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IIGF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与动态 > IIGF新闻 > 正文

IIGF观点丨《地方绿金报告》摘编(2):各省绿色金融指数得分与解读

发布时间:2018-11-09

各省(区/市)市场效果形成得分情况

(一)市场效果形成得分与分布结果

2018年各省(区/市)的市场效果形成情况得分处在3.35分至36.49分之间,具体如图5所示:

image.png

图5:各省区效果形成情况得分

广东2018年效果形成得分36.49分,排名第一。北京、浙江、江苏、上海的效果形成得分分别为25.41分、23.19分、20.64分、19.58分,排名依次为第二位至第五位。随后是江西、福建、新疆、河北、湖北、四川、河南、贵州、湖南、内蒙古和山东、安徽,效果形成得分位于10.00分左右至16.00分左右的区间。山西、甘肃、重庆、辽宁、陕西、云南、黑龙江、天津、广西、宁夏、青海、海南、吉林和西藏效果形成得分低于10.00分。

image.png图6:各省区效果形成情况得分地理分布图

从市场效果形成得分的地理分布(图6)来看,华东地区除了山东、安徽,其余省区分数均较高。华南地区除了广东得分很高,其余省区得分不够高。西北地区除了新疆较高外,其余省区不是很高。西南地区、华北地区各省区差距较大,分数高低者均有涉及。华中地区分数位于中游水平。东北地区较为落后。

(二)市场效果形成得分结果解读

基于对各省(区/市)指数市场效果形成得分,我们有如下解读与观点:

第一,市场效果得分与政策推动力度得分不完全成正比,广东在市场效果上形成了特别好的成绩,北京、浙江、江苏、上海、江西紧随其后,但这些省区的政策推进力度不尽相同。其原因一方面是金融中心的分布,另一方面是各省经济金融不同的发展水平,使得广东、北京、上海等一些省区有“强者愈强”的效应。因此,绿色金融在中国各省区最终效果的形成,既需要政策的推动,也需要当地本身良好的金融土壤。对于自身土壤不够好的地区,需要更强的政策加以推动。

第二,以福建为代表的多个省区,也取得了比较积极的市场效果(得分大于等于10.00分),这值得鼓励,但这些省区仍需通过政策推动,以及市场自身发展进行强化。

第三,有些省区效果一般(得分低于10.00分),这其中既有政策推动力度水平较好者(例如甘肃),也有较差者。对于政策推动水平较好但市场效果一般的,我们认为一方面是因为这些省区经济与金融总量不大、本身发展水平有限,另一方面是因为绿色金融政策推动后效果的形成有一定时滞。当然,也不排除有些省区政策落地不到位,政策推动工作更多是“喊口号”、“表功劳”。而对于其它效果较差省区,则应加大政策推动力度、引导市场发展。

附注

1.请待本报告正式出版后再引用其中内容和数据。

2.在本报告正式出版前,如需报告中部分详细信息,或对报告的指标体系、数据构成有所指正,请联系潘冬阳(pandongyang@126.com)。同时,我们非常欢迎各地提供及时准确的官方数据(我们将提前提供完整的指标体系表)。


本文作者:潘冬阳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伦敦大学学院(UCL)博士生

王文蔚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研究生

指导:王 遥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教授

报告编写组成员:王遥、潘冬阳、曹应盈、鲁佳文、马凯迪、庞嘉宁、彭世铃、王吉颖、王绥昕、王文蔚、徐昇、曾妍、张子清


新媒体编辑:曹应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