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信息专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信息专报 > 正文

绿色金融日报7.7

发布时间:2022-07-07

国内(一)全国1 首个“零碳冷链园区碳核算”标准编制启动,构造建设零碳冷链园区新依据

2生态环境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受理生态环境信访举报28.7万件

3 五部门:推动数字化绿色化协同 扩大绿色消费品供给

(二)地方

1 《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将于 8月1日起施行

2 港交所成立香港国际碳市场委员会

3 甘肃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国际1 哥斯达黎加推出“绿色城市”发展计划

观点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会副主任胡九龙:

城市副中心作为绿色金融功能主要承载区和先行先试的示范区,通过落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任务,精准助力副中心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是出台绿色产业支持政策。在“两区”建设领域,实施绿色金融全产业链改革开放行动,出台支持服务业扩大开放和自由贸易发展的金融政策。

二是有效引导绿色资本投入实体经济。积极引导金融机构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因金融活水润泽实体经济。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累计发放了绿色信贷186 笔,新增贷款67.5亿元,贷款余额194.8亿元。

三是加快建设绿色交易平台服务“双碳”目标。以北京绿色交易所为依托的碳配额和环境权益交易市场正在副中心加快构建,已经涵盖重点排放单位1000余家,累计实现碳配额等交易量超过了9300万吨,成交额突破30亿元。

四是鼓励更多的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绿色金融产品。鼓励金融银行机构开展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等创新业务,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各家银行机构已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近2750笔,贷款余额超过了210亿元。首贷、续贷和无还本续贷共发放近1090笔,贷款余额超过了600亿元,有效引导各类资金直达绿色企业和中小微企业。

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建设一直坚持绿色发展的基调,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包括:城市的现代化一定要以更大的自觉走绿色发展之路;城市一定要努力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优越的市场环境和良好的政策支持;要把金融引向绿色发展的健康通道,同时防止脱实向虚。

副中心控规提出要“引导京津冀区域性金融机构集聚”,国务院支持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意见更是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建设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这些规划要求和支持政策基调明确,同时又因为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副中心的政策支持,因而力度空前,为绿色金融在副中心发展提供优质的政策环境。

此外,在充分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同时也要高度警惕,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约束资本过度逐利的属性,规范和引导金融血脉,以更大的耐心更好地支持绿色实体经济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和社会对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的新需求。


主编:吕今平

本期责编:邓昱昊

新媒体编辑: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