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之一,原煤一直在能源消耗中占据主导地位,但由此导致生态环境的变化,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黑龙江省如何谋篇布局,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相关领域人士做出了解答。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
在尚志市,庆翔集团中鑫热电项目的2台生物质发电机组正在加大马力投入运行。自2019年项目二期工程建成投产以来,每年有50万吨的农作物秸秆替代原煤被消耗,2台机组每年节约33万吨标准煤,减排66万吨二氧化碳。
在肇东、肇源和庆安三地,庆翔集团的生物质热电联产机组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与施工现场忙碌景象一样,董事长范业群在办公室里,正忙着为企业进入即将开放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做准备。
“通过碳排放权交易,企业在获得利润的同时,利用自身低碳环保技术,有效降低碳排放,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一目标作出贡献。目前,企业正在积极准备加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各种手续均已齐全。”范业群说。
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是对火力发电的替代,在低碳能源结构调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的主要燃料是秸秆,秸秆在生长过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和在燃烧过程中放出的二氧化碳在总量上是平衡的,所以秸秆被称为零碳燃料。”范业群说。
不仅仅是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发电的代表也在黑龙江省逐渐发力。国家电投黑龙江分公司结合黑龙江省安达地区丰富的光资源和未利用的盐碱地资源,打造“高纬度超百万千瓦光伏平价基地”,每年为黑龙江省提供11.6亿千瓦时清洁电力,节约标煤36.46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73万吨/年、二氧化硫5270吨/年。
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要重点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供暖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服务黑龙江省能源结构清洁低碳转型发展,为黑龙江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需要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相关技术的深刻变革,倒逼黑龙江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提高用能效率。黑龙江省将逐步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寻求新的绿色经济增长点。
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宋男哲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味着黑龙江省将加快实现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脱钩”,有利于从源头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矛盾,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施行碳排放权交易以市场机制激励企业主动减排
自2月1日起,《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施行,生态环境部将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组织开展全国碳排放权集中统一交易,这标志着全国碳市场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处副处长田砚宇介绍,新出台的办法适用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包括碳排放配额分配和清缴,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等活动,以及对上述活动的监督管理。
作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交易的第一年,市场将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田砚宇说,“通过碳交易,可以奖励先进、淘汰落后,为企业主动减排提供更有效的经济激励。截至目前,黑龙江省现有95家发电企业将先行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
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也是落实我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抓手。
田砚宇表示,近年来,省生态环境厅为碳市场正式交易做好准备,积极开展省内重点企业碳排放报告与核查,搜集基础数据,做好配额分配、清缴、碳核查以及各项监管工作,确保黑龙江省企业顺利参与全国统一碳市场交易。
发展碳汇经济引领产业绿色转型发展
“十三五”期间,黑龙江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取得积极进展,2019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7%,提前达到“十三五”预定目标,为后续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要求打下了良好基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2017年黑龙江省就已经提出碳汇经济,以发展碳汇为契机,带动黑龙江省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和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2019年,黑龙江省多部门联合编制了国内第一个以碳汇经济为主题、省域范围的《黑龙江省林业碳汇经济发展规划》。《规划》首次构建了碳汇经济的发展框架,不仅提出了发展碳中和的理念,而且建立了整个碳汇产业链的体系。
东北林业大学教授、黑龙江省碳汇经济专家黄颖利说,“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资源。近年来,黑龙江省提出把自然资源转化为资产,进而转化为财富的资源资产化创新方案,是黑龙江省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体现,也是践行以碳汇经济为引领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又一表现。”
“结合‘十四五’规划,黑龙江省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有机遇也有挑战。”黄颖利说,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森林固碳能力较强,通过精准实施提升森林固碳能力的经营决策方案,可以提高碳储量的增量,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龙江贡献。
来源: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