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中国碳会计发展的政策建议
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低碳发展更是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中国近年来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的大量努力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中国经验,已经宣布启动全国碳市场,初期规模便可超越现在最大规模的欧盟碳市场,成为全球碳市场的“重头戏”。抓紧推动传统会计与碳排放市场的深度融合,不断探索完善碳会计的发展,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碳市场,是碳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依照碳会计的工作范围,对中国发展碳会计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加强企业碳管理会计能力建设
碳管理会计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既是企业对内进行碳管理的工具,又是碳财务会计和信息披露的基础。完善的碳管理会计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内部管理和对外投资。因此,应加强企业碳管理会计能力和制度建设,充分利用管理会计的决策、控制、规划和评价四个职能,对企业进行碳核算、碳成本、碳投资和碳战略管理,利用碳生命周期法、投入产出法等碳管理会计工具,对企业自身碳足迹进行核算,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节能减排,在配额总量逐年收紧的趋势下更好的完成碳市场履约,也促进企业低碳转型。
2.推动制定具有适用性的碳财务会计准则
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碳会计准则,现有会计准则无法完全对应碳交易活动进行会计处理。权威会计准则的缺失使企业对碳排放权相关的资产、负债的确认与计量以及列报上存在较大差异,而差异化的会计处理方法使不同企业间的会计信息可比性较低,影响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国内有关部门应加快制定统一的、有适用性的碳财务会计准则,一方面规范控排企业账务处理,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规范度,利于有效监管。在制定过程中应进行大量调研,听取实务界的反馈意见,使会计准则具备较强可操作性。
3.尽快出台统一的碳信息披露标准
目前我国对于企业碳信息披露尚无要求,企业都是自愿披露碳排放信息,且没有统一的披露格式。这会使部分碳排放高的公司选择性披露碳信息以规避风险,甚至有的企业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碳舞弊、碳欺诈。随着气候变暖的不断加剧,气候风险、碳市场相关的履约风险等也不断显现和加强,客观详尽的信息披露可以给投资者提供投资参考,规避投资风险。出台统一的碳信息披露标准可以给上市公司会计人员提供工作指导,增加碳排放数据的透明度,有利于真实、全面、及时、充分地进行披露,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
4.对利益相关方进行必要的碳会计教育
碳会计作为环境会计领域的一个分支,其普及程度较低,不少会计从业人员缺乏对碳会计的系统认知。会计又是一个需要与时俱进的职业,会计、税务的法律法规几乎每年都要更新和调整。碳市场在我国还处于发展初期,2017年底宣布启动的全国碳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尚在进行中,碳市场的相关规章制度也尚未正式出台。会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最新规章制度,满足税务、工商等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此外,审计人员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碳会计知识,以保证审计方可以真实公允地出具审计意见。因此,对利益相关方的碳会计教育显得很有必要。有关部门应加快开展碳会计能力建设,从政策法规、配额分配方法、碳资产管理、MRV等方面对相关方进行能力培训,以保证更好地服务碳市场。
[1] Ascui F. A review of carbon accounting in the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literature: what can it contribute to the debate?[J].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Accountability Journal, 2014, 34(1): 6-28.
[2] 张琦峰, 方恺, 徐明, 刘庆燕.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碳足迹研究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 2018,33(4): 696-708
[3] Zhang-Debreceny E, Kaidonis M A, Moerman L. Accounting for emission rights: an environmental ethics approach[J]. 2009.
[4] Lovell H, Sales de Aguiar T, Bebbington J, et al. Accounting for carbon[J]. 2010.
[5] Thereza R. S. de Aguiar & Anne Fearfull (2010)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corporate disclosure: Pedagogical tools for critical accounting?,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Accountability Journal, 30:2, 64-79,
作者:
洪睿晨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编译:
崔 莹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气候金融研究室及碳金融实验室负责人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