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IIGF观点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成果 > IIGF观点 > 正文

IIGF年报 |2024年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进展报告(上篇)

发布时间:2025-08-14

2024年,我国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步入加速发展阶段,政策制度、监管标准与市场实践协同推进,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驶入“快车道”。政策层面,财政部发布的《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与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等指导文件为企业信息披露与深化ESG工作提供了明确框架与行动导向。同时,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强化ESG信息披露监管要求,推动上市公司从“可选披露”迈向“规范披露”。企业层面,披露主体数量持续增长,披露内容不断向“双重重要性”和量化数据拓展,可持续发展治理、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利用、员工、数据安全与客户隐私等议题成为报告披露重点。整体来看,2024年我国ESG信息披露正由探索起步走向规范化、体系化的新阶段,为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夯实信息基础。

一、ESG信息披露政策进展

(一)中央层面

2024年,我国政府及金融监管部门持续加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顶层设计,围绕ESG信息披露加快政策体系建设,释放出推动披露规范化、制度化的强烈信号。2024年11月,财政部会同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以下简称“《基本准则》”),标志着我国统一的可持续披露准则体系建设开启序章,也意味着可持续信息披露将逐步成为我国境内企业合规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准则》保持与《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IFRS S1)在信息特征、披露要素、相关披露要求等方面的总体衔接,有助于我国企业信息披露加快与国际主流标准对齐,增强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信息透明度与规则适应能力。

此外,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等相关部委也陆续出台多项支持性政策文件,围绕碳排放信息管理、绿色金融标准建设、产业转型分类指引等领域,建立涵盖环境绩效、气候责任与可持续融资等关键环节的信息采集、披露与应用机制,引导企业主动提升数据管理能力与信息透明度。

表1 2024年中央层面ESG信息披露政策梳理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二)地方层面

2024年,在中央政策引导和“双碳”目标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不断强化对ESG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步将其作为推动区域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国多地因地制宜出台专项ESG发展行动方案或工作指引,围绕企业信息披露、能力建设、绿色金融支持、评价认证机制等方面开展系统部署,形成多维度、多层次的政策推动格局。例如,北京、上海、香港、天津、苏州、邯郸等地区相继发布ESG专项政策文件,明确阶段性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着力提升本地企业ESG治理水平与信息披露能力,推动构建区域化ESG生态体系。

与此同时,部分地区虽然尚未出台专门的ESG行动方案,但在绿色金融、生态环保、社会责任等相关政策中,明确将ESG理念和要求纳入工作方向,体现出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初步引导。例如四川、海南、黑龙江、广州等地区,在政策中提及鼓励企业开展ESG信息披露,推动ESG评价与金融场景的结合,探索环境责任履行机制等内容,初步推动区域内企业提升对ESG工作的认知与重视程度,为未来ESG体系化建设创造政策条件和实践基础。

表2 2024年地方层面ESG信息披露政策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三)交易所层面

2024年,证券交易所进一步强化了对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统一标准与监管要求。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同步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明确了适用于A股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的统一框架,强调“双重重要性”原则,全面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规范性。同时,香港联交所通过修订《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引入以IFRS S2为基础的强制性气候相关披露要求,并将原“指引”上升为“守则”,增强了对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执行要求与监管力度。在实践层面,为深化上市公司对ESG披露要求的理解,提高信息披露的操作性和质量,联交所与上交所分别出台操作指南与行动方案,进一步夯实制度执行基础,助推上市公司ESG整体能力提升。

除此之外,各行业协会也积极响应ESG发展趋势,结合行业特点推动制定具有针对性的ESG信息披露标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ESG信息披露规范体系。例如,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发布《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ESG报告编制指南》、中国互联网协会制定《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及 ESG 信息披露评价指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制定《有色金属企业环境、社会及治理(ESG)信息披露指南》等。

表3 2024年证券交易所层面ESG信息披露政策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二、ESG信息披露数量进展[1]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A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工作持续稳步推进,整体披露率显著提升,企业在ESG治理能力与信息透明度方面进一步增强。2024年,全A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率达41.93%,较2021年的27.48%[2]提升超14个百分点,累计增幅超52%以上,充分反映出ESG理念在A股市场中的不断深化,以及企业对相关政策要求和利益相关方关注的积极响应。从交易所分布来看,上交所ESG信息披露率持续领先,2024年ESG信息披露率达52.83%,首次实现披露比例过半,彰显其在可持续发展治理方面的主动性和领先优势。相较而言,深交所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率虽然仍低于上交所,但近年来增势同样显著,2024年披露率已达36.21%,累计增幅达77.69%。北交所上市公司则处于ESG信息披露工作的初步阶段,2024年披露率达8.06%。尽管整体ESG信息披露水平较低,但相较于2021年已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

展望未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的持续完善和支持工具的不断丰富,A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和覆盖范围有望进一步提升,推动资本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与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更大作用。

图1 2021-2024年不同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发布独立ESG报告[3]比率

从行业层面来看,A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行业分化特征较为明显,金融、资源、能源及交通型行业披露积极性较高,部分行业已实现全面披露。具体就披露率而言,前十大行业分别为保险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货币金融服务、邮政业、资本市场服务、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路运输业及卫生行业,其中保险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货币金融服务及邮政业均实现100%披露,资本市场服务行业紧随其后,ESG信息披露率达94.6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87.5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84.38%)、铁路运输业(83.33%)和卫生行业(81.25%)披露率也均高于80%,反映出监管要求较高、社会影响显著与资源消耗密集型行业在ESG信息披露与合规响应方面具有更强的积极性与规范性。相比之下,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等ESG信息披露率显著偏低,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及房屋建筑业披露率为0,体现出该类行业缺乏对ESG理念的认识与理解,尚未建立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体系,但鉴于上述行业的上市公司数量极少,通常仅为一至两家,因此尚不具代表性。

图2 2024年不同行业[4] A股上市公司发布独立ESG报告[5]比率

从企业属性来看,2024年A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仍以中央国有企业为主导,国有企业整体披露率显著高于非国有企业,体现出在政策导向和监管要求的驱动下,国有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治理能力建设,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发挥了明显的示范引领作用。2024年,A股上市公司中,中央国有企业ESG信息披露率高达93.63%,较2023年同比增长约19.34%,披露表现远高于市场整体平均水平。随后为地方国有企业,披露率为60.66%,同比增长约为18.94%。尽管民营企业ESG披露率相较最低,为28.9%,但其同比增长率达到31.36%,为所有企业类型中最高,显示出民营企业对ESG治理和信息披露的关注正逐步增强。

总体而言,2024年大多数企业类型的ESG披露水平均实现不同程度的提升,反映出市场主体在可持续发展治理上的重视和投入持续增强,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正在稳步提升,在国家战略与政策制度的不断推进下,A股可持续发展治理体系将不断完善与深化。

图3 2024年不同属性A股上市公司发布独立ESG报告[6]比率

脚注

[1] 数据采集于2024年

[2] 2021年数据仅涵盖上交所、深交所 

[3] 包括ESG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及可持续发展报告

[4] 证监会大类行业

[5] 包括ESG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及可持续发展报告

[6] 包括ESG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及可持续发展报告

相关文章:

1、IIGF年报 | 2024年绿色信贷进展报告

2、IIGF年报 | 2024中国碳市场年报

3、IIGF年报 | 2023年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进展报告

4、IIGF观点 | 包婕等:中医药行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信息披露体系建设路径研究



作者:

李周佳睿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ESG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