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中财大绿金院
绿金委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院长寄语
学院简介
理事会
学术委员会
研究领域
组织架构
招聘信息
联系我们
研究成果
IIGF观点
信息专报
研究报告
学术文库
研究团队
北京总部
杭州团队
广州团队
特聘研究员
新闻与动态
IIGF新闻
政策动向
绿金新闻
地方绿金
绿金活动
中财绿金指数
STOXX-IIGF中国A股ESG指数
STOXX邮银ESG指数
国证中财碳中和主题系列指数
绿色股票系列指数
美好中国指数
中证-中信银行生物多样性优选信用债指数
绿色金融数据库
ESG数据库
绿色债券数据库
地方绿金数据库
绿色棕色主营收入数据库
碳排放测算与评级数据库
基金ESG数据库
气候金融数据库
健康金融数据库
“一带一路”可再生能源数据库
国际绿色金融发展数据库
信息专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信息专报
> 正文
绿色金融日报6.26
发布时间:2023-06-26
国内
(一)全
国
1.建筑新科技亮相住博会全国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超百亿平方米
2.全球最大水光互补电站雅砻江柯拉光伏电站投产发电
3.全国首个“风火储”打捆外送新能源项目预计6月底并网发电
(二)地方
1.重庆:清洁能源“照亮”三峡库区乡村振兴路
2.三峡能源福建平潭外海项目13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圆满完成吊装
国际
1.巴黎峰会,富裕国家被批“食言”,拉马福萨、卢拉表态!
2.澳大利亚减排“新招”:给牛喂海藻提取物
观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中国氢能产业具备10万亿规模潜力
中国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与商业化情况,截止目前,中国氢能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汽车2022年销售超过3000辆,累计1.3万辆以上,在全球商用车燃料电池排在全球第一位,应用场景也从最开始的单一大客车到目前已经覆盖到全系的商用车,累计已有60余家整车企业推出燃料电池汽车,70余家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企业。
在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与商业化展望技术突破方面,现在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集成已经取得重大突破,相关产业链已经建立,但是电堆水平与国外仍有差距,膜电极尤其是重卡的膜电极成本很高,我们正致力于降低其成本,从2022年的900元/kW到2023年降低到125元/kW,实现催化剂以及质子交换膜的国产化,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质量电导率以及优化膜电极气体传输结构,并研发出高耐久、高杂质耐受型催化剂。
对于电解水制氢技术,领导的清华新能源团队目前已经布局了固体氧化物电解(SOEC)、质子交换膜电解(PEMEC)、碱性电解(AEC)三种电解水制氢技术。目前中国在国际上有优势的是碱性电解,现在通过使用国产的PPS膜,电解效率可以达到51%,但是通过隔膜和催化剂的改进电解水制氢效率可以提高到75%。
在绿氢的储运方面,虽然现在有各种储氢方式,但是关于新型储氢技术很难突破,成本和能耗都是大家需要研究突破的重点。从车载方面来看,氢储能主体使用的还是气瓶,但是气瓶成本偏高,碳纤维是储氢瓶制造的关键原材料,其成本和性能对储氢瓶的成本和使用性能影响重大。到2025年,加上阀门、调节器等储氢瓶的所有成本希望每公斤降到3000元。
由于氢气体积能量密度极低且液化困难,其运输成本远远超过石油及天然气等传统燃料,而且随着规模经济与技术进步导致的制氢成本下降,运输成本的比重还会不断增加。综合来看,氢气的运输的路线分为三种:短途小规模的气态的运输,要靠压缩氢气;长途的国际氢交易,主流方式是把氢变成氨;长途大流量的输氢,则需要管道运输。欧阳明高院士表示,目前正在考虑建立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在可再生能源利用、储能技术应用与智慧充电桩技术应用方面高度结合。
上一条:
绿色金融日报6.27
下一条:
绿色金融日报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