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证券公司绿色债券承销表现分析
从前文可知,证券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均可成为债券的承销商。本部分以2017年绿色债券统计数据来分析证券公司在承销中的表现。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贴标”绿色债券(不含资产支持证券)多采用承销团方式,并由多家承销商联合主承销,本文对于多家联合承销的绿色债券项目,每家主承销商计入1/N只债券数量和1/N比例的承销金额[1]。此外,在2017年发行的“贴标”绿色债券中,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行的16农发绿债22(增发)与国家开发银行发行的17国开绿债01系承销团承销,无主承销商,此处不参与统计。
(一)证券公司是绿色债券承销的主力
从绿色债券的总体承销情况来看,2017年共60家承销商参与101只绿色债券的承销,承销金额共计1808.75亿元。相比2016年的34家,承销商数量大幅增加,其中由多家承销商联合主承销的债券只数达53.40%。从承销债券数量来看,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与中信建投位列前三,分别承销约12.53只、10.35只、6.37只绿色债券。证券公司共计承销73.58只绿色债券,占绿色债券承销总数量的72.85%;从承销金额看,中信证券、中信建投、海通证券位列前三,均超过100亿。共有1218.25亿元由证券公司承销,占绿色债券承销总额的67.35%,共有590.5亿元由银行承销,占绿色债券承销总额的32.65%。
由此可见,无论从承销债券数量或承销金额角度来看,证券公司在绿色债券承销中表现都最为积极,是绿色债券承销主力。
图1 2017年贴标绿色债券承销数量前十
(单位:只)
数据来源:Wind金融数据库,中财绿金院
图2 2017年贴标绿色债券承销规模前十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Wind金融数据库,中财绿金院
(二)证券公司在交易所市场的承销表现
考察交易所市场的承销情况,从承销债券数量来看,海通证券排名第一,其承销绿色债券4只,中信建投约承销3.33只债券位列第二名,东兴证券承销3只证券排在第三位;从承销金额来看,中信建投的承销金额排名第一,其承销金额总计46.67亿元。东兴证券与中信证券仅次于中信建投,均承销27.5亿元贴标绿色债券[2]。
图3 交易所市场主承销商承销数量(单位:只)
数据来源:Wind金融数据库,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图4 交易所市场主承销商承销金额(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Wind金融数据库,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三)证券公司在银行间市场和跨市场的承销表现
相比交易所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跨市场的主承销商类别更为丰富,证券公司、大小型商业银行以及政策性银行均有参与承销。从承销债券数量来看,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与光大证券分别位列第一、第二和第三。其中,中信证券承销约11.53只债券,海通证券与光大证券分别承销约6.35和6.00只债券。从承销金额来看,中信证券排名第一,总计承销197.72亿元,中国工商银行与中国农业银行分别位于第二和第三位,承销金额分别为124.83亿元和113.33亿元。
图5 银行间市场和跨市场主承销商承销数量
(单位:只)
数据来源:Wind金融数据库,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图6 银行间市场和跨市场主承销商承销金额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Wind金融数据库,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可以看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跨市场的承销只数与金额要显著高于交易所市场,主要原因是交易所市场是绿色公司债的主要发行场所,银行间债券市场是绿色金融债的主要发行场所,而金融债在绿色债券市场上占据主要地位,整体规模要远远大于绿色公司债。企业债主要进行银行间市场和跨市场发行,2017年绿色企业债的发行规模和数量大幅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