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转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建设与绿色转型进行了全面的系统性论述,提出要“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
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绿色金融大有可为。在助力绿色发展的道路上,金融业勇担社会责任,迈出了守护“绿水青山”的坚定步伐。
面对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历史性使命,当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效?又存在哪些困难?各类金融机构应该如何为绿色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近日,《金融时报》记者与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理事长史建平教授展开对话,共同探讨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主持人: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的历史性使命,积极助力绿色发展已经成为金融业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各类金融机构为推进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做出了哪些贡献?
史建平:从顶层设计思路来看,在党的二十大关于“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四目标协同推进的绿色发展指引下,绿色金融发展主线已进一步明晰。此前,人民银行已明确了“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基本内涵;同时,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引导银行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益的项目提供低成本融资。
2022年6月1日,银保监会发布的《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正式施行,推动构建有利于银行保险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监管环境,进一步增强银行保险金融机构践行绿色金融的主动性、约束力。今年1月底,人民银行印发通知,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三项货币政策工具,将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金融机构对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从市场发展角度来看,金融机构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的行业主体,近年来持续以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为抓手,推进绿色金融服务,取得了积极成效。当前,我国已初步形成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等多样化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
具体来看,我国绿色信贷领域持续表现优异。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2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22.03万亿元,同比增长38.5%。绿色债券市场在发行数量上不断实现突破,据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统计,截至2022年底,中国境内绿色债券新增发行规模为8746.58亿元,发行数量为521只,碳中和债、蓝色债券、绿色乡村振兴债券、绿色熊猫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等创新产品的稳定发行也为绿色债券市场持续注入新活力。
从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角度来看,近期,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蓝色金融发展以及对个人碳账户探索成为金融机构的关注重点。
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2022年11月,中国银行通过巴黎分行成功发行全球金融机构首笔以美元计价的生物多样性主题绿色债券,募集资金对应珍贵植物保护、自然景观生态修复等多个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的项目。蓝色金融方面,兴业银行青岛分行立足“蓝绿融合”,面向海洋十大产业搭建起蓝色债券、供应链融资、海域使用权抵押贷等十大产品体系,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碳账户方面,建设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纷纷推出碳账户方案,从绿色消费端发力,不仅有利于未来扩大碳账户覆盖面,还将有助于系统推进个人消费行为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变。
主持人:推动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是一个系统性、全面性工程。当前,金融机构在履行国家绿色金融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
史建平:当前我国绿色金融体系虽然日趋完善,但为实现“双碳”目标,金融机构仍需克服以下难点:
一是仍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碳中和需要大量的绿色低碳投资,而当下我国的绿色投融资仍存在巨大资金缺口。因此,引导更多的公共和私人资本投资绿色低碳领域仍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是绿色金融创新产品应用范围亟待扩大,应持续推进产品创新以发挥其在支持碳中和方面的作用。当前,我国金融机构仍需提升环境权益抵质押贷款、绿色市政债、绿色融资担保基金、绿色建筑保险等创新产品的应用范围和场景,并在ESG相关产品创新实践方面提升空间。
三是绿色金融与气候环境相关专业人才存在较大缺口。随着绿色金融业务涉及领域愈加广泛,从整体市场需求来看,绿色金融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供给和专业技术支撑仍然不足。
主持人:金融机构应该如何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新路径,进一步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
史建平:首先,金融机构需从战略高度布局“1+N”的绿色金融发展思路。“1”即代表将发展绿色金融纳入机构战略;“N”即代表从组织管理、制度建设、能力培养、投融资流程、内控管理与信息披露等几大维度分别构建支持战略落地的实施路径。金融机构需根据《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制定绿色金融目标及相关执行流程和机制、建立绿色金融专业部门并充分授权、设置专岗并在绩效考核中充分体现绿色金融实施情况,根据国家绿色低碳发展规划完善、细化投资政策。
其次,要将环境、社会、治理(ESG)风险管理的能力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金融机构应将ESG的识别和管理融入绿色金融活动的全流程,实现投前风险识别与分类,投中差异分配与管理,投后动态监控与追责。积极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ESG识别与管理能力的提升,有效提升绿色金融管理服务水平与效率。 此外,推动构建有利于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监管环境。金融机构自身需重视强化金融与各个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为银行保险机构等开展绿色金融活动提供便利。同时,应将绿色金融实施效果作为金融机构监管评级、机构准入、业务准入、高管人员履职情况的重要参考,建立激励绿色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
最后,要加强绿色金融以及“双碳”人才队伍建设。金融机构对从业者及利益相关人员开展绿色金融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重视鼓励技术援助与知识共享,提高其对于气候风险的识别与分析能力,培养并储备绿色发展领域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