿色生活方式涉及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绿色产业发展将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于绿色生活的需求。绿色产业发展中,可以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突破口,有利于百姓的绿色生活事再小也要做,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当前,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农村环境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绿色生活。同时,我们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和爱护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抵制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鼓励着眼长远的人力资本投资;加强生态文明理念和绿色生活教育,使全社会形成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总之,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期盼。加快绿色产业政策创新,加强绿色金融扶持力度,进而全面推动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由之路。

(本文曾获“2018中国生态经济建设·福州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刊出时根据新政策有所改动)

作者

王遥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任国征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健康金融实验室(数据库)主任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