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一)全国
1.国内首个梯级电站群实时调度风险识别系统投运
2. 国内首个“抽汽蓄能”熔盐储热调峰项目通过验收
(二)地方
1.内蒙古通辽市:支持构建“绿色能源-算力设施-数字应用”全链条协同体系
2.中国台湾省新建海上风电场首次发电
国际
1.加快全球可再生能源部署!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
2.英国计划提高风能最高价格
观点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冯奎:租赁新规出台,政策如何跟进?
近日,《住房租赁条例》(简称《条例》)正式公布并将于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作为我国首部住房租赁专门行政法规,《条例》出台无疑是我国住房租赁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标志着住房租赁市场正迈入法治化、规范化的全新阶段,对房地产市场及相关各方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稳定的住房租赁关系是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的重要基石。《条例》要求建立租金监测机制,此举将有效避免租赁市场的大起大落,进而对整体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同时,通过规范市场、明晰规则,《条例》有助于进一步减少市场投机行为,引导房地产市场更加注重居住属性。
《条例》的实施将为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的成长壮大创造有利环境。这类企业凭借其专业运营能力、标准化服务体系和良好的信誉,将吸引更多租客,持续提升租赁住房的居住品质与服务体验,为房地产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其发展还将有效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如家居装饰、智能安防、物业服务等)的协同升级。
《条例》的出台是重要的第一步,后续落实任务依然艰巨,需要多措并举协同发力。首先是要加快出台配套细则。《条例》涉及多部门职责,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或管理办法),针对住房租赁资金监管的具体要求、房源信息发布的审核标准、违规行为的处罚尺度等关键环节制定明确规则。
第二是要强化金融财税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开发针对住房租赁经营性贷款、项目贷款以及租赁资产证券化等金融产品,拓宽经营主体长期、稳定的融资渠道;在《条例》框架下规范(而非简单鼓励)承租人租金贷业务,严防风险;同时,应研究完善相关财税支持政策。
三是深化租购权益同享。《条例》在保障承租人居住权益方面迈出一大步,但租购双方在享受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仍存在实际差距。因此需在《条例》精神指导下,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探索推进,逐步落实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不断缩小租购权益的实际差距。
四是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加快构建并完善覆盖住房租赁企业、经纪机构、房东及租客的市场信用体系。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约束机制,对信用良好的主体在经营许可、融资服务等方面给予便利,对严重失信主体依法实施联合惩戒,营造诚实守信的住房租赁市场环境。
五是加强行业人才培养。专业化、规范化市场需要高素质人才支撑。政府、行业协会、企业需形成合力,大力开展住房租赁领域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政策法规普及,着力培养一批兼具政策理解、法律合规意识与专业运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