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一)全国
1.朔黄铁路黄骅港站年累煤运量突破2000万吨
2.中国中化与中国中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二)地方
1.北京准备组织促进2025年绿色电力消纳有关工作
2.广东广州市属国企协同发力绿色能源产业加快构建完善一体化氢能产业链
国际
1.南极偏远地区出现微塑料
2.CtrlS 在印度推出自备太阳能发电场
观点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提振消费的政策空间
2024年9月以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重磅政策,旨在支持经济稳增长、提振内需、稳定房地产市场、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这些政策包括了涵盖家电和家装消费品的以旧换新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放宽“限购”和优化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等方面。
朱海斌表示:“2024年9月底以来的政策调整,可以说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政策调整。而且,我们认为这一轮政策调整目前尚未结束,其后续影响还将在2025年的政策调整过程中进一步显现。”朱海斌认为,这些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效果。在以旧换新政策方面,以1.4倍乘数效应来看,1500亿元的投入带动了约2100亿元的消费规模。另一方面,相关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止跌企稳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比如在2024年11月,房地产销售数据首次出现同比正增长,同时房价下跌速度也在放缓。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经济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2025年经济工作的9项重点任务,其中“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摆在首位。
“对于提振消费,我认为首要任务是收入的增长,无论在哪个国家,这都是第一位的。居民有更多的钱可以消费,对未来的收入预期更加积极,这是提振消费的最基本动力。”朱海斌指出。如何有效增加居民收入?朱海斌建议要将服务业转型升级和制造业转型升级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具体而言,要进一步放松服务业监管政策和创造更加透明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