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韩国国民年金公团发布的韩国养老金融统计权威报告《国民年金统计报告》(以下简称“统计报告”)显示,以去年11月末为基准,月领取超过200万韩元的高额养老金领取者达4.9374万人,占全体(699.5544万人)领取者的0.7%。反映出韩国国民年金制度逐年完善,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高福利受益群体。以去年11月末为基准,国民年金最高领取金额达289.355万韩元,月领取额超过100万韩元的领取者达86.4398万人,但全体领取者的平均月领取额仅为65.6494万韩元,仍难以满足基本养老生活需求。作为我国的东亚毗邻,儒家文化背景相似、老年人身体机能及生活方式相似、养老观念趋同的两国也具有相似的老龄化背景。韩国在养老金融数字化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其经验对我国养老金融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韩国养老发展的典型经验
《统计报告》显示,自1988年国民年金制度首次实施以来,高额养老金领取者数量呈显著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18年首次出现月领取额超过200万韩元的领取者(10人)后,逐年递增,2019年为98人,2020年437人,2021年1355人,2022年5410人,2023年激增至1.781万人。韩国行政安全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韩国登记人口中65岁以上群体占比超过20%,成为超老龄化国家。根据联合国的划分标准,当一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7%,该国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当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20%,则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1]。与此同时,韩国国家养老基金面临枯竭风险,若不改革,可能在 2056年耗尽。为此,韩国政府计划将养老金缴费率由9%上调至13%,养老金替代率由40%升至42%[2]。在人口老龄化极具加速的压力下,韩国政府始终走在养老建设的前沿,将科技和养老结合,在智慧养老领域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起典型做法如下:
(一) 弘扬孝道文化,营造养老氛围
自古代儒家思想传入韩国后,便深深扎根于韩国社会。在家庭层面,孝道观念深入人心,许多家庭三代同堂,长辈在家庭中享有最高地位。在社会上,韩国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孝道文化,学校教育将儒家经典中关于孝道的篇章纳入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在社区,时常举办以孝道为主题的活动,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同时,韩国在2007年通过《孝行奖励资助法》,以立法形式来褒扬孝行,推动孝文化教育和孝道推广,保护老年人的权利。此外,政府规定每年公务员享有“行孝休假日”,为父母及岳父母或公婆庆祝生日。每年的5月8日被定为父母亲节,开展感谢父母恩情、尊敬孝敬长辈活动,激发社会公民对社会的责任感,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社会氛围[3]。
(二) 提倡自我养老,鼓励老人就业
韩国在提倡低龄老人就业方面,做出诸多努力。首尔政府设立专门的“老年工作岗位支援中心”和“老年人力银行”,统筹全市老人就业情况,提供岗位开发、就业咨询、企业培训等一站式服务,为老人提供就业信息[4]。全罗南道在辖区内35个机关单位设立“银色市场”,帮老人销售自家生产的泡菜、年糕等农副产品及手工艺品。为鼓励低龄老人再次就业,韩国政府在 2025年度预算案中计划提供110万个老年人工作岗位,并在2024年为老年就业岗位投入 21847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7亿元)津贴。此外,行政安全部决定逐步将 2300多名公职工人的退休年龄延迟至 65 岁,领取养老金的起始年龄已提高至 63 岁,2033年将进一步延至65岁。韩国提倡老年人自立自强,为仍有工作需求与热情的老人创造积极、公平的就业环境。
(三)完善养老服务,培养专业人员
韩国在养老服务制度规制方面起步较早,有着比较丰富和成熟的经验和全面、完善的养老服务法律体系。韩国老年疗养市场高度发达,可用于老年人家庭、社会疗养机构、康复机构、医疗机构等方面,包括家庭护理、家庭沐浴、食品递送服务、老年管理等方面,人性化程度高。此外,在疗养院从事老年人护理服务的人员必须具相关的专业知识,经过国家资格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操作。专业护士在护理服务后提供护理服务,减少了消费者的盲目性,服务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5]。
(四) 金融主动作为,金融工具与时俱进
新韩银行于年初成立了“老年客户特别工作组”(Senior TF),专门负责优化老年客户金融服务体验。此外,该行计划推出针对退休及领取养老金人群的产品套餐,并计划今年在首尔江南区狎鸥亭设立“新韩Premier”旗舰中心,提供资产管理服务。KB国民银行也设立了“老年客户特别工作组”,计划在今年上半年明确业务方向,并构建可与KB金融集团旗下子公司协同发展的品牌体系。韩亚银行则早在去年10月推出了老年客户品牌“Hana The Next”。今年1月,该行将“Hana The Next事业部”升级为“Hana The Next本部”,以整合老年客户相关产品和服务。此外,韩亚银行还在首尔中区乙支路的金融中心设立了专为老年客户提供服务的营业网点“Hana The Next Lounge”,积极布局老年金融市场。,韩亚信用卡公司近日推出了“Hana The Next卡”,持卡人在支付公寓管理费、电费时,可享受10%的返现优惠。
二、促进我国智慧养老发展的启示与建议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智慧养老凭借科技赋能,为传统养老模式带来全新变革,成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的关键路径。在此背景下,深入探讨促进我国智慧养老发展的有效策略,对推动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基于对当前智慧养老发展现状的剖析,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启示与建议。
(一)落实金融专项扶持,提升养老服务品质
我国应积极探索金融专项扶持路径,以提升养老服务品质。在资金支持上,政府可联合金融机构予以资金支持,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确保其有充足资金用于设施更新,如配备先进的康复护理设备、适老化居住设施等。同时,设立养老服务产业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提升整体养老服务品质,让老年人享受到更优质、更贴心的服务。
(二)通过教育和法律手段,保障赡养责任履行
在教育方面,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将尊老敬老、赡养责任等内容融入品德与生活、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体系,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故事讲解,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赡养观念。在高等教育中,相关专业可开设专题课程,深入探讨赡养问题的社会、伦理及法律层面。同时,利用社区教育、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广泛开展赡养责任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重视赡养的良好氛围。在法律手段上,进一步完善赡养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赡养责任的具体内容、标准以及不履行赡养义务的法律后果,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加强执法力度,对于不赡养老人的行为,依法及时予以惩处,让法律成为保障老年人权益、督促赡养责任履行的坚实后盾,从而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养老风尚。
(三)鼓励低龄老人再就业,提升自我养老能力
截至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保障退休后再就业老人的正当权益,很多老人再就业的过程中遭遇年龄歧视、同工不同酬等问题,严重打击了他们追求“独立养老”的信心。中国可积极借鉴韩国经验,大力鼓励低龄老人再就业。在政策层面,政府应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对聘用低龄老人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社保补贴等,降低企业用人成本,提高企业积极性。同时,设立低龄老人再就业专项基金,用于开展针对性的职业培训,提升低龄老人的就业技能。在岗位开发上,充分挖掘社区服务、文化传承、教育辅助等领域的岗位,营造理解、支持低龄老人再就业的良好氛围,使低龄老人能在合适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四)重视专业技能培训,组建护理人才队伍
中国专业护理人才较少,专业素养较差。在培训体系构建上,参考韩国设立多层次、多类型的护理培训机构,从职业院校到专业培训中心,覆盖不同学习需求与基础的人群。在培训内容与方式上,可借鉴韩国注重实践操作与模拟场景训练的方法。引入先进的护理模拟设备,搭建模拟病房、康复场景等,让学员在逼真环境中进行护理操作练习,提升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定期邀请韩国等国外资深护理专家进行讲学与指导,分享国际前沿的护理理念与技术。提高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与职业认同感,从而逐步组建起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护理人才队伍,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护理需求。
参考文献
[1]https://weibo.com/2343287033/5131431489835431[2]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18825868750504488/?upstream_biz=doubao&source=m_redirect[3]吴飞.居家养老服务多元主体协同供给策略研究——来自韩国的经验启示[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03):72-76.[4]https://3g.byb.cn/doc/25801.html[5]李文君,冯立安.积极老龄化视域下中国养老服务模型建设研究——韩国老年疗养院的经验与启示[J].江苏商论,2024,(05):78-81.DOI:10.13395/j.cnki.issn.1009-0061.2024.05.021.
作者:
李佳怡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科研助理、养老金融课题组成员,天津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合作办学)专业本科生
研究指导:
任国征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健康金融实验室(资源库)主任,养老金融课题组组长
原创声明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