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一)全国
1.中国酒业协会:年内尽快出台白酒企业碳排放核算及产品碳足迹评价标准
2.我国清洁能源发展迅猛 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3.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完成60%
(二)地方
1.湖南省电力支撑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30年风、光装机规模达40GW以上
2.在建容量最大!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已累计完成总投资143.26亿元
国际
1.阿联酋气候技术大会举行
2.FEELM在英国发布全新升级一次性解决方案,思摩尔打造增长新引擎
观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副总裁朱民:需体制改革和工具创新,要支持民企发绿债
当前关于碳中和投资,全球已形成四点普遍共识:第一,投资越早越好、越大越好、越快越好;第二,投资集中在新能源和新能源基础设施;第三,在新能源投资中催生新型零碳产业;第四,短期促增长,长期助转型。据中金研究院估计,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总绿色投资需求约为139万亿元,平均每年中国绿色投资需求约占GDP总量的2%。据麦肯锡估计,为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全球(69个国家,占全球排放量的85%)需要投入的资本支出预计将达到275万亿美元。这些资本支出侧重于前期投入:2026-2030年全球在转型方面的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从目前的6.8%左右上升到8.8%,之后将有所下降。整个碳中和确实是需要规模巨大的投资,而且这个投资期限长、风险大,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很大的挑战。这些投资将投向哪里?新能源是最主要投资领域,包括新能源、新能源基础设施、新能源相关科技创新等。通过投资新能源,推动风电、光伏降成本扩装机,拓展绿氢的绿电转化场景,并稳步发展核电。通过投资新能源基础设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速零碳电气化投资,加强对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新基建”领域投资,确保传统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有效支持绿色和高能效城镇化进程。通过投资新能源产业和新能源科技创新,推动新能源领域创新和技术发展,支持新能源科技企业聚焦电子制造、IDC绿色化路径、能源互联网与功率半导体等领域,助力能源革命。由于碳中和与新能源的投资广度和深度都非常丰富,具有规模大、期限长和风险高等特点,这需要新的投融资工具来满足需求,需要进行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投资工具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