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信息专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信息专报 > 正文

绿色金融日报5.4

发布时间:2023-05-04

国内

(一)全

1. 国家能源局:建立新型储能、分布式智能电网等新型并网主体的涉网技术标准

2. 各地增设移动充电桩 提高新能源车主出行体验

(二)地方

1. 总投资近80亿!全球最大海上光伏项目启动可研

2. 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建设中

3. 首个“沙戈荒”新能源基地一期项目并网发电

国际

1. 欧盟对俄罗斯核电产业态度分裂

2.泰国计划安装10GW漂浮电站

观点

世界自然基金会气候能源高级经理唐伟珉:碳市场与激励机制需协同施策

南方周末:配额碳和自愿减排项目,如何共促低碳发展?

唐伟珉:碳交易市场是双碳战略实现的一类政策工具,碳市场重点在于调动市场力量实现双碳目标。碳市场包括电力、钢铁、水泥等八个重点高排放行业的强制碳配额市场,和包含风电、光伏、生物质等项目类型的自愿减排市场两个层面。碳配额市场给高排放企业带来压力和动力去进行减排,而自愿减排市场给新能源项目带来更多激励。高排放企业因使用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企业需为之付费。配额交易可以促进高排放行业减排,根据一定的规则给高排放企业分配定量的碳配额,相当于每年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许可。实际的排放大于配额,纳入企业就需要在碳市场去购买额外的配额或允许抵消的减排量用于履约;实际排放少于配额,多余下来的配额就可以在市场上去交易。在自愿减排市场,企业没有强制的减排义务,自愿向不同标准的机构去申报减排项目和减排量。强制碳市场与自愿减排市场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减碳目标的实现。

南方周末:碳交易市场与碳税、节能补贴等政策,对于实现双碳目标的影响有何不同?

唐伟珉:碳市场通过量化、市场化的手段,推进企业的低碳转型。碳税、节能补贴则属于财政或者行政手段,执行起来比较简单、实用。但在执行过程中也会有不高效、不透明、不市场化的地方;同时碳税政策实施之后的减排效果也存在一定不确定性。除了碳市场、节能补贴等政策,国家也在探索其他减排的约束和激励机制。2017年国家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发展,出台包括绿电、绿证等激励政策。根据企业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颁发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绿证,并推出绿电配额制,鼓励生产企业去采购绿电。各种方案协同施策,共同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