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IIGF观点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IIGF观点 > 正文

IIGF总结 | 聚焦全球妇女大会:以金融之力促进女性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25-10-14

2025年是全球性别平等事业的重要节点,我们迎来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30周年。1995年,中国承办了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这一历史性会议确立了全球妇女权利和性别平等的行动框架,成为推动妇女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三十年来,中国积极践行北京世妇会精神,推动妇女在教育、就业、领导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发展。习近平主席曾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强调,“让性别平等落到实处”,“推动妇女走在时代前列”,“加强全球妇女事业合作”。性别平等作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同、深入人心的共同价值。

今年10月13日至14日,全球妇女峰会在北京召开,各方再度齐聚北京,共商全球妇女事业的未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峰会开幕式主旨讲话中强调,要把握新时代机遇,支持妇女在绿色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并宣布未来五年面向妇女事业的一系列务实举措,包括向联合国妇女署捐款1000万美元、设立全球妇女能力建设中心、在民生领域实施1000个“小而美”项目、邀请5万名妇女来华交流研修等。这些举措为各方协同推进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金融如何赋能“她的可持续未来”

在推动性别平等的进程中,金融不仅是资源配置的手段,更是促进社会公平与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作为中国绿色金融领域的领先研究机构,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长期关注金融支持女性可持续发展的议题,致力于探索金融如何赋能“她的可持续未来”,支持女性在可持续发展、普惠金融、资本市场及气候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普惠金融与女性发展:拓展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提升女性创业者、小微企业主及低收入女性群体的金融可得性。通过创新性的信贷、保险和投资工具降低女性融资门槛,增强女性经济独立性和抗风险能力,帮助更多女性共享经济发展的机遇。

资本市场与女性发展:在资本市场层面强化对女性发展的关注。一方面,在ESG框架下推动企业治理多样性,将性别多元纳入企业环境、社会及治理绩效考量;另一方面,改善女性企业家的融资环境,开发面向女性可持续发展的投资产品,推动债券市场的相关金融创新。鼓励交易所、投资机构等市场主体披露女性相关的数据,优化女性企业家的融资生态,提高女性在资本市场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

气候行动与女性赋能:关注女性在绿色经济转型、可持续投资及气候行动中的独特作用。通过金融机制支持女性参与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可持续农业等领域的创新创业与投资,把“女性维度”纳入气候投融资决策中,使可持续金融政策和市场实践更加兼具公平性与包容性。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绿色转型过程中,充分发挥女性的力量,实现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二、研究与合作:政策创新与市场实践齐驱动

为推动金融更好地支持女性可持续发展,中财大绿金院近年来在政策研究和市场实践方面积极探索,与联合国妇女署等机构深入合作,创新工作机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深化与联合国妇女署的战略合作。2023年,中财大绿金院与联合国妇女署合作开展了中国金融支持女性可持续发展的基线研究,系统梳理相关政策和金融工具,评估当前的发展现状。2024年1月,双方共同举办“金融支持女性可持续发展助力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围绕政策创新、市场机遇和实践路径展开深入讨论。2024年9月,中央财经大学与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办公室正式签署为期5年的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在政策分析、能力建设和市场推广等领域的协作。此后,2024年12月,双方在上海和北京举办了主题为“可持续金融助力性别平等:ESG实践、策略和创新”的系列沙龙活动。2025年1月,双方联合发布了《推动可持续未来:中国性别金融发展态势分析报告》,基于文献研究和利益相关方访谈,全面分析了中国在金融支持女性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现状与趋势,促进金融资源得到更加均衡、高效的配置与利用,从而加速实现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目标。


发布专项研究报告。作为本年度的新成果,中财大绿金院与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办公室合作完成了《中国A股上市商业银行在ESG框架下纳入女性相关指标的研究报告》(预计于年内发布)。该研究覆盖32家A股上市商业银行,从女性领导力、员工结构、薪酬公平、客户服务等维度对比分析各银行的信息披露实践,指出目前存在披露颗粒度不一致、统计口径不统一、连续性不足等问题,并提出细化披露指标、优化呈现方式、完善行业引导等改进方向。这份报告为商业银行完善女性相关信息披露和强化内部治理提供了可操作的建议,也致力于为监管部门和市场各方制定政策、优化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牵头成立专业工作组。2024年,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新设立了“金融支持女性可持续发展工作组”,由中财大绿金院牵头,以研究为核心,同时推进产品创新、地方试点、国际合作、宣传倡导与能力建设等工作。工作组现阶段重点关注以下五个方向:一是乡村振兴战略下金融支持女性发展的现状(由新网银行牵头);二是气候行动中的“她力量”(由中财大绿金院牵头);三是ESG框架下的女性领导力与就业(由中伦律师事务所牵头);四是金融支持女性绿色消费(由蚂蚁集团牵头);五是金融支持女性养老(由国泰君安证券、鹏华基金牵头)。此外,在2025年工作组新增了“财富管理与女性可持续发展”方向,由东莞证券牵头开展相关研究,进一步拓展女性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交叉议题。

开展绿色普惠金融市场评估。此外,绿金院还启动了“中国‘绿色普惠’金融市场评估研究”(Market Assessment for Gender × Climate Finance in China),探索在金融投资决策中同时纳入性别平等与气候变化因素,以推动金融支持下的公正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这项评估研究旨在识别当前市场在性别友好型气候投融资方面的机遇与挑战,为政策制定和产品创新提供实证依据。

三、国际合作与能力建设:推动全球对话

在国际合作与能力建设方面,绿金院与国内外金融机构合作开发可持续金融转型相关的能力建设课程,涵盖金融支持女性可持续发展、普惠金融、ESG投资等关键议题,帮助业界提升对于性别平等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认知和实践能力。

同时,绿金院通过举办和参与各类研讨会、专题沙龙和高层对话,积极推动将女性相关议题纳入金融行业的主流讨论。在这些交流活动中,重点探讨的领域包括:ESG投资与多元包容,女性在气候适应与可持续发展中的领导力,金融支持女性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实践与政策创新,以及在金融风险管理中融入女性视角等。此外,为进一步促进包容性发展,绿金院举办“金融赋能她未来:可持续发展中的女性力量”主题沙龙等系列活动,支持青年女性领导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推动性别平等理念与青年发展目标的深度融合。通过持续的对话与交流,性别平等与女性赋能逐渐成为可持续金融议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球范围内的经验共享和合作共赢奠定基础。

四、展望未来:以金融之力助力性别平等与可持续发展

回顾过去三十年,全球在性别平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从教育普及到女性就业率提升,从政策倡导到企业治理中的多元化,性别平等已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然而,金融体系在服务女性群体方面仍存在不足,女性在金融服务可得性、投资决策参与度、企业融资及财富积累等方面的差距依然明显。随着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和可持续投资理念的深入发展,金融支持女性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展现出广阔潜力。但与此同时,性别相关数据匮乏、政策激励不足和市场响应有限等问题仍需系统破解。如何在现有金融体系中有效融入性别视角,使金融既服务增长又促进公平与可持续发展,是未来政策与实践亟需关注的重点方向。

作为中国绿色金融领域的领先研究机构,中财大绿金院将继续发挥专业研究优势,深化政策研究与行业合作,推动以女性为核心的金融创新与实践,促进跨领域协同,助力金融体系向更加包容、公平与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未来,在“女性×金融”的交汇领域,亟需进一步推动多层次创新:在产品层面,开发更契合女性创业与生命周期需求的金融产品与财富管理方案;在资本市场层面,优化女性主导企业的融资环境,推动ESG信息披露纳入性别指标;在国际合作层面,加强政策对话与经验共享,促进政府与市场的协同;在能力建设层面,完善金融机构性别意识培训和服务体系,提升金融行业整体对女性议题的理解与响应能力。

性别平等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要素,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金融应充分发挥纽带作用,促进性别平等与可持续发展协同并进,为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提供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