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信息专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信息专报 > 正文

绿色金融日报8.29

发布时间:2022-08-29作者:
国内

(一)全

1. 生态环境部因地制宜确定长江流域总磷污染控制目标

2. 人民银行将部分外资银行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金融机构范围

(二)地方

1. 重庆银行为重庆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贡献“重行力量”

2. 北京:加快绿色金融改革,鼓励金融机构设立国际绿色投资集团


国际

1. 智利积极推动绿色交通发展

2. 2022年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将于9月在南宁举行


观点

人行雷曜陈益鑫:绿色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实践。

目前,在绿色金融的整体框架下,金融机构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的支持不断拓展,金融支持工具日趋多样化,资金来源更加丰富,形成了财政、金融、实体企业、公益组织等协调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局面。

其一,现有绿色金融的框架已纳入部分生物多样性保护内容。

绿色金融特指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行业与项目的金融活动,而土地利用方式改变、自然资源过度利用与开发、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物种入侵等都是导致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要因素。

目前,在我国已经发布的绿色金融分类标准中,《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等将“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等生物多样性保护类项目纳入了支持范围,为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依据。仅在《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中就有绿色农业、绿色渔业、天然林保护、森林资源培育、国家公园、湿地保护、海域综合治理、荒漠化治理、水生生物保护、矿山生态修复、地下水修复等20多项相关条目。

其二,加强多方协同,初步建立了激励相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

我国出台的《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提出,要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化资金保障制度,鼓励金融和社会资本出资设立自然保护地基金,对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项目提供融资支持;研究建立市场化、社会化投融资机制,多渠道、多领域筹集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多地出台区域性激励约束政策,不断强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金融支持。

其三,提供多样化金融工具支持,丰富了投融资模式。

金融机构积极创新贷款担保方式,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类项目提供绿色信贷支持。

比如,福建开发以林业碳汇为质押物、以远期碳汇收益权为标的物的“碳汇贷”,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湖南张家界和安徽黄山等地通过“收费权质押贷款”支持自然保护区建设与旅游扶贫融合发展。湖州围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以矿山修复预期收益为依托,开发“绿色矿山贷”“矿地综合利用采矿权质押贷”等绿色金融产品,累计提供绿色融资38.6亿元,支持废弃矿山修复382座、复绿2.5万亩、复垦耕地3.1万亩,成为国家级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