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IIGF观点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IIGF观点 > 正文

IIGF观点 | 任国征、王珏等: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政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4-10-17

中国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是全球茶叶第一大生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茶叶消费国。茶产业作为我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承担着支撑国内茶区经济、满足健康消费、稳定扩大就业、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目前,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国茶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创新发展的机遇期、质效提升的深化期。中国茶产业在习近平总书记“三茶”统筹思想的指导下,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当下正处于将中国从“茶叶大国”建设为“茶叶强国”的黄金时代。本报告在课题组前期关于茶健康产业、茶文化产业、地方茶产业“十四五”规划内容研究以及整理的资料基础上,分析和总结2024年中国茶叶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和问题,在此基础上试图提出有针对性的我国茶叶发展的战略规划与对策建议,以期有助于推进中国茶产业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一、 我国茶产业发展现状概述

茶产业是以茶科研、育种、种植、加工、仓储、包装、运输、销售等全过程为主要产业链条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是我国传统优势特色产业之一,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本部分主要从结合茶产业发展历程,把握茶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茶产业发展历史

早在公元5世纪南北朝时期,中国的茶叶就开始陆续输出至东南亚邻国及亚洲其他地区;8世纪时期,种植技术及饮茶技艺经禅僧带回日本;10世纪时,蒙古商队将中国砖茶经西伯利亚带至中亚以远。15世纪初,自葡萄牙商船来华通商贸易,茶叶对西方的贸易开始出现;17、18世纪以来,茶叶源源不断沿当时全球最长的国际商贸航线“海上丝绸之路”被运往欧洲各地,茶叶不仅是中国连接全球经济的贸易产物,也是中外文化交融的见证者;1886年以前,中国在世界茶叶出口市场占据垄断地位,随着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茶叶革命”,即窃取中国茶树、茶种和制茶技术在其殖民地印度规模化、机械化生产,英日竞争者在国际市场利用文化媒介贬低华茶,加上战乱频繁内外交困,中国茶业由盛而衰,输掉世界茶叶市场的主导权;直至建国,茶叶生产开始复苏,特别自改革开放以来,复兴茶产业、发展茶科技、振兴茶文化,茶叶发展获得新的辉煌。


(二)我国茶产业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茶叶产销形势报告》,从生产情况上看,在克服旱涝天气等不利影响下,茶叶种植面积5149.76万亩,盲目扩张趋势得以扭转,在各地控制下增幅持续收窄;全国干毛茶总产量为333.95万吨,增长稳定;产值同步提升,全国干毛茶总产值为3296.68亿元,增幅3.65%;茶类结构基本稳定。

从内销情况来看,受消费需求缓慢复苏及销售通路的影响,2023年中国茶叶内销总量240.4万吨,增幅0.3%,与上一年基本持平;受绿茶均价调整影响,全国茶叶内销均价139.2元/千克,回调2.4%,总体稳定;茶叶内销总额3346.7亿元,回调约1.4%,近十年首次出现负增长;进口茶叶均价同比增长6.09%,量额微调,斯里兰卡继续稳居中国茶叶进口量额榜首。

从外销情况来看,受限于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势以及国际总体产大于销的茶市行情,中国茶叶出口呈现“出量减价跌总额减”的态势。据中国海关数据,2023年中国茶叶出口总量36.75万吨,同比减少2.06%(图1);均价4.73美元/千克,同比减少14.74%(图2);出口额延续上年下滑态势,共17.39亿美元,同比减少16.49%,份额23.8%。2024年上半年累计出口量额均有下调,均价较去年同期下降21.09%。

目前,国内茶叶消费端承压加大,产品供给结构性失衡;同时全球茶叶总体产大于销,国际茶市供大于求,贸易成本增加,利润空间进一步收窄,出口形势欠佳。自2016年起,我国茶产业总体呈现出产能过剩的格局,亟待破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表1)。


表1 2020-2023年茶叶产销数据

资料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图 1 2014-2023年中国茶叶出口额及增速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图2 2014-2023年中国茶叶出口均价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三)我国茶业发展的宏观政策

国家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全国性的、与茶产业息息相关的重要指导政策接连发布,《关于促进贫困地区茶产业稳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国茶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2021-2025)》等政策围绕茶产业发展呈现系统性展开。自2021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茶叶行业是重要的兴农富农产业,政策支持也为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如《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意见》等;此外,由于茶产业的交叉性,支持其转型升级的政策意见,包含在推进科技强国、文化强国的战略规划中。同时,地方各大茶产区政府也接续出台响应茶产业“十四五”规划的政策,包括目标、计划以及措施。


表2 2020-2024年茶产业相关政策文件梳理

资料来源:课题组整理


二、我国茶产业发展的框架思路

我国茶叶行业政策支持有力、市场需求旺盛、技术持续转化、文化持续创新。目前来看,整体呈现生产生态化、全链数智化、受众年轻化、市场多元化、传播国际化等良好的发展态势。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的未来预测如下:


(一) 生产生态化

当前,“双碳”已被正式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这标志着绿色发展之路已经成为我国未来数十年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基调之一。在“双碳”目标引领和节能减排的广泛共识下,以及消费者健康意识与保健养生需求逐年提升的背景下,茶产业正向绿色转型,随着《生态茶园建设指南》(NY/T 3934-2021)、《生态低碳茶评价技术规范(试行)》,各茶区陆续推进标准化的绿色生态茶园建设。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22年,有机茶认证企业高达2350家,全国累计建成各类生态茶园350余万亩,且多地探索茶园碳汇价值的实现。2023年首设的中国茶产业生态低碳发展信息交流会上发布了《茶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研究报告》,总结了近年来茶产业在减排固碳技术应用方面的先进经验,可见茶产业生态低碳转型为一大趋势。茶叶行业的认证制度和追溯体系逐渐完善,绿色低碳茶叶产品和品牌向高端茶叶市场的发展。(具体可见《我国茶产业的健康功能与可持续发展浅析》一文。)


(二) 全链数智化

国家政策支持加快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在智慧农业领域已基本建立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据2024年1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3)》指出全球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入发展新蓝海,同时国家十七部门发布《“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要求各行业和领域激活数字要素潜能提质增效,《关于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5年茶产业科技贡献率达65%。国家茶叶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自2019年开始投入建设,逐步完善数据采集、分析和发布能力,对产业政策制定、指导科学决策初步发挥作用,为数字农业项目建设提供试点经验。浙江、福建、贵州等我国主要产茶地区的茶业数字化建设有序推进、初显成效,在茶叶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进行数字化整合。未来在数字基础夯实、部分关键技术难点克服和优化后,将迎来从数字茶园、数字茶厂的试点到未来茶场新范式的迭代。


(三) 受众年轻化

根据抖音发布的数据,2023年茶行业18岁至30岁兴趣用户占比提升至38.4%,饮茶群体年龄层逐年下移,得益于新茶饮产业发展。新茶饮品牌迎合年轻人消费习惯,深挖社交、时尚属性,创新营销方式,年轻态消费群体正逐渐成为茶业市场主力。截止2023年,中国高端茶消费群体已突破2亿人,而90后、00后比例接近70%,也是未来茶叶消费重要的增长点。新茶饮企业现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新中式茶馆日益崛起,境外申请IPO成为行业趋势,出海竞争日趋激烈。


(四) 市场多元化

随着存量市场竞争的激化,消费升级与降级并存,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带来结构性增长机会,茶叶细分市场得到探索开发,新场景、新产品、新需求不断涌现。为开拓中低档茶出路、提高茶叶附加值,传统茶叶产业向食品、医药、日化行业延伸。随着“两山理论”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茶园旅游经济得到开发,数条精品茶旅线路接连发布。近年来,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等新型消费发展迅速,更多的源头实体在“直播热”的助力下加速布局线上,传统的茶叶流通模式和供应链体系也将更新变革,不仅拓宽了茶叶市场的销售渠道,也拓宽了茶文化的传播路径。响应“双碳”目标,多地探索茶园碳汇实现机制,拓展生态茶产品价值,为茶农增收致富拓展途径。


(五) 传播国际化

近年来,中国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强,中国茶屡次在大国外交中承载着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2023年,“海丝国际茶文化”论坛、“一带一路”国际茶叶贸易论坛、国际茶业合作发展论坛、“茶·世界:茶文化特展”、“茶中日月长:亚洲茶文化展”等国际茶事交流活动的开展逐步巩固中国茶的国际地位。同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标志性事件推进茶文化发展渐入产品竞争力深水区。2024年8月16日,“茶和天下”中国茶全球传播启动仪式在京举行,发布了中国茶全球传播方案,对全面提升茶文化国际传播效能有里程碑式意义。此外,茶科技发展不断攀上新高峰,茶叶标准成果持续涌现,如2022年9月16日,ISO 20716:2022《乌龙茶-定义与基本要求》正式颁布,2023年4月18日,国际标准ISO 20715:2023《茶叶分类》正式颁布,推进茶叶国际标准化建设,强势维护中国茶叶国际话语权。


三、我国茶产业发展的存在问题

我国茶产业快速迅速,从总量上看已成为世界产茶大国、世界茶消费大国,但与世界茶业强国相比,仍处于“大国小农”之瓶颈,存在着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等不足之处,严重制约我国茶叶市场国际竞争力,具体存在如下四点问题:


(一)标准化程度低与质量安全管理不足

茶叶的标准化工作是中国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提升茶叶质量安全水平、打造企业和区域品牌、增强茶叶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是全世界茶叶标准最多、茶叶标准体系最健全的国家,但在茶叶标准化建设和执行方面还存在不足,茶叶相关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亟待完善。突出表现在中国茶叶因质量和农残问题在国际市场屡受限制,而全球不断提高和增加的农药残留检测标准和检测项已成趋势。我国正在局部试点以“茶园生态化”为主的质量安全发展模式,总体绿色生态茶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尚未畅通,生态茶园价值评估模型、茶叶生态产品信用制度尚未完善。此外生态茶园模式和低产低效茶园改造等,缺少专门的项目和资金支持,难以大规模开展。


(二)用工成本高与机械化程度低。

我国茶产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我国促进三产融合、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支柱产业。据统计,在名优绿茶中劳动力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80%至90%,而鲜叶采摘占据劳动力成本近70%。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已进入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阶段,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城镇化进程加快,采茶季劳动力供应不足,生产成本持续攀升。茶园发展方式粗放,老旧茶园占比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机械化程度低、茶科技应用不足,不仅茶园单产供给效率低,而且无法积极应对气象灾害、劳动力成本攀升等问题。在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动力转换的背景下,多数企业仍简单依靠初制加工品维持“小农经济型”的生产经营,精深加工水平不高,无法发挥规模化生产的效应。原先低成本重扩增形成的竞争优势正在快速减弱,利润空间持续收窄,带动茶农持续增收、巩固确保脱贫成果难度加大。


(三)科技创新与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低

科技创新在茶叶种植、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都发挥了关键作用。我国茶科技在行业前端研发能力较强,但中后端成果转化较弱,总体呈现政府热、产业热、市场冷的局面。缺乏持续稳定的研发资金支持,关键技术研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大、收益不确定性大,导致科研转化动力不足;茶叶关键加工装备标准化和自动化程度低,加工技术的智能化、定向化调控欠缺,数字技术等科技赋能潜力尚未充分发挥;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创新深度与推广应用接地不够,精深加工终端市场开发不足,缺乏重大技术性创新,与市场需求匹配度低;茶叶科技成果转化渠道较窄,成果交易平台建设与信息宣传相对滞后,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缺乏有效对接机制;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薄弱,普遍存在的重生产轻研发、重引进轻消化、重模仿轻创新的状况;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没有形成系统的支撑能力。此外,茶叶科技创新需要人才队伍支撑,目前存在相关领域交叉学科人才储备不足、结构不合理、流动性大等问题。


(四)品牌建设和业态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丰厚,但茶文化产业发展稍显滞后,正在处于由作为茶产品的附庸而发展为相对独立的产业部门或文化业态这一探索过程,低小散乱,缺乏市场活力。在茶文化研究方面,理论基础尚显薄弱,研究产出少,长期滞后于实践;在茶文化传播方面,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不够,内涵挖掘不深,创新力不足,传播媒介与形式开发不充分,比较依赖市场营销,国际茶文化话语权薄弱;在茶叶品牌建设方面,总体水平偏弱,品牌意识不足,长期“重品类而轻品牌”,缺乏具有公信力、影响力品牌的龙头企业,品牌工作机制及服务机构偏松偏散,产品创新方面相对薄弱,溢价能力欠缺,以至于品牌国际竞争力不足;同时产业融合程度低,利益链条不长,跨业评价体系、保障措施不够系统化,制约投资主体和要素支撑多元化发展;业态创新能力不足,长期“重生产轻市场”,与现代的生活方式融合不够充分。


四、促进我国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全球新一轮产业分工和贸易格局加快重塑,我国茶产业进入全面提高茶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窗口期。实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首要是保证茶产业发展战略的高质量,为助力茶产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本报告将从绿色生产、金融支持、科技驱动、品牌引领、业态融合等层面提出以下建议:


(一)绿色生产,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应加快推动茶产业生态低碳转型发展。第一,持续推进生态有机的高标准茶园基地建设,以生态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为导向,推动茶产业绿色转型,对标国际标准及相关技术要求,集成应用以绿色防控、高效专用肥为核心的绿色生产模式。第二,夯实茶叶生产基础,强化基础设施和配套装备支撑,加速推进老化茶园改造与机械化、智能化发展进程,并提高茶园综合管理能力与生产标准化水平,开发运用智能化茶园管理与监测系统,从源头控制茶产品质量。第三,改革国家良种、地方良种评估标准,加速培育推广优良品种,强化有机产品认证。第四,持续优化茶业区域布局,结合全球变暖和降水线北移,推进南茶北引,错峰采茶增产增收。第五,加强茶叶行业食品安全风险管控,包括建立健全茶叶质量安全标准和监测体系、行业诚信体系,强化企业责任和政府监管,发挥行业自律,强化社会舆论监督。第六,积极推动建立茶叶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进茶叶国际标准化工作,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保障我国国际茶叶贸易利益。


(二)金融支持,推进茶产业链升级转型

为推进茶产业供给保障、建设科技装备、创新经营体系、提高产业韧性,需增强金融服务能力,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第一,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加大金融信贷服务支持力度,设立多层次茶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为茶企提供低成本、长期限的资金支持,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降低茶企融资成本,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第二,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茶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深化金融机构与企业、合作社等之间的合作,打造金融中介服务体系,为茶农茶企提提供投资咨询、财务管理等金融服务,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引导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经营整合能力,延伸产业链,打造优势产业集群。第三,健全茶产业金融评估体系与信用体系等配套措施,持续推进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与风险管理市场的建设,建立并完善投融资担保体系,进一步健全文化金融风险补偿机制,加强金融监管,确保金融产品的合规性和安全性,保护农民和农业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科技驱动,加强科研成果转换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第一,加大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制定茶产业科技创新专项计划,对茶树新品种选育、绿色生产技术、智能装备研发、茶叶深加工等关键领域给予重点支持。第二,强化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立行业性、区域性和全国性的“互联网+科研成果交易平台”,集聚信息资源,激发技术、市场、服务、资本等多方充分参与,释放自主创新动能,形成协同创新机制。第三,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倡茶资源的跨界开发和全价利用,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以数字经济促进产业发展。第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完善茶产业知识产权法规体系,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科技创新主体的合法权益。第五,加强茶领域科技人才队伍和智库建设,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推动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四)品牌引领,创新营销促进消费

实施“品牌强茶”战略,在提高茶叶质量和生产效益基础上,要加强名优茶精品品牌培育。第一,打造一批国际品牌、国家品牌、地方品牌、文化品牌,丰富茶叶评审体系,建立茶叶品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茶叶品牌服务推广平台,建立政府、大学院校、社会机构、协会等多层次孵化器建设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品牌建设政策保障力度。第二,推动区域主要公用品牌整合,构建相应的茶叶企业品牌集群,达到规模效应。第三,发挥茶企品牌建设主体作用,增强企业品牌意识,提升品牌经营管理水平,拓展品牌的产品线,创新商业模式、销售模式,丰富茶叶消费场景,讲好品牌故事,探索年轻化、品质化、个性化、社交化、国际化表达。支持茶企探索和建设境外茶叶交易中心、特色体验店和连锁店,拓展品牌市场空间;发挥行业组织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精准对接国际市场,推进中国茶叶出海。


(五)业态融合,构建现代茶文化产业体系

茶文化是引领茶产业提升附加值的新质生产力,是茶产业发展的精神内核和逻辑底层,推动茶产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第一,建设茶文化产业,深化茶文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探索新茶饮、茶旅游、茶空间等新赛道,持续打造以IP运营为核心的“茶叶+”系列产业,发展新业态与新模式。第二,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打造推介一批精品景点、线路、茶乡。鼓励发展大型茶企牵头、合作社基地跟进、茶农积极参与的集休闲旅游、生态观光、影视拍摄、主题民俗、艺术创作、品牌孵化、产品开发、教育研学、赛事展览、健康疗养一体的茶文化产业化联合体,加快茶产业与现代产业要素跨界配置,激发消费侧需求潜力,促进多环节增效,茶农多渠道增收,提高乡村发展水平。第三,创新茶文化表达,顺应时代精神,引领大众文化,提升茶道代表的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亲和力、感召力,加强茶文化数字化传播,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扩大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第四,建立茶文化产业人才支持与激励机制,打破人才流动壁垒,吸纳并培养多层次的人才队伍,完善评价体系。


(本文根据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第六届健康金融课题组《2024健康金融报告(茶叶发展专题)》改编。第七届课题组现已组建完毕,将围绕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卫生监督、三医改革等问题深入研究。)



作者:

任国征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健康金融实验室(资源库)主任,健康金融课题组组长,报告撰稿人

王珏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教师,健康金融课题组年度助理,报告撰稿人

孔颖 铜陵学院教师,报告核稿人

叶桂平 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

柴小君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边疆治理教研室

罗英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北京大学国际金融法学博士)

韩宁 北京海矩律师事务所律师

田江华 北京大学医院内科主治医师

钟建 新江西宜春市硒将军合作社董事长

方彪 华东政法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博士生

汪悦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业管理专业硕士生

任嘉琪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


原创声明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