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信息专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信息专报 > 正文

绿色金融日报11.21

发布时间:2022-11-21作者:

国内

(一)全

1.国内油价调价窗口21日开启或迎年内“第八跌”

2. 十五部门: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二)地方

1.上海静安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

2. 北京:布局能源领域国家实验室、建设能源互联网示范试点

国际

1. COP27:就“损失与损害”基金达成协议

2. 欧佩克下调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期

观点

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漂绿会给金融机构带来风险

界面新闻:“漂绿”行为是绿色金融中绕不开的话题。今年5月,纽约梅隆银行因涉嫌“漂绿”被SEC处罚150万美元。书中也介绍了国外一些ESG基金投资经理对ESG目标陈述较为模糊的案例。反观国内,目前也有银行理财子公司推出名称中带有ESG的理财产品。您认为“漂绿”的行为会给金融机构带来哪些风险?

李志青:国内此前媒体对于“漂绿”的关注,更多是偏向道德层面的,比如某企业宣传产品很“绿”,但供应链上的企业有违规排污的情况。但现在进入绿色金融领域后,“漂绿”的理解和早期就有所不同。

金融机构介入绿色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是以投资方或融资渠道介入的,如果产品涉嫌“漂绿”,原来只会影响企业的声誉,但现在很多绿色金融的规章制度引入了金融机构作为贷款人的环境责任的规定,比如美国的《超级基金法》。这也意味着,企业的“漂绿”行为最终会引起金融风险,造成较大的风险敞口。更进一步来说,金融机构参与到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不仅仅是通过投资行为,还会通过自身的金融产品,金融产品如果“漂绿”,就会直接放大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敞口。

这里的风险还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银行如果标榜自己是“绿色”的,但发行的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产品募集的资金没有用于绿色低碳发展,本身就是违反相关规定,这会给银行带来负面影响,如果被监管处罚,还会造成经济损失。

二是现在很多国家在货币政策上,会通过低息的货币资金支持绿色发展,如果这部分资金被挪用到非绿色产业,这就会扰乱整个社会经济体系,更严重一点就是意味着货币政策的失效,会给金融体系造成不良影响,可能带来经济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