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食品安全法治论坛(2019)在京举行,来自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的代表出席论坛。本次论坛聚焦“食品安全法实施十周年暨食品经营领域放管服改革的法治保障”,并收到了来自监管机构、司法系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征文70余篇。中财大绿金院健康金融实验室(数据库)主任、课题组组长任国征和课题组助理、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所博士后张兰廷提交的《食品领域公私合营的风险共治创新》的论文荣获学术类优秀奖。
该论文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将于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条例》强化了食品安全监管,完善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品安全的资金扶持等基础性制度。鉴于食品问题涉及社会公众利益,食品产业具有市场活力,食品领域的公共私营合作的融资模式就更加迫切。食品领域公私合营中的这种融资模式,是当前优化政府财政结构、改善融资风险共治和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工具,比如财政部的《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2019上半年报》中食品领域占比就较大。
据任国征介绍,中财大绿金院健康金融课题组曾多次参与于人民大学举办的涉及食品安全和食品产业融资等主题的学术交流活动,例如北京市法学会市级法学研究重点课题-食品药品安全法治课题组开题会议和“新种养新消费”第十六届大赢家农商论坛等,并与人民大学法学院韩大元教授和农业经济学院张利庠教授就食品安全法治以及农业食品安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据悉,中国食品安全法治论坛定位于打造中国食品安全法治领域的定期化沟通机制,将持续聚焦食品安全法制建设和法治保障相关议题,每年度举办一次。在去年举办的首届论坛上,任国征的论文曾荣获一等奖。本届论坛上,张兰廷应邀参会并与与会专家进行了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