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一)全国
1、总收益破亿!中国石油首个新能源国际碳资产项目圆满收官
2、钢铁业超低排放改造交出亮眼答卷
(二)地方
1、新疆库尔干水利枢纽工程首台机组并网发电
2、中国农业银行甘肃省分行: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绘就美丽甘肃新画卷
国际
1、菲律宾电网批准2GW风电场接入
2、特朗普政府叫停拜登批准的巨型风电项目
观点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沈建光:财政数据背后有哪些信息?
充分释放财政政策效应,还需促进物价合理回升、推动楼市止跌回稳。当然,也要做好政策储备,在必要时出台增量措施保障支出强度。
上半年财政政策三大亮点
一是财政政策靠前发力。上半年,政府债券净融资7.6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4.32万亿元,发行进度超过55%(全年目标约为13.9万亿元),是2020年以来同期第二高水平。
二是财政支出向民生倾斜。7月以来,国家育儿补贴实施方案、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向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财政更大力度支持稳就业等政策措施出台,充分表明财政支出更加注重民生,更多资金资源将“投资于人”。
三是财政收入“质量”改善。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的显著分化是去年财政运行的一大特征。2024年,非税收入同比增长25.4%,大幅高于税收收入的-3.4%。由于非税收入不具备持续性和稳定性,且隐含地方政府“乱收费”现象,其大幅增长往往指向财政收入“质量”下降。
财政持续发力的三个挑战
一是物价持续偏低,制约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收入。由于中国的税制以流转税为主体、价格敏感性强,物价(特别是PPI)下行对税收收入的拖累较为明显。上半年,全国税收收入同比下降1.2%,低于年初预算的同比增长3.7%,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价格低迷下增值税(2.8%)、企业所得税(-1.9%)两大税种增长乏力。
二是房地产尚未企稳,制约土地出让收入和地产相关税收。在经历了两个季度左右的修复之后,今年二季度开始,房地产市场再度走弱。高频数据显示,截至7月30日,30大中城市新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18.7%。
三是下半年财政支出是否能保持现在的速度仍有挑战。7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的信号是聚焦存量政策落实,财政政策方面强调“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意味着,在经济形势不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可能不会出台增量财政政策。
在此背景下,由于上半年财政靠前发力,下半年支出增速面临回落风险。据测算,下半年政府债融资规模可能降至6.2万亿元,同比少增约1.8万亿元。如果广义财政收入没有显著改善,支出增速大概率出现放缓,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可能减弱。
综上所述,上半年财政政策前置发力、成效显著,但下半年仍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全面释放财政政策效力,还需着力促进物价合理回升、推动楼市止跌回稳。例如,在治理企业无序竞争的同时,推出更多扩内需、促消费举措,尤其针对服务消费和改善民生。同时,做好政策储备,在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时能够及时出台增量政策(如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提前下达明年政府债额度、增发国债等),保障下半年财政支出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