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王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家专栏 > 王遥 > 正文

绿色金融|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绿色票据实施路径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1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将粤港澳大湾区(下称大湾区)定位为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无论从产业布局还是发展原则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全文。为进一步完善大湾区绿色金融体系,充分发挥绿色票据精准快速支持绿色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独特优势,本文在广东银行同业公会与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共同发布的《广东省绿色票据评价标准及应用研究》(下称《绿票标准研究》)基础上,以广州地区为绿色票据业务推广的中心,研究探索绿色票据业务在大湾区内落地的创新实施路径,以期为绿色票据业务在大湾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票据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票据市场规模较大,企业的需求也较为旺盛。2019年全国票据签发承兑量达20.38万亿元,贴现量12.46万亿元,签发承兑量是同期银行间市场短期融资券和超短期融资券发行量总和的5倍。票据转贴现交易市场上随着上海票据交易所的成立和电票业务的普及,更是一举突破50万亿元大关。其中,广东省的票据业务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2019年,广东省票据签发承兑量和贴现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0%和20%左右。但是与之相对的是,绿色票据贴现量较小。2019年全省绿色票据业务发生额尚不足50亿元,相较于绿色债券发行量和绿色信贷发生额而言,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绿色票据作为新兴的绿色金融工具,国内外尚没有专门针对“绿色票据”的定义,绿色票据业务的顶层设计、实施细则、配套政策也尚处空白,绿色票据业务发展处于起步阶段。

绿色票据业务在某些地区已开始探索,但在全国各地标准有所差别。2019年,广东银行同业公会与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发布的《绿票标准研究》认为,绿色票据标准的认定应遵循可识别、可操作、可计量和可推广的原则,首先需要在“标准设置环节”和“标准设置要素”两个方面进行统一,在综合考虑绿色相关目录的情况下,厘清绿色产业和项目边界问题。在绿色票据认证机制上,建议商业银行或商业银行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绿色票据进行认证,并以打标入库的方式,直至票据兑付后结束票据的全生命周期。《绿票标准研究》为粤港澳大湾区基于绿色票据开展路径创新提供了有益思路。

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绿色票据的现实意义和优势

(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绿色票据的现实意义

第一,绿色票据是践行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成为关系我国可持续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方向,是指引“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2015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首次将“绿色金融”上升为国家战略。绿色票据作为绿色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工具,具有“交易在前,融资在后”的特点,可精准识别绿色企业、绿色项目,并且影响范围十分广泛。同时再贴现或将成为支持绿色票据发展的主要宏观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在央行所有支持绿色金融的货币政策中,再贴现业务工具是迄今为止优惠政策中使用频率最多、实施落地最快的手段之一。因此,绿色票据业务的落地,对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绿色票据是支持中小微企业转型发展的有效手段。中小微企业是票据融资的主要主体。2020年4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20年一季度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从部分企业部门信贷来看,票据融资新增2075亿元,同比多增1097亿元,同比增加112.17%,票据融资发展空间明显。基于票据融资,疫情之下企业链上资金流转随着复工也有所改善,票据对产业链发展的推动作用显现。相对贷款和其他融资方式,票据期限短、便利性高、流动性好,是中小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

第三,绿色票据是提升绿色产业活力和效率的有效方式。为进一步厘清大型企业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问题,2019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指出,要充分发挥票据的到期支付功能,帮助企业合理安排还款时间,降低应收账款无期限拖欠的风险。基于此,发展绿色票据不仅可以保障参与绿色产业发展的中小企业按时收款,而且票据的到期支付特性也提升了涉绿中小企业通过绿色票据融资的便利性,对于优化中小企业财务报表、促进绿色产业的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绿色票据的优势

第一,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获得了诸多政策支持,为绿色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2016年8月31日,由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构成了中国发展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和纲领性文件。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发展绿色金融,意味着我们将发展绿色金融上升到战略高度。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将绿色金融纳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通过MPA与货币政策相结合的方式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规划逐步落实,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自2017年6月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获批成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地方政府认真贯彻《广东省广州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整体取得良好成绩,为绿色金融创新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现实需求强烈,催生了多元化绿色融资创新应用。《纲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渗透于各个布局。在打造生态防护屏障方面,《纲要》提出要保护并修复珠三角周边山地、丘陵及森林生态保护体系、加强海岸线保护与控制、加强湿地保护等。在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明确了水资源、大气、土壤开展治理中的主要方向。在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方面,提出要加强低碳技术的交流合作,以清洁、节能的生产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推进资源的节约和循环使用,培育新兴绿色产业,鼓励低碳出行等。

第三,粤港澳大湾区聚集了多项特色产业,为绿色票据场景应用提供产业基础。根据《绿票标准研究》报告的成果,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是广东省内用票融资最为集中的两个产业。活跃的制造业集群和批发零售业集群成为发展绿色票据的基础性产业,使得绿色票据无论是缓解现有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的融资需求,还是拉动相关产业的绿色转型都有较大的应用空间。

第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全国领先,为绿色票据的高效应用及推广提供了支持。以深圳前海自贸区为代表的高新科技产业集群使大湾区成为了全国科技创新的聚集地,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等领域领先于全国。金融科技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解决绿色金融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对绿色票据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企业或项目的识别与认证、风险的评估与控制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可以有效降低绿色票据的融资成本,为未来绿色票据的应用、流转等提供技术支持。

第五,票据市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助推大湾区绿色票据业务发展。上海票据交易所的成立推进了票据业务线上化、电子化的转变,在提升交易安全性和透明度、激发市场活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成为大湾区发展绿色票据业务的市场基础设施。随着将来绿色票据业务的推广,上海票据交易所在提供系统支持的同时,也承担着信息披露等重要角色,为大湾区发展绿色票据业务提供更好的基础性保障。

三、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绿色票据面临的问题

(一)绿色票据认证难度较大,成为业务发展中的瓶颈

第一,现有绿色债券标准难以直接用于绿色票据的认证。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上海票据交易所系统再贴现模块上线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7〕216号)的规定,目前绿色票据的标准主要参照的是《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15年版)》(下称《绿色债券目录》)。《绿色债券目录》对债券发行主体和具体债项进行了界定,主要是针对大型企业和大型项目。但就票据而言,主体涉及到出票人、承兑人、贴现人等,大多为中小微企业,债项涉及到每轮背书人与被背书人的真实贸易背景,与绿色债券相比更为复杂,无论是票据主体还是贸易背景都不能与《绿色债券目录》中债券发行主体及债项完美匹配。

第二,票据高频次的背书流转增加了绿色票据认证的难度。对绿色债券或绿色贷款的认证维度较为单一,基本以融资主体及债项为认证标准,一次融资只需要针对特定、少量对象进行认证。而票据由于流转速度快,背书环节多,可能存在多个参与主体、贸易背景的认证问题。在没有形成统一绿色票据标准时,参与主体和贸易背景的增多客观上加大了绿色票据的认证难度,同时也为票据的绿色风险防控提出更高要求。

第三,绿色票据标准需要政策主管部门牵头实施,单靠商业银行自行确定难度较大。就目前绿色金融现有识别的标准来看,都是由主管部门先出台相关标准文件后,再相继开展业务。如银监发布的指导绿色信贷业务的《绿色信贷指引》和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发布的指导绿色债券业务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15年版)》,由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对现有标准进行了更新,成为了绿色金融识别标准最新的“百科全书”。绿色票据标准的设立需要建立在熟知现有“绿色标准” 的基础上,结合更为复杂的认证维度,逐一将绿色票据标准映射至现有标准的分类中,这除了需要了解票据业务知识、企业和项目的经营模式外,更多的是需要精通专业的环保知识、计量方法等,而商业银行在这些领域都是非专业的,难以自成体系地设计绿色票据识别标准。

除此之外,对于建立绿色票据认证评价体系和信息披露,包括对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流程等方面的明确,都需要政策主管部门牵头明确,以保证绿色票据在认证环节的公开性与透明性,否则监管部门将难以辨别绿色票据的认证是否准确,控制“漂绿”风险。

(二)银行管理和经营模式分散,不利于绿色票据业务推广

第一,分散的管理模式容易导致票据业务割裂,不利于绿色票据业务发展。目前,大多数银行根据票据的信贷和资金属性将票据业务流程人为截断,承兑、质押、贴现环节属于传统信贷业务,多属公司业务条线管理;转贴现、再贴现环节属于资金业务,多属金融市场业务条线管理。分散的管理会割裂票据的信贷属性和资金属性,带来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各管理部门只能被动开展票据业务,无法主动运营票据资产,除为满足考核要求外,难以调动各部门开展绿色票据业务的积极性,在利润分配方面也存在多头“打架”的情况;二是不利于央行货币政策传导,使得绿色票据业务难获优惠政策,开展困难。一般来说,央行的货币政策通过再贴现和银行间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进行传导,票据贴现和转贴现、再贴现割裂开后,难以通过转贴现、再贴现来精准传导央行的货币政策,单独依靠绿色票据贴现业务难以通过政策性优惠支撑绿色票据业务持续发展。

第二,票据承兑、贴现业务下沉,影响绿色票据业务推广效率和效果。一是绿色票据的认证难,分支机构的经办素质层次不齐,容易判断错误。绿色票据由于参与主体和贸易背景众多,本身的认证就存在困难,而现有认证标准也会随着业务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绿色票据的经办人员分布范围广,人为判断不仅操作难度大,更容易出现错误认证的情况。二是容易出现“漂绿”的风险。各分支机构的客户经理有可能会为了完成业绩指标而存在故意“标绿”的行为,成为“漂绿”风险的隐患。三是在绿色票据申请再贴现环节,各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存在对绿色票据政策解读不一、对政策把握存在差异的情况,增加了认证环节的风险。因此,在操作层面上,如何快速准确地识别绿色票据是发展绿色票据业务的关键问题之一。

第三,在绿色票据领域的金融科技力量不足导致识别难度大。由于绿色票据的认证需要细致到贸易背景中合同的具体内容,而现有银行的系统中,一方面绿色票据中有关绿色属性识别的信息字段缺失,导致行内没有对绿色信息进行归集的数据库,难以完成对绿色票据的认证、筛选等工作。另一方面在实际交易中合同内容多以影像的形式上传,难以抓取合同中用于绿色认证的关键信息。

若绿色票据业务的认证依靠分散式人工录入并人工辨别的方式进行,那么认证速度及准确度都将受到影响。信息系统的不完善,还会给监管部门及被监管单位带来麻烦。当监管部门要对绿色票据业务进行常规检查时,字段、信息的缺失在造成监管困难的同时,对于被检查单位也将带来繁重的工作量。

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票据创新发展的实施路径

(一)完善顶层设计,建立统一、明确的绿色票据标准

第一,完善绿色票据标准的顶层设计。可以由金融业务监管部门与地方政府部门联合牵头,共同制定推进绿色票据的系统性政策体系。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票据标准的认证思路可以借鉴广东银行同业公会与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联合发布的《绿票研究标准》,从顶层引导政策的角度明确绿色票据在绿色金融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意义,鼓励并支持地方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绿色票据的推进。从标准制定的角度提出绿色票据实施的普适性要求,在票据特点和绿色金融背景相结合的基础上,对票据主体、贸易背景进行综合分析,再通过票据的承兑和贴现两环节考虑广东省绿色票据标准设置。

第二,绿色票据可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的认定机制。在现有的绿色业务探索中,由于绿色标准的认定本身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受到对绿色标准理解程度不同的影响,执行层面对银行端提出更高要求。同时随着绿色目录的不断细化,绿色标准也将受到影响,银行内的认证体系及系统也要同时进行修改和升级。在此过程中引入专业第三方机构对于解决问题有重要作用,既可依托专业第三方在绿色识别领域的专业实力提高绿色票据认定的准确性,同时也可通过第三方绿色票据识别系统的嵌入,实现因外部标准的更新变化而统一进行信息系统的升级管理。

第三,建立绿色票据业务监管体系。建立专门的绿色票据监督管理办法。重点监管绿色票据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强调对绿色票据标准评估的风险监控,并不定期抽查绿色票据识别工作,重点防范伪造绿色票据的“漂绿”风险和错认绿色票据的操作风险,确保相关机构评估准确、评级可靠。同时,监管部门应制定商业银行绿色票据考核办法,定期对商业银行绿色票据业务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并设置相应的考核等级结果,针对不同考核结果制定相应的奖励办法,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运用绿色票据的能力。

(二)引导商业银行完善绿色票据业务流程,提升绿色服务效能

第一,要解决绿色票据业务多头管理的问题。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的绿色票据业务模式需要贴现与转、再贴现业务联动,但不同业务分属于不同业务条线,无形中割裂了联动效应。对此,商业银行可采取集中处理模式,将两项业务归属于同一部门,解决管理冲出的情况;或者在业务核算时考虑给所有管理部门进行利润双算或多算,增强管理部门之间的联动效应,保障绿色票据业务的顺利开展。

第二,要解决票据业务金额小、数量多、经营机构分散(下称“小多散”)等问题。绿色票据业务需要额外对票据的绿色属性进行识别,“小多散”将直接影响经营机构的识别效率和精准度。为增加绿色票据的识别效率,控制“漂绿”风险,降低业务操作风险,可由总行或分行固定人员对辖内票据贴现进行绿色识别,或者从技术层面解决绿色票据识别难题,保障绿色票据识别的快速与准确。对于符合绿色票据标准的票据可由总行或省级分行票据部门统一归集,再向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提交再贴现业务材料,以此减少再贴现业务的中间环节,提高业务效率。

(三)加强科技赋能,提高绿色票据认证效率

一方面,通过贸易背景链条中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获取与控制,从源头获得绿色属性的关键信息,形成有力地支持绿色票据业务的信息池,方便银行及监管部门的查阅与调用;另一方面,在绿色票据业务交易操作层面,实现关键字段、影像等信息与绿色票据信息池实时对接,并进行匹配,准确判断票据属性。

此外,商业银行除了通过自身的信息系统改造外,也可借助外部系统的接入优化,降低系统开发成本与投入。目前花都试验区已有绿色企业及绿色项目申报与认证系统,可以此为基础,结合第三方认证机构绿色票据识别系统,进行系统的嵌入与整合,通过共建系统、实时传送的方式实现系统自动对绿色票据进行识别打标,同时监管部门也可对接花都试验区系统及绿色票据系统,对绿色票据的识别打标进行监管及检查。

(四)加大绿色票据产品创新力度,满足绿色企业融资需要

绿色票据业务目前仍处于前沿探索阶段,任何产品的推出都具有创新性,没有前路可寻。因此,在绿色票据业务产品创新方面,应当遵循“边行边试”原则,在推行业务过程中探寻绿色客户的融资需求。在产品设计方面,要充分考虑绿色票据认证的风险因素,由被动认证变为主动认证,通过深挖贸易背景,主动发现客户群体并进行营销将极大地提高认证效率,控制认证风险。当绿色票据业务刚起步时,可先由处理简单的贸易背景入手,切入供应链、产业链核心企业,待积累一定经验和有效信息后再辐射至供应链、产业链上贸易背景较为复杂的上下游客户群体。依托供应链及产业链上的贸易关系,对接相应的贸易信息平台,获取企业相关信息,针对绿色企业融资需求推出有针对性的绿色票据产品,逐步推动绿色票据的市场化发展。

本文刊载于《南方金融》2020年第8期

作者:

林耿华供职于广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王 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教授

金苗根供职于广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同业部(票据中心)

李 力供职于广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同业部(票据中心)

谢 晟博士,供职于广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同业部(票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