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背景下,转型金融作为一种为经济主体提供融资以帮助其实现低碳转型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活动,逐渐成为支持经济社会节能降碳、绿色转型的重要金融类型。当前,转型金融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金融工具,其中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已成为国内转型金融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通过梳理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的产品结构与作用机制,浅析国内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市场现状,展望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在国内的提升路径,助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是转型金融的重要工具之一
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各国都在加快推进碳中和进程,全球关注的问题也从最初的是否要进行绿色升级,转移到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转型。2021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为了将全球温升限制在不高于或略超过1.5摄氏度,需要从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和城市系统等方面进行快速而深远的转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每年至少需要对基础设施投资6.9万亿美元,对能源转型投资1.6万亿美元到3.8万亿美元。在此过程中,“转型金融”将对推进全球碳中和进程发挥重要支持作用。
转型金融最早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简称“经合组织”)在2019年正式提出,被认为是实现碳中和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转型金融是指在经济主体可持续发展转型的进程中,为它们提供融资以帮助其转型的金融活动,其主要支持高碳排企业进行低碳转型,以补充绿色金融的不足,为转型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尽管转型金融的概念在近几年刚刚兴起,但目前已发展出包括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Sustainability-Linked Loan,简称“SLL”)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Sustainability-Linked Bond,简称“SLB”)等在内的多种转型金融工具。
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是一种在贷款合同中将贷款成本与借款人约定的环境、社会、企业管治(ESG)绩效目标挂钩的贷款,借款人的可持续发展绩效由预定的关键绩效指标衡量,在实现ESG绩效目标的情况下,对贷款利率给予优惠。可持续发展贷款的核心特点在于将贷款成本与借款人ESG等相关可持续发展绩效指标挂钩,激励借款人实现约定的ESG绩效目标。同时,其简化的授信条件和审批流程,为企业提供更灵活的转型融资工具,帮助高碳企业获取ESG融资机遇。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促进和支持更多有助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活动及其增长,是经济社会长远健康发展的重要转型金融工具之一。
二、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产品结构及作用机制解读
(一)产品核心要素
2019年3月,欧洲贷款市场协会(LMA)、亚太贷款市场协会(APLMA)、美国银团与交易协会(LSTA)三家机构联合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原则》(Sustainability-Linked Loan Principles)以及《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原则指南》(Guidance on Sustainability-Linked Loan Principles),为贷款人、借款人、第三方的可持续发展贷款实践提供指导和框架,成为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发展里程中重要的规范性文件。根据《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原则》,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有五个核心要素,分别为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简称“KPI”,下同)、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Sustainability Performance Targets,简称“SPTs”,下同)、激励机制、信息披露和审查。
表1 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五大核心要素
核心要素 |
释义 |
设置要求 |
关键绩效 指标 |
与借款人经营活动中所涉及的ESG相关的目标,根据借款人的长期表现设置。 |
要求可被量化,以便后续验证和审查。 |
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 |
对关键绩效指标的量化评估目标,指借款人在借款期间需要完成的与ESG相关的具体目标,由借款人与贷款人协商决定。 |
要求有明确的目标达成时限,例如,在实现SPTs考核方面,可按时间节点分阶段达成绩效指标。 |
激励机制 |
借款人完成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后,银行将贷款利率给予一定优惠。 |
- |
信息披露 |
借款人需定期向贷款人披露SPTs的完成情况。借款人可以私下向贷款人阐释SPTs进展,同时也鼓励借款人以年度报告或者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向社会公开披露SPTs相关信息。 |
在频率上至少每年提供一次进展情况。 |
审查 |
借款人在贷款存续期内聘请第三方机构就关键绩效指标的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表现开展评估认证并出具验证报告。 |
- |
(二)作用机制
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有三种作用机制,分别为单向利益机制,单向惩罚机制,双向利益与惩罚机制。单向利益机制是若借款人按时完成SPTs,则贷款人向借款人提供利率优惠,对借款人未按时完成SPTs的情况不做惩罚。单向惩罚机制是若借款人未按时完成SPTs,贷款人提高利率或者提高保证金金额,对借款人按时完成SPTs的情况不做奖励。双向利益与惩罚机制是贷款人根据借款人完成SPTs的情况进行借款人的贷款成本上调或下调。
表2 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作用机制
机制 |
借款人行为 |
贷款人行为 |
单向 利益 |
按时完成 SPTs |
提供利率优惠 |
单向 惩罚 |
未按时完成 SPTs |
提高利率或者 保证金金额 |
双向 利益与惩罚 |
按时或未按 时完成SPTs |
贷款成本下调 或上调 |
资料来源:欧伟祥.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国外经验及对我国实践启示[J].金融发展评论.2022(10).
三、国内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市场现状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产品设计与落地,市场实践不断丰富,但由于缺乏配套的政策支持以及市场认知不足,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市场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
(一)市场积极探索,实践不断丰富
截至2022年6月,我国获得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的企业共有5户,贷款金额合计4.65亿元,涉贷银行仅有邮储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恢复,2022下半年至今,又有多笔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在国内成功落地,借款人涵盖制造业、融资租赁、地产、电力、浆纸等多个行业类型,借款人利率与二氧化碳减排、单位能耗、ESG等多领域指标相挂钩。
1.浦发银行发放国内首批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
2021年,浦发银行在国内首家推出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2021年6月,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向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境内首单基础设施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该笔贷款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碳减排目标与贷款利率挂钩,激励企业主动推进自身发展可持续。创新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以产融结合的方式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支持实体经济。
2. 邮储银行率先发放可持续发展挂钩银团贷款
2022年,可持续发展挂钩银团贷款开始在国内兴起。邮储银行于2022年10月向某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发放6亿元可持续发展挂钩银团贷款,贷款利率与企业预设的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清洁能源项目投放金额、装机规模、二氧化碳减排量相挂钩,激发企业加大节能降碳领域投资力度,为社会能源机构转型注入资本力量。
3. 邮储银行落地全国首笔“碳减排支持工具+可持续发展挂钩+数字人民币”贷款
2023年,邮储银行对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进行创新,将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与其它金融工具结合。2023年4月,邮储银行广西区分行在南宁市落地全国首笔“碳减排支持工具+可持续发展挂钩+数字人民币贷款”场景业务,向广西区内某能源有限公司发放项目贷款。贷款利率与融资人在约定期间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容量挂钩,以此激励企业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及高效设备等方式主动促进碳减排,让企业在享受碳减排带来的优惠利率的同时,又能取得良好的环境与社会效益。
4. 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全国首单外资可持续发展挂钩银团贷款
2023年5月,中国农业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银行机构向新加坡某浆纸公司发放总额10亿元人民币的可持续发展挂钩银团贷款,创造了境内市场外资企业和浆纸行业可持续发展挂钩银团贷款的“双首单”纪录。根据银团贷款协议,此次贷款利率水平将与该公司在大气污染物排放、耗水量、水重复利用率、碱回收率以及新增就业岗位等五个方面的指标挂钩,激励企业主动提升可持续发展指标表现。
(二)政策体系不足,市场认知滞后
目前,国内可以参考的政策性文件基本只有欧洲贷款市场协会(LMA)、亚太贷款市场协会(APLMA)和美国银团与交易协会(LSTA)联合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原则》和《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原则指南》,这两份文件都是国际性质的文件,国内并无专门针对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的指导性或激励性政策文件,关于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的政策体系远不如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完整。
同时,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被纳入绿色信贷业务的范畴之中,而绿色信贷由于受到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关注,是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发展重点,导致较少有银行注意到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这一“细分”产品的发展。例如,在国际市场上,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自2017年首次推出后,2018年和2019年发展迅猛,规模分别是上一年的10倍和3倍,并于2019年首次超过了绿色贷款规模;而在中国市场,绿色贷款的市场认知、发展规模与创新研究等方面均领先SLL,绿色贷款的规模也远超SLL。
事实上,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与绿色贷款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见表3对比),将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归于绿色贷款的范畴会导致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这一典型的转型金融工具不能被市场广泛认知,不利于经济绿色转型。
表3 绿色贷款与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对比
类别 |
绿色贷款 |
可持续发展贷款 |
资金用途 |
仅被允许用于绿色项目且对于资金的追踪较严格 |
不作限制 |
资金申请 |
需要通过项目评估和筛选,借款人应向贷款人清晰沟通其支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相关合格标准 |
没有明确的评估和筛选要求,主要基于借款人和贷款人的协商 |
信息披露 |
定期披露资金的用途和使用情况 |
定期披露SPTs完成情况和企业战略计划等 |
贷款成本 |
固定利率 |
与借款人SPTs完成情况挂钩 |
对社会的影响效果 |
从环境改善后效果引申而来,例如减污降耗、水资源管理后环境质量提高,由于环境污染引发的疾病发病率降低等 |
SPTs中的社会和治理类指标,例如改善职工工作环境,保障职工身体健康,支持社区建设等 |
对环境的影响效果 |
与绿色产业相关的生物多样性、生态保护、污染预防等 |
与清洁生产相关的减污、降耗、节能、增效、循环经济等 |
对比绿色贷款,可持续发展贷款可应用的行业和项目更广,对资金的限制较少,包容性更强,对借款人的激励性质更强烈。综合来看,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在多方面优于绿色信贷,比绿色信贷更有前景。
此外,相较于国外,国内金融机构在设计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产品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例如,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的SPTs设立多数单一,大多只涉及了环境方面的指标,缺少社会和治理方面的指标。
四、未来展望
随着气候问题愈发严峻,转型金融对低碳工作的重要性也更加明显。现阶段中国仍有一大部分产业是碳密集产业,实现双碳目标不仅需要发展绿色产业,“棕色”产业的转型也极为重要。在中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业为主导,作为向企业转型提供融资渠道的金融体系,转型金融在中国的发展需要银行业的大力支持,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是银行业开展转型金融的发力点之一。
在政策层面,银行业应积极参与政策制定。由于在中国推广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亟需更适应中国本土市场情况的政策性指导和激励文件,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积极根据已有经验为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议,推动适用于中国本土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政策落地。
在市场层面,银行业应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业务发展。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在公众渠道宣传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相关信息,在与低碳转型高度相关企业合作交流时积极推荐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不断推动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落地。
在产品设计层面,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积极开拓不同维度的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借款人协商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时不仅要设立环境方面的指标,也应考虑设立社会和企业管治类的指标。再者,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的设立具有前瞻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努力开展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设立的方法学研究,不断探索适合中国本土市场情况和相关标准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设立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双.可持续发展挂钩金融工具的全球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河北金融. 2022(12).
[2]欧伟祥.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国外经验及对我国实践启示[J].金融发展评论. 2022(10).
[3]施密特曼•约亨,腾春寒,边塞.绿色债务借款人究竟有多环保?[J].金融市场研究.2022(07).
[4]王曼.可持续发展贷款的国际实践及对完善我国绿色金融工具的启示[J]. 国际金融.2021(12).
[5]张继云,谷润吾,尹飞等.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绿色信贷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J].国际金融.2023(07),17-26.
[6]马骏,郭建伟,赵钢柱.转型金融工具的关键绩效指标[J].中国金融.2023(15).
[7]新浪上海. 浦发银行上海分行积极响应国家绿色战略 落地首单基础设施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关联贷款[EB/OL]. http://sh.sina.com.cn/news/jr/2021-06-25/detail-ikqcfnca3210746.shtml.
[8]李琪. 绿色金融助力高碳高污染产业绿色转型——中国银行业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创新系列典型案例[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8093871849772767&wfr=spider&for=pc.
[9]证券时报. 邮储银行发放可持续发展挂钩银团贷款 预计可减碳2300万吨[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7483069933163486&wfr=spider&for=pc.
[10]华声在线. 邮储银行落地全国首笔“碳减排支持工具+可持续发展挂钩+数字人民币”贷款[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5659872843264843&wfr=spider&for=pc.
[11]新浪财经. 绿色金融再创新 全国“双首单”可持续发展挂钩银团贷款花落金鹰[EB/OL].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3-05-18/doc-imyufqmq8024076.shtml.
作者:
雷涵越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长三角绿色价值投资研究院研究员
阮彬彬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刘赵妍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
施懿宸 中财绿指(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