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信息专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信息专报 > 正文

绿色金融日报6.2

发布时间:2022-06-02
国内

(一)全国

1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发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2 财政部发文支持“双碳” 力促绿色低碳发展

3 中国石油发布《2021年环境保护公报》

4 中国建设银行成功发行境内首单“可持续发展挂钩”金融债券

(二)地方

1 《吉林省2021年度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出炉

2 广东省广州市地方标准《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技术规范》今起实施

3 海南首单蓝色碳汇生态产品成功交易



国际

1 欧洲能源交易所全面启动全球自愿减排碳市场



观点

财政部部长刘昆:

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一项复杂工程,是一个长期任务,对财政部门来说,这也是一场硬仗、一次大考。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把系统观念贯穿工作全过程,注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这4对关系。在推进工作中要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坚持稳中求进、先立后破,统筹好当前与长远。准确把握每一阶段重点工作,分清主次、有保有压,对绿色低碳相关产业支持政策要明确阶段性目标,实施动态调整机制。

二是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要坚持实事求是、稳妥有序推进工作,既不能支持盲目上马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也不能踩“急刹车”、搞运动式降碳。要立足当地资源环境禀赋、发展阶段、碳排放水平、财政收支等客观情况,实施既符合自身需求又满足总体要求的财政政策措施,推动安全平稳降碳。

  三是提升效能,奖优罚劣。花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是使用财政资金的基本要求。相关财政资金要优化支出结构,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确保钱花在刀刃上。充分运用好审计、财政监督成果,对违规违纪问题严肃追责,并举一反三,作为改进预算、完善政策的重要依据。

四是加强交流,内外畅通。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维护我国发展权益。发挥发展中大国的引领作用,强化大国思维和全球视野,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国际合作,展现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积极营造于我国有利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