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任银行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组织(UNEP FI)与全球300多家共同制定的一项全球性倡议,旨在鼓励银行将业务发展战略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和《巴黎协定》保持一致。截止至2025年3月,我国共有28家银行签署了负责任银行原则,占亚太地区签署银行38.3%,签署数量位居全球首位。这一重要进展意味着我国银行业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顺应了我国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也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将以南京银行和江苏银行为例,梳理我国目前商业银行在实践负责任银行原则的现状与成效,并基于当前实践中的经验与挑战,为商业银行未来拓宽可持续发展路径提出相关建议。
一、商业银行践行负责任银行原则的内容与具体实践
(一)签署PRB原则对银行的影响
PRB原则对银行具有深远的战略影响和实践价值,它不仅为银行提供了涵盖战略、投资组合和交易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框架,同时助力银行系统性识别相关风险,保障业务稳健发展,把握可持续发展经济时代的新兴机遇。通过践行PRB原则,银行能认识并评估自身经营活动及投融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在最重要的领域设定目标,并制定相关战略帮助银行管理和应对气候变化及其他环境风险。此外,签署PRB有助于银行与客户、员工、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建立信任关系,以更具可持续属性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银行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回应利益相关方日益增长的期望。同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协议(UNEP FI)作为PRB的发起者,还为签署银行提供了获取专业知识、工具和资源的途径,推动银行业务模式创新升级,助力银行巩固和提升自身定位,增强综合性风险管理能力。
(二)负责任银行原则的内容
1.六项原则
PRB框架由联合国和创始银行共同制定,包含六大核心原则,为银行业在可持续金融领域确立了明确的目标、愿景和发展方向。签署银行承诺将这些原则纳入战略、投资组合和交易等所有业务领域,具体内容包括一致性、影响与目标设定、客户与产品、利益相关者、治理与文化以及透明度和问责制六个板块,侧重于系统性拆分银行践行PRB原则的战略、路径以及实际实施成效。

图1 PRB六项原则
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根据UNEP FI翻译并整理
2.三个步骤
PRB原则的实施主要包含三个步骤:一是银行对自身业务组合进行全面的影响评估,系统分析其经营活动对社会和环境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确定影响最大的两个领域。二是银行基于影响分析的结果,制定至少两个强有力的目标,这些目标应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巴黎协定》保持一致,同时需要符合SMART原则,即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eable,定量或定性)、可实现(Achievable)、相关(Relevant)和时效性(Time-bound)。三是由签署银行定期发布PRB报告,公开披露设定的目标、如何实施负责任的银行业务原则以及所取得的进展。
3.一份报告
银行在签署PRB原则后,需要承诺在四年内实施六项原则,并每年按照PRB披露报告模版逐项陈列具体内容。签署银行应在签署后的18个月内完成首次报告,并且鼓励银行纳入年度报告。其中,PRB披露报告必须以英文撰写,并在银行网站上公开发布,最后以邮件方式将报告提交至UNEP FI。
(三) 我国负责任银行原则的实践情况
1.签署银行积极开展信息披露工作
截至2025年3月,我国共有28家银行签署了负责任银行原则,共计发布PRB报告56份,其中75%的银行已发布两份及以上PRB报告,14%的银行发布4份PRB报告。从整体来看,中国签署银行在推动负责任银行原则报告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绝大多数签署银行能够按照要求发布报告,并将报告纳入到年度报告当中,展现其在可持续金融领域的承诺和行动。

图2 中国PRB签署银行概况(截至2025年3月)
数据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根据PRB官网信息整理
2.签署银行类型丰富,关注领域持续拓展
从签署银行的构成来看,最初签署银行以城商行和农商行为主。近年来,大型银行的参与度显著提高,中农工建、兴业银行等大型银行陆续成为签署方。签署银行不仅在遵守《巴黎协定》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还紧密结合中国国情,遵循 “十四五”规划及2035远景目标纲要,在绿色信贷、普惠金融、涉农贷款等领域设立了具体目标。此外,部分签署银行在关注气候变化的同时,也开始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其业务战略当中。例如,江苏银行作为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组成员,发布了多篇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关键报告;中国银行已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尽职调查与风险评估流程之中;南京银行则将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健康作为重点影响领域,推出相关绿色金融服务。
二、我国商业银行负责任银行原则的实践路径
(一)南京银行
南京银行积极践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UNEP FI)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运用其投资组合影响分析工具,系统评估自身业务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南京银行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和长期业务实践,充分运用深耕地方经济的优势,将气候稳定性与资源和服务的可用性、可获得性、可负担性与质量确定为最重要的两个影响领域,围绕减缓气候变化和普惠金融这两大影响主题设立目标,通过优化绿色信贷结构、创新普惠金融产品、强化信息披露等措施推进负责任银行原则的落地实施。
在减缓气候变化目标上,南京银行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将资本投向绿色低碳转型项目。一是以金融产品推进碳金融市场创新,成功推出“碳汇贷”和“履约贷”两款产品,落地江苏省首笔2亿元“蓝色海洋碳汇贷”,服务于碳市场企业。二是自主开发建设金融机构碳核算管理平台,实现了算碳、比碳、用碳等功能的全线上化部署。截至2023年末,南京银行绿色信贷余额为1,770.13亿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达2,403,072.37吨,有效推动了绿色金融发展,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表1 南京银行2023年绿色金融相关绩效

数据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南京银行2023年度绿色金融专项报告整理
在普惠金融目标上,南京银行围绕“数字化、标准化、批量化”,逐步构建“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场景生态为支撑、综合服务为特色”的现代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利用科技手段赋能普惠金融,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提高资源和服务的可用性和可获得性。
表2 南京银行2023年普惠金融相关绩效

数据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南京银行2023年ESG报告整理
(二)江苏银行
江苏银行自2021年成为PRB签署银行后,始终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践行负责任银行六大原则,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推动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升级。通过与国内外各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等重点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2025年入选PRB全球优秀案例,成为中国首家入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组织(UNEP FI)负责任原则银行案例研究系列的银行。
探索数智化应用路径,提高风险治理水平:江苏银行大力发展科技金融,通过智慧化和数字化为各项业务赋能,为客户提供更负责的产品和服务。系统建设方面,江苏银行于2020年推出了绿色金融智能服务平台——“苏银绿金”(SYGF)系统建设,助力绿色业务智能识别、环境效益自动测试,并根据客户的绿色资质对客户进行分类,形成江苏银行ESG风险管理的关键部分。气候风险管理方面,江苏银行探索创新气候投融资机制,利用压力测试和气候风险评估,优先支持清洁和低碳产业、传统产业的转型以及碳负产业,引导资金流向低碳绿色转型产业。
构建完善公司治理体系,积极与利益相关方互动:江苏银行将健全的公司治理作为履行PRB承诺的核心保障,构建了由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运营部门三个层级组成的绿色治理体系:董事会通过战略与ESG委员会监督可持续发展战略;高级管理层设立“五篇大文章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绿色金融工作,审查全行绿色金融活动,评估实施进展并进一步讨论行动的领域,包括PRB的实施;运营层面则由绿色金融部门运营绿色活动以及监测绿色绩效。与此同时,江苏银行还为员工提供了关于PRB和绿色金融的强制性培训,开展包括ESG原则、气候风险管理、创新绿色金融产品等关键主体的绿色金融讲座系列,提高员工对PRB和绿色金融的的认知水平及实践能力。
三、商业银行践行负责任银行原则的建议
(一)善用PRB知识工具库,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组织(UNEP FI)为银行提供了丰富的指南与工具资源,包括银行目标设定指南、PRB签署方负责任银行进展声明、透明度指南、影响分析工具等,签署银行应积极使用这些工具,科学识别关键影响领域,并结合自身发展战略及业务特点,设定可量化的目标要求,强化自身业务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正面影响。除此之外,银行应积极参与PRB国际合作与交流机制,通过加强同业合作、分享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实践,更好地发挥金融机构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作出实质性贡献。
(二)内化负责任银行和绿色金融管理理念,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应将负责任银行原则和ESG经营管理理念深度融入银行组织战略和发展规划,同时拓展关注领域,重点聚焦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全球性议题。在公司治理方面,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的绿色金融管理体系,加强绿色金融人才梯队建设,通过系统化培训提升员工对负责任银行原则和绿色金融管理理念的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综合实力。在风险管理方面,商业银行应识别自身经营活动的环境和社会风险,评估贷款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针对高风险项目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缓释,降低业务为环境、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增加其积极影响,增强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三)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数据是管理报告及经营分析的基础,商业银行要加快数字化进程,着力构建完善的可持续底层数据治理体系。在负责任银行原则框架下,建立统一的数据披露标准,提升数据质量,定期评估PRB原则履约情况,并披露自身经营及投融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对社会的贡献。同时,进一步扩宽可持续信息披露渠道,强化内部相关数据管理机制,推动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可获得性,全面提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UNEPFI官网 https://www.unepfi.org/banking/more-about-the-principles/
2.https://mp.weixin.qq.com/s/F07rJW7fC1Q7ZQPF6DiCLg
3.南京银行2023年PRB报告
https://www.njcb.com.cn/njcb/attachDir/2024/08/2024082315593944576.pdf
4.南京银行2023年绿色金融报告
https://english.njcb.com.cn/njcb/attachDir/2024/04/2024042708311112753.pdf
5. https://mp.weixin.qq.com/s/zuXk81y7Se2izZx-Id22_A
6.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的启示https://finance.sina.com.cn/money/bank/yhpl/2021-09-14/doc-iktzscyx4117957.shtml
7. https://mp.weixin.qq.com/s/iBElNy_6yj1QBaEk99EGjw
8. https://mp.weixin.qq.com/s/p9afEXzJw3ficD0WcXhKxw
9.江苏银行2023年PRB报告https://www.jsbchina.cn/data/tosend/resource/upload/20240524/39361716560822601.pdf
10.江苏银行2023绿色金融发展报告
https://www.jsbchina.cn/data/tosend/resource/upload/20240624/20571719212485009.pdf
11. https://www.unepfi.org/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25/03/PRB-CS-BOJ.pdf
作者:
杨晨辉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ESG中心联合主任
朱 琪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ESG科研助理
原创声明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