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也造成一定不良影响。及时有效开展心理疏导,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内容。4月1日,《求是》(2020年第7期,总第764期)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的讲话》,文章指出,要加强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加强舆论引导,坚持依法防控,妥善处理疫情防控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这是继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提出“要主动做好心理疏导”,及3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的文章《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求是》2020年第6期,总第763期)提出“要做好患者康复和隔离群众的心理疏导工作。”,再次提出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心理疏导工作是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治疗、危机干预等方式,引导公众科学缓解压力,正确认识和应对常见精神障碍及心理行为问题。心理疏导工作是心理健康乃至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共卫生疫情发生时可以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心理健康行动的主要内容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标准中包含了身体健康、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三个方面,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积极应对当前我国出现的一些比较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健康中国行动”中专门设立了“心理健康行动”这一专项行动。2019年6月24日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号)和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均对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提出了明确要求,将“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作为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要求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加强心理健康人才培养;建立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完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并提出具体目标: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0%和30%,心理相关疾病发生的上升趋势减缓。我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明确我国心理健康行动的主要目标。当前公众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认知率仍比较低,缺乏对心理健康服务专业性、有效性的认识,这制约了人们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要和利用。针对公众缺乏心理健康知识的现状,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科学宣传力度,提升公众心理健康意识。为此,本行动提出到2022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0%和30%。专家分析认为,我国焦虑障碍、抑郁症、失眠障碍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患病率将呈上升趋势,但随着心理健康工作的不断推进,将可以控制这些疾病患病率的上升趋势。为此,本行动提出焦虑障碍、抑郁症、失眠障碍患病率上升趋势减缓。
二是倡导个人和家庭维护心理健康的责任目标。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针对竞争压力增大的情况,号召公众正确看待压力,使用合理方法缓解压力。正确认识常见情绪问题。针对人们常遇到的抑郁、焦虑情绪问题,提出抑郁障碍、焦虑障碍主要表现及治疗方法。鼓励公众发现心理异常时,树立求助意识,主动到专业机构治疗。主要任务:一是重视睡眠健康,出现睡眠问题及时就医;二是培养科学的运动习惯,号召每个人培养适合自己的运动爱好;三是精神疾病治疗要遵医嘱,提高治疗依从性;四是关注家庭成员心理状况,强调家庭对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三是社会和政府促进心理健康的主要任务。目前,心理健康工作人员面临专业人员少、工作岗位不明确、保障机制不到位等问题,本行动对加大专业人员培养、设立工作岗位、完善薪酬分配制度等提出要求。为此社会和政府的主要任务是:一是注重整合社会资源,培育社会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三是完善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培养与使用机制;二是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管理服务,联合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登记报告、救治救助、康复服务等工作;三是强化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职责,具备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筛查、识别、处置能力;四是开展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鼓励基层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为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二、我国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心理疏导任务
新冠肺炎疫情属于突发公共重大疫情,来势极为迅猛。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由于缺乏应对疫情的心理准备和也没有相关的处置经验,容易产生焦虑、慌乱、空虚、压抑等负面情绪。目前,虽然对病毒传播致病机理等有了一定的认知,但诊疗方案和防控举措还需不断完善,对新冠肺炎的深入研究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些都是造成人们情绪和心理波动的因素。深入分析疫情期间社会心理变化的原因,探索其内在规律,有助于找到合理应对方法。为此,应树立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积极心态,积极投身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应树立是以情绪调节为导向的积极心态,调整思维和认知方式,寻求多方支持。具体心理疏导任务如下:
一是统筹各界参与心理疏导。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面临突发性危机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等应激反应,甚至出现身体症状;反应过度,会损害自身免疫系统,导致身心疾病。在疫情期间做好社区心理疏导工作,需要更多力量参与。研究发现,鼓励人们有序参与疫情防控或灾害救助,能促进心理调适、消解负面情绪。统筹调配社区干部、楼门院长、物业公司员工、居民群众、志愿者等社区力量,促进资源整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加大疫情防控科普力度。疫情发生以来,一些人出现不同程度的担心、焦虑和不安,这些都是正常的应激反应。疏导负面情绪,可以在社区建立以预防、预测为主的心理健康工作机制,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微博微信等平台主动发布疫情防控工作动态,宣传各地疫情防控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普及推广科学防护知识,引导居民正确理性看待疫情,凝聚群防群控的社会共识;可以邀请医务人员、疾病防控工作者在线宣讲,解疑释惑。通过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引导人们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决心,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
三是发挥心理专业人士优势。心理疏导有一定的专业性,在社区开展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工作,应在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要用好现有社工机构的专业资源,用好社工、义工、志愿者等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心理援助热线和多种线上通信手段作用,为有需求的居民及时提供心理援助和心理疏导等服务。尤其要重视和关心坚守一线的医护人员、疾控人员等的心理状况,做好后勤保障,合理安排休息,纾解紧张情绪,提供持续的心理疏导和跟踪服务。
四是实施疫情人群分类心理疏导。在疫情防控中,要重点关注居家隔离人员、患者家属、病亡者家属等重点人群的心理状况,研判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和干预,减少由负面情绪引发的非理性行为;利用网格化管理优势,采取适当方式,了解社区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对疫情的认知态度等,通过分析评估,识别高危人群的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实施分类疏导干预,缓解疫情带来的消极心理影响。
三、我国公共卫生疫情中心理疏导工作的政策建议
心理健康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幸福安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因此,要推动政府、社会、家庭、个人各负其责,预防心理问题、维护心理健康、治疗心理疾病,加强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提升社会文明。为此,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号)中专门提出要“健全支撑体系。”客观讲,当前我国对于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的支撑体系尚待健全。为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是加大银行业对于心理咨询机构的融资扶持。当前,银行业在金融机构中业务量较大,根据相关统计,心理咨询机构的很多融资也大都来自银行。因此,应鼓励商业银行探索向产权明晰的民办心理机构发放资产(设施)抵押贷款和应收账款质押贷款。
二是加强财政支持,强化资金统筹,优化资源配置。心理疏导属于公共卫生的重要社会事业,公益性突出,社会性强。所以,应当提高政府财政扶持的资金比例。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中的心理咨询师的培养。心理疏导专业性强,而且需要很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建议国家在教育体系中注重对于心理疏导人才和相关心理舆情人才的培养,同时提高心理咨询人才的相应待遇,为提高疾病防治和应急处置能力储备人才基础。
四是加强科技支撑,加大心理领域的前沿研究。心理科学独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与心理科学有关的脑科学属于前沿领域,亟需开展一批影响健康因素和疑难心理重症诊疗攻关重大课题研究,在心理学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要给予支持。
五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和信息支撑体系。开展健康政策审查,加大心理咨询的各种普查活动,尽量掌握当前社会的舆情和心理整体状况,以此为依据,推进法规建设。同时强化心理咨询领域信息支撑,推动部门和区域间共享心理健康相关信息。
(本文部分内容曾在第11次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上交流,并获得相关有益的完善建议)
作者:
任国征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健康金融实验室(数据库)主任,课题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