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绿金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与动态 > 绿金新闻 > 正文

绿金新闻 | 碳价突破百元大关 稀缺性、扩围预期升温催热市场交易

发布时间:2024-05-10

一度徘徊在低位的全国碳市场价格最近突破了百元大关。

4月24日15时,全国碳交易市场价格报收100.59元/吨,盘中最高价触及101.51元/吨。这是我国自2021年7月16日启动碳交易权交易以来,碳交易价格首次突破100元,较最初的48元涨幅超100%。在随后的交易日里,碳价略有波动。在“五一”假期之后的交易日里,均价保持在百元及以上水平。

实际上,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碳价徘徊”多次成为业内关注的话题。除了在每年的履约期临近期间,碳交易市场的交易量和价格有明显上升外,其余时间交易相对不活跃,尤其是2022年初至2023年7月,碳价几乎一直维持在60元以下。因此,“碳交易市场活跃度低”“交易品种单一”“仅有电力行业参与交易”等问题曾反复被业内外人士提及。

那么,此次碳价飙升原因何在?

首先,从供给端来看,市场担心配额收紧,“稀缺性”驱动碳价高涨。

在碳市场启动初期,为避免对控排企业造成较大冲击,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期配额分配较为宽松,且为免费分配。但根据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逐步推行免费分配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碳配额分配方式。此外,市场也预期下一步碳配额会全面收紧。碳排放交易配额供应的重新调整推高了市场的看涨情绪,驱动了本轮碳价上涨。

此外,尽管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已正式启动,通过开展核证自愿减排量即CCER的交易可以为各行业各类市场主体的节能减碳行动提供支持,但是目前CCER存量并不充裕。按照5%的抵消比例,在全国碳市场扩容、配额逐渐收紧的预期下,CCER的供应量相对有限。

其次,从需求端来看,扩围预期升温进一步催热了碳市场交易。

除了顶层设计等制度影响外,市场需求被视为碳交易的重要驱动力。总体来看,我国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发电、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纸、航空等重点行业,这8个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到了我国全部排放量的四分之三左右。全国碳市场启动至今,从单一的电力行业扩围到其他几个重点行业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今年以来,国务院和主管部门针对行业覆盖扩容的准备工作进展对外皆做了更为明确而密集的沟通。

例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此外,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铝冶炼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铝冶炼行业〉意见的通知》,明确规定了铝冶炼行业的碳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工作具体要求,这意味着铝冶炼、水泥这两个重点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的技术指导基础日渐成熟,提升了业内对全国碳市场的扩围预期。

此外,从国际经验看,当前我国以现货为主的碳市场还将迎来更多交易品种。除碳排放配额外,经国务院批准的其他现货交易产品也有望被纳入碳市场。随着市场越来越成熟,碳期货等碳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也有望打破现在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较为单一的局面,提升碳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和市场活跃度。

从启动至今,全国碳市场总体表现可圈可点,近一年来更是迎来了诸多里程碑式的突破。与其互为补充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也于2024年正式启动。随着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和市场主体日益成熟,我国碳市场将发挥更大的减排作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