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IIGF观点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IIGF观点 > 正文

专家观点|林山:财政政策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布时间:2025-09-28

9月20日,全球治理框架下的绿色金融创新与合作论坛暨中财大绿金院十周年年会在北京成功举行。财政部国际财经中心副主任林山到场并发表主旨演讲,演讲实录如下。

很高兴参加中财大绿金院年会,与诸位专家共同探讨绿色发展问题。今年正值《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也是我国“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本次年会聚焦“全球治理框架下的绿色金融创新与合作”,可谓恰逢其时。下面,我就全球绿色转型发展面临的宏观形势,以及财政在绿色转型过程中的作用,与大家作一个交流。

一、全球绿色转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从全球形势来看,绿色转型进程不断取得突破,但近年来出现一些新动向,值得高度关注。

一是部分发达经济体绿色政策出现回调。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美国气候政策大幅倒退;欧盟作为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参与者,近期也放松多项绿色监管规则。这些动向或削弱全球应对气变的雄心,并为绿色投资和产业发展带来巨大不确定性。

二是全球气候资金动员不力,优惠度不高。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资金常设委员会测算,发展中国家到2030年需要近7万亿美元资金,才能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但OECD统计的发达国家在2016-2022年间累计动员的气候资金不足6千亿美元,且赠款仅占5%。在资金问题凸显的背景下,国际社会普遍期待即将召开的COP30大会取得富有雄心、公平、平衡和包容的成果,为加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集体行动注入新的动力。

三是绿色领域合作已成为国际合作的关键议题。《巴黎协定》达成十年以来,全球已经有150多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目标,覆盖全球89%的人口和88%的排放,以去碳化为标志的全球能源转型时代已经开启。中国作为世界绿色发展的坚定行动派和重要贡献者,不仅深入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机制下的主渠道合作,还积极通过各类多双边合作机制深化绿色领域合作。

二、财政政策在绿色低碳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坚实的政策和财力支撑。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中央财政不断完善绿色财税体系,综合运用财政资金引导、税收调节、多元化投入、绿色采购等多种政策措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从总体政策框架到具体财政政策不断细化,从财政资金投入到绿色税收不断协同发力,推动建立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是健全投入机制。中央财政将绿色环保、生态低碳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不断加大投入。2021-2024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环保与绿色发展资金超过2.3万亿元,年均增长达3%以上。同时,中央财政采取设立政府投资基金的方式,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通过绿色财政与绿色金融协同联动,推动形成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多元投入机制。

三是强化激励约束。深化绿色税制改革,持续落实好环境保护税、资源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多税共治的绿色税制体系,发挥好政府绿色采购示范引领作用,调动各方共同参与绿色发展。

在财政政策支持下,在各部门共同努力下,中国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经济发展的“含绿量”持续提升。

三、绿色低碳发展相关建议

绿色低碳发展内涵丰富,涉及经济社会多方主体、多方因素。应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方面发力,共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政府层面,可继续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积极打造有利于绿色投融资的营商环境,加快完善国内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及绿色金融发展框架。社会层面,企业和金融机构可以发挥资本充足、金融创新能力强的优势,大力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资金和可行性强的融资方案。

点击链接可观看会议回放https://rl.cj.sina.com.cn/imeeting/hyt/detail/44748?session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