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由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河南省政协和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河洛文化研讨会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苏辉、河南省政协主席孔昌生出席并致辞。
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会长朱小丹在会上讲话。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驻会副主任王伟,副主任许又声、吴国华,江西省政协副主席谢茹,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张嘉极,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张震宇、秘书长汪中山出席会议。十二届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亚忠主持会议。洛阳市领导孙延文、李新建参加会议。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郑州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和中央财经大学等20位专家学者作大会发言。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健康金融实验室(资源库)主任、课题组(含中医药小组)组长任国征应邀大会发言。
任国征在大会发言时指出,河洛文化在与国内不同区域文化、与世界不同国家文化的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交往活动中与时俱进,因而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力。我们必须重视河洛文化国际传播,重视金融治理、健康治理、创新治理和数字治理。因此建议,一是挖掘河洛文化中的绿色发展、健康理念、中医思维等内涵,扩大河洛文化影响力;二是要加大河洛文化的市场功能,大力发展以创意为核心的文旅文创产业,增强旅游金融的功能作用;三是要加大数字治理力度,以动漫构图、印象影视、实景游戏、虚拟旅游等形式活化文旅产业,提升传播水平。
任国征还表示,中财大绿金院健康金融团队根据健康中国战略和健康中国行动的具体部署,曾经发布公共卫生、红色文旅和冰雪前沿三个年度报告,今年将根据我国中医药发展战略的要求加大中医药产业以及金融扶持的研究力度,并继续推进中医药数据库和案例库建设,有望于今年发布《2023健康金融报告(中医中药专题)》。这次论坛专门增加了河洛中医药文化的板块,着重研讨了河洛中医康养产业、河洛中医药文化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新时代河洛医道、河洛中医药文化的现代意义等多个议题,这对课题组的学术研究、数据更新和案例选择具有学术参考价值。课题组专家臧豪杰、实验室助理孔颖参与论坛的相关环节。
据悉,第十六届河洛文化研讨会由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河南省政协、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主办,河南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秘书处)、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洛阳市政协承办,大会主题为“河洛文化——中华民族的根与魂”,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海内外参会人员达400余人。大会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精神,充分挖掘河洛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在黄河文明、中华文明、世界文明发展中的历史作用,推动河洛文明与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解决当今人类共同面临的健康、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挑战寻求更多河洛文化的智慧和营养。
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