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问题是全球环境工作不可忽视的一环。土地流失、土壤污染等问题已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严峻挑战。各国面临着土壤修复的紧迫压力。例如在欧洲,根据欧洲环境署(EEA)报告,土壤修复费用每年约为65亿欧元,其中可能有250万个可能受污染的地点值得调查。由于土壤修复项目一般具有成本高、期限长、复杂性较高等特点,土壤修复项目在全球范围内都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以中国为例,我国目前大多数的土地修复资金的来源都是政府拨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优势未能进一步挖掘。其他渠道的BOT和PPP项目融资只占较小比例。只有加快挖掘土壤修复项目融资的工具,撬动社会资本,才能为全球土壤修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在中国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挪威水环境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与奥斯陆国际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系列报告Financing Models for Soil Remediation中,展示了若干有潜力被用作土壤修复项目的融资工具。在接下来的系列文章中,将从中选取部分案例予以介绍,旨在为决策者、金融机构与项目管理者提供参考。本文的案例介绍了由英国与南非两国合作的社会信用融资试点情况。试点主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将南非的医疗类项目产生的社会效益予以评估赋值,英国的投资者在投资南非的这些指定项目时,可得到相应的社会信用证书,并将证书用于抵税和市场交易。
一、 案例融资工具介绍 - 社会信用融资
社会信用(social credits)是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论坛提出的一项倡议,旨在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和数字生态系统,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项目、气候相关项目等,支持包括农业、水、住房、卫生、教育、金融和能源等领域的发展。
社会信用是根据指定开发性项目带来的多重社会效益而生成的可交易的“证书”。这些社会效益早在项目开始之前的融资阶段就需要被评估出来。投资者在投资特定项目的时候可获得这种社会信用,并在项目实现其社会影响且获得第三方机构认证后将信用用于交易。项目可发行的社会信用证书的数量由其社会影响力决定。案例中的社会信用融资的一大创新点在于,社会信用的交易是基于区块链平台之上的,运行方式如同其他加密货币一样。作为一种分布式账本,区块链可以永久记录多方之间的交易,该技术保证了社会信用交易的透明性和安全性。
社会信用证书的附加价值在于它可以用于减少项目参与国的投资者的税收负担。减免的税负类型主要包括个人所得税和公司税,具体的减免数额将由每个项目参与国自主决定。为了防止社会信用证书带来的税收减免对国家公共预算计划带来冲击,参与国可以根据国情限制社会信用证书在不同经济领域能抵消的税费上限。这些上限的设置可以与参与国对外援助预算相挂钩。比如,在英国-南非的试点项目中,英国可以规定,社会信用证书可抵消的税费应不超过英国对南非援助总额的15%。
二、 试点项目介绍
2018年起,英国和南非两国开始对社会信用融资模式开展试点工作。在项目正式开展运作之前,全球青年领袖论坛与两国政府和税务当局进行了讨论,建立了必要的治理框架和双重征税协定,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运转。
英国和南非的社会信用融资试点项目流程如下:
1. 在预认证阶段,为确立南非的“东道国”资格, 先是评估了项目将产生的交易成本、社会影响和正外部性价值这三项必要条件,同时商讨决定了试点项目将产生的信用数量;接着,筛选出项目可覆盖的具体南非医疗项目清单,这样远在英国的投资者便可以指定清单中的项目来进行投资。
2.在实施阶段,试点项目筛选出的具体医疗项目将投入建设,第三方认证机构也会被正式授予委托,对项目预期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认证。一旦项目的社会经济影响认证成功,英国的相关投资者便将获得预定数量的社会信用。之后投资者可以用社会信用证书抵消税务或进行交易。
3.最终,随着更多医疗项目和市场投资者的参与,社会信用也可以在区块链上以加密货币的形式进行交易。
图1:社会信用融资流程
社会信用的交易主要是建立在超级账本(Hyperledge)区块链技术之上的。社会信用证书在整个融资过程中有三个核心功能:一是促使开发性金融、影响力投资、多边援助和混合融资等各种渠道的资金能够以高成效、低成本的方式进行运转。二是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社会信用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数字货币,可以自由转让和交易。三是以减税为诱导手段刺激更多私营部门的资金进入可持续投资领域。
三、 “社会信用融资模式”运用于土壤修复项目的潜力
与上文中南非的医疗项目相比,中国的土壤修复项目总体来说具有较类似的社会属性,成本高、期限长、融资难,但容易产生可衡量的社会影响,因此具备使用社会信用融资模式的潜力。
社会信用融资的模式不仅能够吸引国际投资者,还有撬动本国社会资本的潜能。此外,社会信用融资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其融资成本之低。一般来说,项目方对募集来的资金只偿还本金,不偿还货币形式的利息。项目产出的社会信用便可看做是投资者获得的“利息”,这种社会信用最终通过抵税或交易的方式能够给投资者带来实际的资金回报。
对于项目所在地的“东道国”来说,在项目初始的准备阶段,可能需耗费人力物力与潜在投资者所在国家进行谈判沟通。但这种成本从长远来看是性价比很高的。成功的土壤修复项目不仅能为“东道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益处,改善的土壤质量也会很快吸引更多高质量产业布局,从而为“东道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事实上,虽然上述试点是在英国和南非之间展开的。但有条件的国家完全可以在自己国家范围内开展这种社会信用融资模式的探索。比如,中国一方面具有很多诸如土壤修复项目等社会影响产出较高的项目,另一方面又有着领先的区块链技术,投资者也有减轻个人所得税和企业税的诉求,具备同时作为“东道国”和“投资国”的潜能。此外,如果项目所在地和投资者所在地都在一国之内,也能避免双重税收体系不同带来的项目协调负担。
四、“社会信用融资模式”运用于土壤修复项目的建议
案例中的社会信用融资方式虽然在很多方面的发展还还不够成熟,但其作为一种新型融资工具,随着责任投资者日益增多,以及全球对可持续金融发展的不断重视,具备一定发展潜能。对于将社会信用融资用于土壤修复项目的情景,我们初步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是在公众层面,提升社会信用融资宣传的力度和精准度,吸引特定投资者进入社会信用融资市场。但因其特殊的还本付息方式,社会信用融资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投资者,应锁定责任投资者和对减税有较强烈需求的投资者作为目标人群。
二是要灵活调整国际社会信用融资项目中不同国家间针对特定项目的征税制度,以签订双重征税协议等方式保障国家之间实施社会信用融资的进程。在南非和英国进行社会信用融资试点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国家之间实施信用融资更加艰难。为了不同税收制度给投资者带来的不确定性,必须确保不同税务机关(例如国家、联邦、省和市税务机关)之间签订的双重征税协议达成一致。
三是为减少社会信用融资给公共预算带来的风险,有关部门应提升信息披露程度、精准评估项目可发放的社会信用数额,并在适当时候通过减少发放信用数量等方式化解可能出现的风险。
四是加强土壤修复项目的前期准备,加大能力建设投入,同时加强项目本身的风险防控工作,从而加强项目的盈利能力。不论融资方式怎样创新,也并不能担保项目的成功,项目本身才是投资回报的最关键因素。
本文内容改编自中国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挪威水环境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与奥斯陆国际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系列报告Financing Models for Soil Remediation,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数据来源:中国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挪威水环境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与奥斯陆国际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系列报告Financing Models for Soil Remediation
更多关于社会信用的信息详见:http://www.social-credit.org/
更多关于超级账本的介绍详见:https://cn.hyperledger.org/
编译:
王子叶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科研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