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IIGF观点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IIGF观点 > 正文

IIGF观点 | 王珏、任国征:我国茶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4-08-08作者:王珏、任国征

在中央多个指导性和纲领性文件的印发推动下,文化创意产业早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各类文化市场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各产业之间相互交叉渗透、跨界融合、创意发展逐渐常态化,多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新业态,将成为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源泉。响应习近平主席“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的号召发展茶文化产业,不仅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还对推动传统茶产业变革、发展茶文化经济以及繁荣文化事业具有现实意义。目前,中国茶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创新发展的机遇期、质效提升的深化期,茶文化产业如何作为新质生产力,引领中国茶业实现中国特色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如何深化茶文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充分发挥茶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弘扬茶文化如何统筹理论与实践、阵地与市场、国内与国际,将中国从茶叶大国建设为茶叶强国?这些都是新时代茶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议题。


一、茶文化产业概念范畴与发展历程

概念范畴的确定有助于在战略角度把握当下茶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方向,其内涵和外延也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不断得到丰富和延伸。


(一)概念范畴

结合学界和政府意见,现将茶文化产业概念界定为:在茶叶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过程中,为丰富产品和服务内容,以文化为核心,通过创新、创意手段,对与茶相关的文化内容进行生产和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以直接或间接增加茶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的行业。茶文化产业的本质在于茶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通过市场手段实现文化资源的商业价值。可被看作茶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交叉部分,是传统茶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深化、融合与再创新而形成的以创意为核心的复合产业形态,涵盖了茶叶一二三产业的全部形态。


(二)发展历程

茶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息息相关。新中国成立以来,茶文化的产业价值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兴起过程。计划经济时期,茶业实行统购统销,茶文化产业贡献几乎为零,茶业市场化之后,茶文化初步在广告销售中得以体现。1977年第一家茶艺馆的出现带动了茶文化的普及,随着思想解放、传统文化复兴与茶经济建设,中国茶文化研究逐渐得到重视,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茶文化”一词,90年代已被普遍接受和广泛使用,这一时期吴觉农与庄晚芳等前辈的茶文化研究为茶文化学的建构奠定了基础。1990年茶人之家基金会的成立、中国茶叶博物馆的建成与开放、“首届国际茶文化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以及中国国际家茶文化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新时期茶文化研究迎来新纪元,此后全国各地种种国际性、全国性或专题性的茶文化活动及学术研讨会纷纷举行,极大地推动了茶文化研究的开展。

21世纪以来的20年,是中国茶文化在产业领域实际应用发展最快速的时期,学术界茶文化研究队伍不断壮大,茶文化学术组织机构不断增多、系统化,茶文化研究成果发表平台不断丰富,茶文化学术交流活动频繁开展。高等院校茶文化课程和相关专业陆续设立,推动着茶文化学科构建。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爱茶人士加入到饮茶群体和茶文化研究行列,不断深化茶文化基础理论研究,或以跨学科视角拓展了茶文化研究的视野、方法和深度,取得了诸多高水准、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为茶文化学术提升品味与注入创新活力。与此同时,茶产业在文化产业的加持下得到创新发展,茶文化产业形态从对传统茶产业的“附着式”转向“融合式”,并逐渐形成“主导式”形态,即实现茶文化产业化、市场化。随着中国全民饮茶日(2009年始)、国际茶日(2019年始)的确立,丰富多彩的茶主题活动在节日的欢庆氛围下开展,既有雅俗共赏的茶艺表演、茶席展示,又有互动有趣的饮茶赠茶、书画创作、知识问答等活动,还有讲述茶知识、茶故事的线上直播,茶文化在民间得到更多普及推广。伴随着创意经济、数字经济、知识经济、智慧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茶文化产业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代。


二、茶文化产业现状与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饮茶文化的不断发展,茶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茶叶行业市场调查与发展前景分析研究报告》显示,预计2024年茶叶市场规模将达3797亿元,现制茶饮市场规模将达1967亿元,饮茶市场规模将达882亿元。与此同时中国文化产业同样取得了快速发展,据国家统计局官网显示,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互联网数字文化领域实现利润带动作用明显。随着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日益壮大,消费者对产品的服务质量和品质品位要求日渐提升,消费潜力与“质量缺口”巨大,消费结构正在向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化转型升级,促使由生产导向性传统茶业顺应时代向市场导向性现代茶业转型。从整体来看,新时期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了四大显著特征:年轻化、多元化、品牌化、全球化。

一是茶文化兴趣受众年轻化。从消费人群看,年轻态消费群体已逐渐成为茶业市场主力,这一变化与当前综合国力发展与文化自信的显著提升、文化产业“潮”运动兴起相关,年轻人产生通过文化消费重塑中国身份的需要。年轻人的茶饮意识不断提升,并且越来越注重产品附加值,兼具社交、时尚属性的新茶饮产业不断“内卷”,进一步打开了中国茶叶市场。当前新茶饮的主力消费人群中90后、00后的比例接近70%,未来国内尚有数百亿市场空间待渗透。

二是茶文化表达渠道和方式多元化。一方面茶叶消费场景丰富,线下有茶市、茶镇、茶园、茶庄、茶馆,线上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短视频凭借着“短、平、快”的优势成为茶文化内容传播的重要载体,产品营销逐渐立体化;另一方面茶文化呈现跨界融合发展,在2015年间出品大量茶文化相关影视作品,如电视剧茶颂(2013)、茶道(2014)等,基本以茶文化弘扬为剧主线,而近些年的电视剧,如《知否》(2018)、《梦华录》(2022)等或以京城大家族、或以江南民间茶铺为背景,铺陈故事情节的同时融入了宋朝茶文化的生活美学;此外Z世代消费群体影响下的新式茶饮产品多元化,各品牌重视产品创新与推广营销。

三是茶文化助力茶企形象品牌化。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调查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各类茶叶生产经营主体近154万家,95%以上的茶企拥有自有品牌,品牌经济已逐渐成为我国茶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强大推力。国内茶业品牌建设初具规模,但是中国茶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尚未形成竞争优势与影响力。2010-2023年间,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中国茶叶研究所、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品牌建设专委会等单位形成课题组,对我国茶产业的品牌化现状进行持续的系统研究与价值评估。2024年1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牵头的首届中国茶品牌文化年会在绍兴新昌举行,活动期间成立了全国名茶区域公用品牌联盟,国民营茶企的积极探索与学术团体的高度关注,共同推动茶产业品牌化进程。

四是茶文化传播面向全球化。2019年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5月21日为“国际茶日”,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中国茶文化国际传播带来了重大契机。近二十年我国牵头提出、研制和发布系列茶叶国际标准,国际标准的参与度与话语权稳步提升,茶文化“走出去”趋势更加明显,一方面依靠“一带一路”等国家层面上的贸易合作战略,另一方面依靠中国茶饮企业与传统文化结合、与国际流行文化接轨,在物流和数字化基建的完善下,凭借着原料优势以及先进运营模式在海外打开了市场。


三、我国茶文化产业发展优势、问题、挑战与机遇

我国茶文化产业在深厚文化底蕴和广阔市场前景的基础上,迎来了消费升级、数字经济融合和国际化发展的新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提升市场活力、加强品牌建设与传播效能等多方面挑战。


(一)优势:茶文化资源丰富

我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具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并形成了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具备相当广阔的茶文化创意内容开发潜力。茶文化资源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部分,物质文化包括古茶园、古茶树、茶址古迹、茶馆茶室、茶具、茶饮、茶食、制茶与品茶器具,制度文化包括茶税制度、贡茶制度、茶外贸制度、茶政管理制度等,行为文化包括茶礼仪、茶技、茶艺、茶民俗、茶祭祀等,精神文化包括茶学、茶人茶史、茶文艺、茶诗、茶戏、茶书、茶画、茶养生、茶哲学等。将以上所谈的茶文化元素融入文化产业相关门类中,会形成以茶为特色的规模化的产业集群。目前茶文化较多融入的产业门类有文旅、会展节事、品牌产品、空间设施、文娱媒体等。

王国维曾有“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著名判断,同样,凡一代有一代之茶文化。新时代中国茶文化既是高雅文化,也是大众文化。茶文化产业若想促进文化消费、取得最大化的社会效益与市场效益,就要顺应和引领时代精神,回归、参与、渗透到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去,直至成为大众的生活方式本身。


图1 茶文化资源分类图

来源:自行整理


表1 中国茶文化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汇总




资料来源:根据政府官网信息整理


(二)问题:茶质量与品牌建设不足

近年来我国茶产业快速发展,从总量上看已成为世界产茶大国、世界茶消费大国,但与世界茶业强国相比,正处于大国小农之瓶颈,存在着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等不足之处。无论是茶加工企业还是茶文化创意企业,从规模和发展程度上看,存在集约化程度低、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不足、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具体表现在经营主体上,数量多、规模小且分散、结构低端、实力弱、产品水平不高、缺乏影响力;表现在产业生态上,产业融合程度低,利益链条不长,精深加工水平不高,茶叶产能过剩,茶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不够,品牌发展仍然滞后于茶产业经济发展,世界前十大茶品牌中,还没有中国茶品牌;表现在产业发展的人才结构上,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能力较低,茶文化兼创意、管理与经营于一体的交叉学科人才队伍不足,制约产业整体提升;表现在财政支持上,尽管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创新,金融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因为文化产业自身轻资产特点不满足融资担保要求,文化与金融的合作仍存在较大鸿沟,文化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还一定程度存在。


(三)机遇:数字赋能产业融合升级

新一轮科技革命使世界进入“加速度”时代,产业形态、分工和组织方式正被颠覆,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数字赋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呈现多元化蓬勃发展趋势,打破了文化领域产业壁垒,加速了文化产业形态外延拓展,新型经营方式、文化业态以及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创新,激发了新一代年轻大众消费意愿,使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日益提升。在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新零售模式下,茶企可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更好地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和变化,作为调整发展战略、产品方向和创新内容的依据,降本增效的同时,提升了茶品牌的传播度、知名度,实现精准营销。


(四)挑战:提升市场活力与传播效能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大问题是没有真正实现市场化,交易与宣传平台建设相对滞后,文化产业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没有形成健全、规范、保障性的管理体制。我国文化产业的企业基础属于原本国有事业板块,带有明显的旧体制转型特点,大量依靠政策背书、政府补贴投资,政府与文化企业的管理边界、国有文化机构与民营文化组织的体制性鸿沟等问题,都需要制度改革推动解决。茶文化产业同样正在经历由作为茶产品的附庸而发展为相对独立的产业部门或文化业态这一探索过程,低小散乱,缺乏市场活力。

茶产业早已进入全球化竞争阶段,目前全球性保护主义叠加劳动力要素供给下降、全球经济衰退,我国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创新深度不够,综合效益较低,茶产业和产品仍处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国内茶企规模参差不齐、质量不稳定,在茶叶出口上,目前以散装、原材料供给为主,深加工产品占比低,茶叶品牌溢价能力欠缺,全球茶叶贸易量相比较低,茶文化话语权国际竞争力不足。我国茶产业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内茶产业供求结构性失衡,开拓国际市场迫在眉睫,因此复兴茶文化、振兴茶产业、建设茶业强国,道虽险阻,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


四.关于我国茶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对我国茶文化产业现状及问题的分析,现就人才队伍建设、产业发展机制、金融引导支持、品牌建设经营、科技赋能传播等五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加强茶文化的学术研究,完善茶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

一方面建设茶文化产业智库,加强基础理论研究,鼓励学者从各自学术领域,如文化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美学、宗教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用具有洞察力、穿透力来的学术视野,会通古今中外深度考察,丰富茶文化内涵,为茶文化创意工作者提供学术支持。鼓励拓宽资料边界,深入我国四大茶区,调查载录不同民族和地区茶史、茶俗、茶事等茶文化资源,建立更为完备的现代茶文化资料库、茶文化产业数据库,为茶文化产业政策制定与行业发展提供良策。另外加强对中国茶叶典籍的外译,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政策资源,精心打造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茶文化研讨会与茶文化活动,不断追踪世界各国学术进展、产业进展,不断提高学术水准,引领学术前沿,为提升中国茶文化国际话语权、影响力提供保障。

另一方面吸纳并培养多层次的人才队伍,在中低龄基础教育中,穿插融入茶文化基础知识,通过课外活动、研学、夏令营等组织形式体验采茶制茶等,激发学生对茶文化的兴趣;在普通高等教育院校,鼓励学科融合、学科交叉,开设茶学、茶艺、茶文化等专业或方向,提供系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培养研究型、实用型人才,支持茶文化人才国际交流项目,派遣人才赴海外学习先进经验,同时吸引外国专家来华交流;在艺术类、人文类院校鼓励以茶为课题的创作,如茶文艺(包括书、画、文),茶设计(包括包装、服装、器具、空间)等;在职业培训或继续教育领域,为在职人员提供茶艺师、评茶师、茶叶加工技术员等职业资格培训,提升行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依据茶区发展水平,建设地方茶文化研究中心、茶艺培训基地、茶叶博物馆、茶文化传承基地等平台,为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场所和学术研究环境。政府建立茶文化产业人才支持与激励机制,对茶文化人才的培养给予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设立茶文化人才奖项,以表彰在茶文化传承、创新、推广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企事业单位要联合学校与传承人持续开展茶类非遗文化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等活动,做好茶文化普及与传承。


(二)推动茶产业集约化,探索产业融合创新机制

一方面是培育壮大以新型龙头企业为支柱的现代茶产业集群。发挥优质企业引领作用,政府落实好各项惠企稳企政策,持续优化市场环境,彰显资本、技术、品牌、市场、文化功能,支持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和要素,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加强文化内容创新体系中企业的主体作用,协同推进生产模式、管理模式、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创新。鼓励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组织形式和线上线下共融共享等新型生产经营模式,完善产业链上中下游联结机制,用心构建茶产业的利益链、科技链、协同链、营销链、文化链、数字链“六链共环”的现代化茶业发展共同体。另一方面因地域、文化、特色、风俗制宜,打造一大批小而美、精而特的特色茶文化小微企业群,以全产业链的思维发挥原产地、原种茶、原工艺的优势,拓展茶事相关的衍生品市场,培育三茶统筹价值生态体系,建立良性竞争机制。


(三)金融支持产业链现代化,健全茶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推动茶文化产业进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需要政府部门、金融服务机构通力配合共同采取措施改变财政对文化产业扶持的现状。一方面完善财政政策扶持体系,包括制定扶持产业发展的专项财政政策,鼓励茶企积极进行转型、延伸产业链,开发新产品、新项目;适当降低税率,减轻企业税收压力,并实行税收返还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赞助或捐赠。另一方面发挥财政的杠杆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建立健全文化产业金融评估体系与信用体系等配套措施,积极打造服务功能齐全的文化产权交易平台和健全的文化金融中介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与风险管理市场的建设,建立并完善投融资担保体系,进一步健全文化金融风险补偿机制。加强金融科技运用,提升文化产业金融服务效率,建设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市场产品体系。


(四)加强茶品牌建设,打造文化IP积极探索新赛道

茶产业的发展要靠品牌提升价值,而品牌要靠文化来赋魂。在茶产业升级和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茶品牌建设成为众多茶企高速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必经之路。在提高茶叶质量和生产效益基础上,打造一批国际品牌、国家品牌、地方品牌、文化品牌,建立政府、大学院校、社会机构、协会等多层次孵化器建设体系,建设茶叶品牌服务平台,成立区域品牌发展联盟,进一步挖掘文化底蕴讲好品牌故事,注重品牌形象塑造,打造地域特色鲜明、产品特性突出的区域公用品牌。以省级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大力推动区域主要公用品牌整合,构建相应的茶叶企业品牌集群,达到规模效应。发挥茶企品牌建设主体作用,增强企业品牌意识和知识产权布局意识。企业应积极应对新生代消费群体崛起和消费行为变革,思考品牌年轻化、品质化、个性化、社交化、国际化表达,提升品牌经营管理水平,丰富茶叶消费场景,让茶文化真正融入普通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持续深耕茶文化赋能茶品牌。

积极探索新茶饮、茶旅游、茶空间等新赛道,发掘茶叶新功能、新价值。积鼓励发展大型茶企牵头,合作社、基地跟进,茶农积极参与的,集休闲旅游、生态观光、影视拍摄、文化展览、主题民俗、艺术创作、绘画摄影、品牌孵化、文创产品开发、茶文化教育研学、大型赛事、文化交流一体的茶文化产业化联合体,加强产销衔接和利益联结,持续打造以IP运营为核心的“茶叶+”系列产业,加快茶产业与现代产业要素跨界配置,发展新业态与新模式,加强对茶叶文化遗产发掘、保护、传承和利用,推动茶文化与旅游、教育、健康、休闲等产业创新融合。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激活地域茶文化资源禀赋,建设一批以茶园为主体的休闲农业景区,跟进文旅服务配套,形成一批精品线路,激发消费侧需求潜力,促进多环节增效,茶农多渠道增收,提高乡村发展水平。

在国际平台上,把“中国茶”作为一个国家级产业品牌来打造,明确“中国茶”的核心价值、文化特征、风格差异、价值支撑等,并形成品牌文化、品牌故事、品牌价值链,强化统一的品牌形象,整合以产地为基础的区域公用品牌与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力量,用“集群品牌”集群协同作战,针对不同区域的国际市场,分析并融合其文化特征与消费特征,进行落地营销。帮助新式茶饮行业“走出去”,打通海外供应链,快速复制商业模式,为民营企业出海创造更加稳定和有利的外部环境。


(五)加强茶文化数字化传播,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数字化浪潮下,科技赋能正在为茶文化产业带来更大发展空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为茶文化产业数字化建设提供目标方向。全面梳理中华茶文化资源,关联数据源和文化实体,形成中华茶文化数据库,搭建文化数据服务平台,依法向公众开放。促进茶文化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将茶文化研究关联数据转化为可溯源、可量化、可交易的资产,分享文化素材,延展文化数据供应链,推动不同层级、不同平台、不同主体之间文化数据分享,促进关联数据评估和交易的专业化、公开化、市场化,以及文化数据解构、重构和呈现的社会化、专业化、产业化。引导品牌主体运用数字技术,优化管理服务,完善业务流程,推进品牌管理、市场监测、展销推广全流程数字化。

立足国际市场,创建全球性交易与传播平台,制定差异化竞争战略和传播策略,创新茶文化数字化表达方式,推动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电视、演艺等传统业态升级,调整优化文化业态和产品结构。线下通过博览会、交易会、推介会等多种形式,利用VR、AR等现代数字媒体虚拟技术还原中国传统制茶技艺、讲述中国茶叶故事,开发相关数字游戏产品,拉动体验经济,促进产销衔接,提升市场认可度。加强与国际组织、驻华使领馆、国际研究机构、国际商协会等交流,在国外布局和设立一体化茶叶交流体验中心,推动农业品牌国际合作。线上加强与主流新闻媒体、网络新媒体、海外媒体等平台开展推广,发展数字化消费新场景。与不同语言,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文化相融合,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普及茶文化,带动饮茶风尚,加速品牌“破圈”,驱动品牌全链路升级。鼓励民间社团组织借力新媒体推动茶类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课题组近期加强了我国茶叶健康及其融资策略的研究,已经刊出部分成果,将适时发布《2024健康金融报告(茶叶发展专题)》,敬请期待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周国富: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实现中国特色现代茶产业高质量发展[R]中国当代茶文化发展论坛,2021-5-21

[2]周建新,骆梦柯:中国文化产业研究2022年度学术报告[J]深圳大学学报,2023, 40 (01)


作者:

王珏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教师、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健康金融课题组助理,《2024健康金融报告(茶叶发展专题)》撰稿人

研究指导:

任国征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健康金融实验室(资源库)主任,健康金融课题组组长



原创声明

如需转载、引用本文观点,请注明出处为“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