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信息专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信息专报 > 正文

绿色金融日报4.6

发布时间:2022-04-06
国内
(一)全国

1.财政部北京监管局:绿色金融发展阶段性成效显著

2.助力“双碳”目标 发展绿色金融 中国人寿绿色投资规模超过3000亿元


(二)地方

1.重庆累计治理水土流失3.7万平方公里

2.全球首台高效超临界煤气发电机组在广西防城港成功并网发电


国际

1.沙特阿美宣布提高油价

2.美欧捆绑难解欧洲“缺气”困局

观点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研究员,高级工程师时璟丽:新能源利用率发展方向及实施建议

新能源利用率是反映全国和各地区新能源消纳情况的量化指标。根据国家能源局2022年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以及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的报告,2021年全国风光利用率分别达到96.9%和98.2%。风光利用率较上年分别提升0.4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较“十三五”首年则提升14个百分点和9个百分点。

新能源要实现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持续发展,发展和消纳同等重要。增加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提升风光消纳能力必须从长期和系统工程角度提前规划布局和安排,利用多种技术手段配以市场化方式运行的政策工具且需要相互协调。

“十四五”新能源要实现跃升发展,风光电站全面实现去补贴平价上网,风光项目尤其是新增装机将更大范围、更大规模、以不同方式参与电力市场,因此新能源发展外部环境和形势不同以往,全国统一的风光利用率政策虽然在“十三五”期间对迅速降低风光限电率、提升新能源发电发展质量起到了有效作用,但从未来发展看,这有可能成为部分具备风光和土地资源优势地区新能源进一步发展的制约。

实施利用率的差异化或动态调整,需要统筹有利于新能源发展和系统整体优化这两个原则,重点用于提升地方或基地项目(就地消纳和外送)规划(装机规模、技术选择、空间布局、建设时序等)的科学性。


主编:吕今平

本期责编:宋汶禹

新媒体编辑:白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