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8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关于分类指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做好老年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做好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肺炎机制发〔2020〕11 号)。通知要求,将老年人的疫情防控作为当前重要工作来抓,尽最大努力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并对做好居家、社区、机构老年人的疫情防控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其中在对养老机构封闭管理的措施当中,要求“暂停接待外来人员探视和接收老年人新入住”“妥善劝导老年人返回家庭居住”。疫情防控下,封闭管理对养老机构入住率的影响,以及发展仍较为薄弱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无疑提出较大挑战和冲击,很有必要加大对于疫情期间老年服务产业的资金扶持。
一、疫情之下老年人是易感高危易发人群
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老年人数量多。老年人免疫功能弱,患病更容易或更严重,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国家卫生健康委2020年2月4日新闻发布会数据显示:对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进行分析,以男性为主,占2/3,女性占1/3,并且是高龄为主,80%以上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75%以上是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基础疾病[1]。按照中央关于分类指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做好老年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刻不容缓。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从整体人口结构看,我国老年人口较多。2020年1月17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9年国民经济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603万人,占总人口的12.6%。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老年人是最早被发现的易感人群。从感染者和死亡者的特征来看,尽管感染者多为青壮年,但因感染而死亡的病例中却以老年人为主,一旦感染,老年人面临更高的死亡风险。
二是从流行病学调查看,老年人患病死亡率高。2020年2月,预印本网站Medrxiv发表了一项针对新冠疫情数据的最新分析,其患者数据来自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人数达到8866例,包含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该项研究显示,在4021例确诊患者中,50岁及以上患者占比为47.7%,30~65岁患者占比超七成,其中老年男性患者是高危人群。截至1月26日,已经有58例确诊患者和18例疑似患者死亡,其中55例是重症患者,死亡的重症患者占确诊重症患者的近6%。其中,60岁及以上基线诊断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2]。因此,老年人是此次疫情的高危人群,特别需要加强健康防护,一旦感染,老年人将面临更严重的后果。
二、疫情对养老服务业的冲击
养老机构是疫情防控重点区域,疫情暴发后,民政部、国家卫健委以及各地方政府纷纷发布措施,对养老服务机构全面实施严格的封闭管理。目前新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社会各界应对疫情作出相持期的长久打算,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此次疫情对养老服务业的影响较大。
第一,封闭管理对养老机构入住率影响较大。尽管国家越来越重视养老问题,但是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和企业以及各类养老机构仍然面临严重的生存和发展困境。全国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并不乐观,自2011年后整体呈下降趋势。疫情之下,养老服务机构全面实施封闭管理,均不再接收新入住老人。疫情之后,大众对这种人员密集型的机构的养老服务需求意愿尚不确定。因此,养老机构的封闭管理对入住率将会产生较大影响,预计将极大影响运营收益。另外,封闭管理的实施对于部分入住老人在封闭管理之前返家过年,节后返回养老院需要经历隔离期,或者家属拒绝返院,或者养老机构不再接收入住,凡此种种也会导致养老机构出现床位空置,进而影响营收。
第二,养老服务人员严重短缺。随着疫情的发展,各地出台养老机构封闭管理措施后,很多养老机构从业人员春节后将无法及时返岗,加上防控疫情阻击战要求更加严格,导致部分养老机构人员紧张,服务效率降低;疫情期间养老机构防疫与消毒工作量加大,缺少应对准备,部分养老机构内部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对于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将产生负面影响。
第三,社区养老服务业务受到冲击。社区养老服务主要由政府出资委托或资助专业养老机构在社区承办居家养老服务点,为辖区内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疫情发生后,各地方出台的养老机构封闭管理措施中,也包含暂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可以说,疫情之下,全国的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基本全线停滞。在疫情防控未完全解除前,全面暂停服务业务意味着企业的经营性收入完全中断,这无疑将给养老服务供应商的当期收入带来重大冲击。
三、疫情期间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融资建议
《通知》要求加强对老年人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联防联控,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落实属地责任,统筹安排好防控物资和资金支持,保障辖区内养老机构的防控物资供应。从当前疫情防控下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养老服务业受到冲击较大,这对本就脆弱的中小养老服务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材料储备、人力资源,尤其是资金的准备等将成为众多养老服务企业复工面临的巨大挑战。为化解疫情对于养老服务企业,特别是风险抵押能力较弱的中小微养老服务企业的冲击,推出救助措施以纾解养老服务企业的困境。从资金角度尤其是财政金融角度,特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是强化疫情期间的金融支持力度。由于生产和经营暂停,很多中小养老服务企业现金流中断、资金周转困难。为此,建议有关部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有针对性的引导金融机构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受疫情影响较大地区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对受疫情影响加大、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养老服务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充分利用再贷款、再贷款以及结构性降准等工具,加大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的支持力度,为企业恢复生产提供资金保障。
二是优化信贷结构,提高服务效率。在信贷政策执行过程中,考虑到中小养老服务企业相对比较弱势,政策执行方面应有针对性的向其加大倾斜,通过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的投放提高资金支持的质效,资金支持不仅要有数量还要有质量。同时,银行适当简化流程,下放审批权限,提高服务效率,使企业能够尽快尽早的取得资金。
三是适度对受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倾斜财政政策。对养老服务企业尽快出台相关措施,给与受影响的中小企业财政补贴、改善其融资担保服务、并适当降低社保费率、鼓励业主对困难的中小企业减免租金,以减轻养老服务企业和养老服务机构的负担。针对企业税收方面,推进减税降费以帮助中小企业恢复生产。对因疫情导致重大损失,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重大影响的中小养老服务企业和养老服务机构,可申请免征疫情期间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四是鼓励更多私营企业和公益慈善资金支持老年疫情防控。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规定,加强对居家、社区、机构老年人的宣传倡导,支持慈善机构增加物质捐赠,切实提高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广泛动员涉老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以包括提供资金支持在内的各种支持,帮助高龄、行动不便等有困难的老年人做好个人防护,为老年人提供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老龄办)要加强对老年人疫情防控工作的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督促整改,不断提高疫情防控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http://www.nhc.gov.cn/xcs/s3574/202002/35990d56cfcb43f4a70d7f9703b113c0.shtml
[2]Yang Yang, Qing-Bin Lu, Ming-Jin Liu, et al. 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outbreak in China. Medrxiv, Posted February 11, 2020.
作者:
徐晓娜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养老金融实验室助理,南开大学人口经济学博士
指导:
任国征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健康金融实验室(数据库)主任,养老金融实验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