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未来要进一步“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会议为下一阶段绿色金融发展做出了更加清晰的方向指引。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的“防范化解风险”总目标,本文聚焦农村中小银行,探寻中小银行在探索实践绿色金融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以期为促进农村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的稳步推进提供参考,更好帮助农村中小银行发挥点多面广的优势,全面赋能乡村振兴。
一、农村中小银行在探索中推动绿色金融实践
我国农村中小银行发展情况良好。从农村金融机构数量来看,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名单》,截至2023年12月末,我国有农村商业银行1607家,农村合作银行23家,农村信用社499家,村镇银行1636家,农村资金互助社30家,占银行系统机构总数的84.52%。农村中小银行总体呈现点多、面广的发展特征。作为我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中小银行在推动区域绿色转型、赋能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从资产规模和质量来看,截至2023年10月末,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总资产为54.18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比重为13.5%。2022年以来,全国农村中小银行资产质量进一步夯实,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但总体而言,农村中小银行总体数量多但单个体量小,风险抵抗能力较弱。
图1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
资料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商业银行主要指标分机构类情况表》,IIGF绘制
农村中小银行积极践行绿色发展。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双碳”战略逐步深入落实的过程中,农村中小银行也在不断挖掘自身在绿色发展方面的优势和潜力,逐步推进绿色金融领域的创新实践。一方面,农村中小银行大多根植于本土,近年来各地机构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为市场主体提供灵活而有针对性的绿色金融服务和产品,切实满足当地产业向绿发展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农村中小银行在不断完善自身绿色发展管理体系建设的同时,积极通过加入绿色金融组织和倡议来推动信息披露及风险防范水平与国际接轨,提升品牌价值。如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我国9家采纳“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之一,填补了农村中小银行在该领域的空白。自2020年采纳“赤道原则”以来,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连续三年绿色信贷增幅超过30%,累计投放绿色贷款超过700亿元。除此之外,广东佛冈农村商业银行、江苏紫金农村商业银行、青岛农村商业银行等多家农村中小银行先后签署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倡议建立的“负责任银行原则”(PRB),在战略、投资组合和交易层面以及所有业务领域融入可持续发展元素,通过绿色信贷和产品创新对经济社会绿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践行负责任原则。
农村中小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开展多维创新实践。在管理体系创新方面,江苏紫金农村商业银行通过发布信贷政策指引,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并通过加强授信流程优化、放宽绿色贷款准入条件、降低绿色贷款利率等手段,为绿色项目提供更为高效的金融服务;在产品创新方面,广东佛冈农村商业银行针对魔芋生态农业产业创新推出“宝芋贷”信贷产品,围绕与魔芋相关的生产、流通、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提供金融支持。针对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创新推出“温泉宝”贷款,支持村民进行村宿改建,推动街区“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发展;在绿色金融融合发展方面,青岛农商银行以金融科技为抓手,围绕“乡村振兴+数字金融”,推出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芯养贷”产品,帮助各类小微主体盘活生物资产,助力畜牧养殖业绿色化、数字化发展。
受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及不断趋严的监管环境影响,各类机构均着力提升在产品及服务创新、风险监控等方面的表现,绿色金融总体呈现多维度、多层次、多领域突破发展态势。农村中小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专注于服务小微及三农主体的金融机构,在承接差异化金融需求方面的机遇与其所面临的挑战长期并存。
二、农村中小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风险与挑战
根据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地方绿色金融数据库显示,我国农村中小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实践总体从绿色农业、农林业碳汇、小微企业绿色发展和农村金融与绿色脱贫四个领域展开,金融机构在各领域所遇到的风险和挑战皆有不同,但总体而言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是绿色金融市场基础仍显薄弱,农村中小银行总体缺乏竞争优势。一方面,农村中小银行业务开展主要依托于本土经济。在经济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方面,广大县域及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生产效益偏低、生态产业链条不完善、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在生产经营层面的不确定性因素会使中小金融机构加大对风险防控因素的考量,进而对金融产品及服务的供给形成制约。另一方面,农村中小银行所服务的各类主体在信用水平、资产形态和盈利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也对农村中小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的开展造成一定阻碍。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例,存在发展起步较晚、规模偏小,融资担保物、抵押物缺乏等问题,且普遍对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社会风险的承受能力较弱。与此同时,风险分担机制的欠缺也进一步削弱了农村中小银行绿色金融创新能力。融资担保供给结构性矛盾在农村地区尤为凸显,而承载了部分风险分担功能的绿色保险仍处于创新试水阶段,产品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均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受限于地方绿色金融生态及市场基础,中小机构在绿色金融产品及服务供给方面面临较大挑战,总体缺乏竞争优势。
二是现有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在引导资源配置方面的可操作性有待提升。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演变,我国产业绿色发展能力逐步增强,银行在实践中仍面临专业领域运用的挑战,尤其对于农村中小银行而言,在缺乏地方绿色金融标准指引的情况下,支持绿色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管成本和面临的环境风险明显增加。绿色识别是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基础,就农村中小银行主要面向的小微企业及涉农普惠主体而言,一方面缺乏明确的绿色主体界定、项目准入、考核激励、监管评价等标准。另一方面,受限于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经营理念及绿色发展意识薄弱、认证手续繁琐、成本较高等方面的不利因素,在自主推进绿色认证方面的积极性不高,这也对中小银行绿色识别的效率产生不利影响,使得银行在项目筛选、业务跟进和风险控制等方面面临一定困难。
三是政策配套欠完善,农村中小银行利润损失与供给限制问题较为突出。绿色金融存在较强的外部性,需要政策引导支持来避免市场失灵,保障资源配置。目前针对中小银行的政策倾斜较少,各类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中小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在利润贡献率方面面临一定挑战,产品创新能力与国有银行及城商行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以绿色信贷为例,在业务审批过程中需了解企业在绿色生产、资源循环等方面的数据信息,以便开展碳核算等统计,而相关数据分布在政府部门、公共事业部门、同业金融机构、供应链核心企业等不同的机构中,从不同平台所获取的绿色金融业务数据在信息发布频率和内容形式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性,中小银行难以完整采集和整合相关信息数据,而由此产生的人力与时间成本也会进一步挤压农村中小银行在绿色金融业务领域的盈利空间。另外,从产品类型来看,目前中小银行绿色金融业务主要集中在依靠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性工具进行信贷产品创新,受限于资金规模不足、缺乏金融牌照资质等因素,农村中小银行在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产品供给方面存在较大阻碍,难以满足多层次、多类型的市场需求。
三、提升农村中小银行应对风险能力的策略建议
一是加强能力建设,推动构建生态信用体系及风险分担机制。农村中小银行应立足自身差异化定位,结合地方经济产业绿色转型规划,构建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战略目标及治理架构,设立专门的绿色金融业务条线,积极推动符合产业绿色转型需求的特色产品落地。同时,可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联合保险与担保等机构共同构建风险分担机制,着力优化信贷资产结构。有条件的地区可考虑通过成立绿色普惠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绿色普惠担保基金等发方式,市场化农村绿色金融担保手段。同时建议可围绕绿色金融相关参与主体,探索构建生态信用体系,形成面向金融机构、社会主体的生态信用评估结果,以实现金融支持效用最大化。
二是强化标准引导,以科技手段赋能绿色识别。首先应推动地方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地方资源环境基础条件、产业布局及发展重点,进一步完善地方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明确金融支持的范围和边界。同时加快绿色信息共享机制的构建,以数字化手段消除信息鸿沟,降低信息不对称性,为小微主体及项目绿色识别提供便利条件。其次,农村中小银行应积极推动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应用,譬如可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手段,通过发展绿色供应链金融等,探索构建产品及场景创新,同时提高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的风险管理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绿色识别和筛选机制,进一步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
三是完善绿色金融基础配套,推动绿色金融多维融合发展。一方面,当前多地已在省、市级层面构建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并嵌入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等模块,初步实现了数据标准化管理及信息互通共享。未来可在此基础上协同推进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与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以平台作为企业、政府和中小银行的对接和合作的基础,进一步延展层级、加载功能,实现不同渠道间绿色数据的整合、共享和实时监测,探索推动绿色与普惠、绿色与科技的融合发展,从而助力农村中小银行绿色金融业务降本增效。另一方面,建议在贷款贴息、优惠扶持及担保补助等方面对承担支农支小主力军任务的农村中小银行予以适当倾斜,增强农村中小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内生动力,以多元化融合发展提升绿色金融市场供给的覆盖面,缓解金融供给限制。最后,建议农村中小银行进一步强化财务数据监测能力,针对绿色金融业务设定更为细化的利息收入、营业成本、贷款减值准备等指标,对收入风险进行监测控制。同时通过开展ESG全流程管理,在此基础上制定更为合理的贷款政策和风控措施,保障业务的稳定发展。
作者:
吴倩茜 中央财经大学-北京银行双碳与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
陈熙妍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科研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