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IIGF观点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IIGF观点 > 正文

IIGF年报 | 2024年绿色股票进展报告(上)

发布时间:2025-09-04

随着绿色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绿色股票在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拓宽企业绿色融资渠道、满足投资者多元化投资需求等方面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虽然当前国内尚未对绿色股票形成统一的定义和标准,但国际上关于制定明确标准和框架的讨论与尝试近几年陆续均有开展。本文为2024年度我国绿色股票的进展报告,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将聚焦于绿色股票的相关界定与框架构建的发展历程、我国绿色股票相关政策的最新进展,并分析绿色股票市场发展的意义与趋势。下篇将基于我国绿色股票的最新市场概况,提出当前绿色股票发展的难点及相关建议。

一、国内外绿色股票的定义与分类

股票市场一直以来都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绿色金融领域,“绿色股票”相对其他绿色金融产品及工具,仍是一个新兴概念。近年来,绿色股票在国际层面逐渐兴起并取得一些进展,但总体尚未广泛形成通识定义和系统框架。201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在其刊发的《定义与衡量绿色投资(Defining and Measuring Green Investments)》文章中分析了不同资产类别中“绿色”投资的定义,其中包含了股票资产,但未对“绿色股票”概念做出解释。随后瑞典银行与国际气候研究中心(CICERO)共同开展了“绿色股票”的研究,于2020年在瑞典推出了全球首只绿色股票,标志着绿色股票这一创新工具的落地应用,有效地补充了传统融资工具,进一步丰富了资本市场的可持续金融产品。2021年,纳斯达克在北欧主板市场推出了“纳斯达克绿色股票标签(Nasdaq Green Equity Designation)”计划,面向北欧上市公司和私营企业提供了一套自愿性绿色股票认证标准(分为绿色股票标签和绿色股票转型标签)。2022年,菲律宾一家聚焦可再生能源的不动产投资信托公司获得CICERO绿股认证在菲律宾交易所上市,成为亚洲首笔绿色股票IPO。



表1:纳斯达克绿色股票标签(Nasdaq Green Equity Designation)计划

资料来源:《纳斯达克绿色股票标签(Nasdaq Green Equity Designation)》

进入2023年,国际上关于绿色股票的讨论逐渐走向框架性与标准化。2023年3月,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orld Federal of Exchange, WFE)发布了《世界交易所联合会绿色股票原则(The WFE Green Equity Principles)》,这是首个可供各交易所识别绿色股票的全球框架。根据该原则,绿色股票为主要从事或投资于绿色经济活动的公司发行的股票;其中,绿色股票发行公司的绿色经济活动在主营业务收入和投资占比均需为50%以上,并同时满足投资于化石燃料比例低于5%的要求。该框架基于收入/投资(Revenues/investments)、分类(Taxonomy)、治理(Governance)、评估(Assessment)、披露(Disclosure)五大支柱构建,增加了绿色定义的透明度、清晰度、一致性和客观性,有助于抵制“漂绿”行为并支持更多资金流向可持续领域。同时,通过采用国际公认的最佳实践,该框架通过促进协调统一帮助强化了不同司法管辖区之间的可比性,营造了更为公平的市场环境,吸引了更多企业与投资者参与。

表2:世界交易所联合会绿色股票原则(The WFE Green Equity Principles)框架


资料来源:《世界交易所联合会绿色股票原则(The WFE Green Equity Principles)》

在我国,随着多层次多产品的绿色金融体系的不断健全,目前绿色金融产品已经涵盖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等类别,但对于绿色股票而言,目前仍处于起步研究阶段。作为新兴产品,绿色股票目前在国内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与标准,在资本市场上也暂时未被单独分类与统计。但根据目前国内多只绿色股票指数的编制与选择逻辑,绿色股票一般指从事绿色低碳产业或服务,绿色收入占比较高,且无显著环保风险的上市公司股票。

二、我国绿色股票的相关政策进展

虽然我国尚未正式提出“绿色股票”的定义与标准,相关专项政策也尚未落地,但一直以来,对于绿色企业在股票市场上市融资和再融资的政策支持一直贯穿于我国一系列绿色金融政策制度中。早在2016年,我国绿色金融顶层设计文件《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便提出“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在符合发行上市相应法律法规、政策的前提下,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按照法定程序发行上市。支持已上市绿色企业通过增发等方式进行再融资”。2021年以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中均强调了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挂牌融资和再融资的重要性。除了顶层文件的支持引导,随着《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等一系列绿色金融及绿色产业支持目标的构建,绿色业务活动、绿色项目的符合范围逐渐明晰,也为后续绿色股票的标准及目录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积累和实践参考。

2024年,我国在绿色股票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显著增强,呈现出系统推进、多层发力的鲜明特征。3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提出“研究制定绿色股票标准,统一绿色股票业务规则”,并强调“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或再融资,募集资金用于绿色低碳项目建设运营”。该文件从国家层面首次对绿色股票市场的框架体系与业务规则作出明确部署,标志着绿色股票制度构建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丰富绿色转型金融工具,积极发展绿色股权融资”,将绿色股权融资纳入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整体布局。同月,在《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进一步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通过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新三板挂牌等方式融资发展”。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表明绿色股票已成为国家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获得持续且明确的政策引导与支持。

交易所层面,2024年11月,深交所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绿色低碳领域首发审核指南(试行)》,总结了前期行业审核经验,为绿色低碳企业(目前明确针对光伏和锂电池产业链)在创业板IPO提供了更为透明和细致的审核参考,旨在提升发行上市审核监管透明度。

表3:我国绿色股票相关政策文件(不完全统计)

资料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整理

同时,地方层面也在积极跟进,结合区域发展实际,相继出台政策措施,着力拓宽绿色直接融资渠道,加大对绿色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推动绿色金融与地方经济绿色转型深度融合。例如,2024年7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作用促进本市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企业上市融资,引导募集资金投向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转型项目;8月,厦门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厦门市金融支持绿色低碳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为绿色低碳企业开辟上市辅导绿色通道,加快推动创新能力强、成长性高的高技术绿色企业上市或挂牌融资;10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北京市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意见》,强调“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同年12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北省绿色金融创新发展行动方案》,进一步提出“发展绿色股权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在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挂牌,力争到2027年底全省绿色上市企业数量不少于16家”,并鼓励已上市绿色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布局绿色全产业链,或通过增发等方式开展再融资,以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层次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总体来看,我国绿色股票的相关政策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差异化的支持特点。一是资本市场协同的多层次,支持绿色企业在全国性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区域性股权市场、境外市场金融融资上市,覆盖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需求。二是融资方式的多样化,不仅支持首次公开发行(IPO),还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如增发)、并购重组等,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三是在国家整体绿色金融战略框架下的差异化支持,根据各区域产业特色和发展目标予以特殊金融支持,为绿色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获取长期资金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绿色股票发展的意义与趋势

(一)意义与目的

绿色股票的产生与发展,核心意义在于通过资本市场机制,构建更多元化的绿色产品体系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绿色投融资需求,通过提供更透明、更统一的绿色股票框架,使交易所、投资者、监管机构、发行人共同协作,有效动员和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全面转型。

对于政策制定者及监管机构而言,绿色股票及其标准体系的构建是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的关键拼图,将与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等工具协同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持。而统一的分类标准允许对绿色产业的结构、发展进程和趋势进行常态化追踪与横向比较,以市场化为动能,也有助于加速整个经济结构的绿色转型。同时绿色股票也可以作为国际交流媒介,有助于构建国际绿色金融对话机制,推动跨境资本流动与互认,提升全球资源配置效率。

对于交易所而言,作为资本市场枢纽平台及基础设施运营商,为绿色股票的发展提供了安全、可信的投资标的与风险评估工具,可以依托绿色股票治理框架精准识别并支持绿色企业上市融资,也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可靠透明的绿色股票数据信息,确保资金精准流向绿色低碳领域,避免资源错配,对绿色金融市场的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发行人(绿色企业)而言,绿色股票为企业提供了期限更长、成本更低、灵活性更高的融资方式,拓宽了融资渠道,有效解决其融资约束难题。同时,绿色股票的“绿色”标签对企业来说也是重要的市场和沟通工具,可以推动其进一步将可持续发展融入企业战略,积极践行绿色发展承诺与商业模式,提高在可持续投资者中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对于投资者而言,绿色股票作为权益类工具,与债权类产品互补,满足了不同风险偏好和投资需求的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绿色资产配置选择。此外,绿色股票向投资者提供了透明、可比的绿色属性信息及评估结果(如绿色收入占比情况),有效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性,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企业低碳转型中的机遇和风险,助力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

(二)发展趋势

绿色股票的发展对于推动绿色金融生态系统的建设以及支持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尽管绿色股票市场相较于其他绿色金融产品仍处于发展初期,但其发展路径正逐渐清晰,呈现出从模糊概念走向具体实践的良好趋势。从国际层面来看,多个探索性举措和框架性文件的初步出台,表明全球正致力于建立统一的绿色股票分类标准与业务规则,以增强市场的透明度、可比性和可靠性,这无疑是市场扩容与健康发展的关键前提。从国内政策动向来看,支持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增强资本市场服务绿色转型的能力,已成为各地区推动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与此同时,在市场需求侧,投资者对绿色资产配置的需求持续增长;在市场供给侧,绿色技术与绿色企业不断涌现,带来新的投资机遇。两者共同为绿色股票市场注入持续动力。可以预见,随着绿色投资主体不断丰富、市场规模逐步扩大,以及绿色股票认定标准、激励机制等配套措施的日益完善,绿色直接融资生态将进一步优化。绿色股票在国际合作、产业转型与资本市场发展中的重要性,也将更加凸显。

参考文献

1.Inderst, G., C. Kaminker and F. Stewart (2012), 《Defining and Measuring Green Investments: Implications for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sset Allocations》, OECD Working Papers on Finance, Insurance and Private Pensions, No. 24, OECD Publishing, Paris, https://doi.org/10.1787/5k9312twnn44-en.

2.Nasdaq (2021), 《Nasdaq Green Equity Designation》, https://www.nasdaq.com/docs/2025/04/03/1051-Q25_Nasdaq_Green_Designations_Factsheet.pdf

3.World Federation of Exchanges (2023), 《The WFE Green Equity Principles》, https://wfe-live.lon1.cdn.digitaloceanspaces.com/org_focus/storage/media/WFE%20Green%20Equity%20Principles.pdf.

4.孙明春(2022),《“绿色股票”的发展前景及中国机遇》,http://www.greenfinance.org.cn/displaynews.php?cid=78&id=3775


相关文章:

1、IIGF年报 | 2024年绿色保险进展报告

2、IIGF年报 | 2024年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进展报告(下篇)

3、IIGF年报 |2024年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进展报告(上篇)

4、IIGF年报 | 2024年绿色信贷进展报告



作者:

金 蕾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