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 中财大绿金院

  • 绿金委

绿金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与动态 > 绿金新闻 > 正文

绿金新闻|播撒金融“及时雨” 润泽小微“希望田”

发布时间:2025-05-28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稳定就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近日,金融监管总局、人民银行、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旨在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进一步改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状况。

《若干政策》有哪些突破与创新?应如何推动新政落地见效?小微企业看法如何?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多方面实现突破创新

《若干措施》着重发挥监管、货币、财税、产业等各项政策合力,从增加融资供给、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提高支持精准性、落实监管政策、强化风险管理、完善政策保障、做好组织实施等8个方面,提出23项工作措施。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特邀高级研究员李庚南表示,《若干措施》围绕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有效性和精准性,在诸多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

《若干措施》提出,在融资对接基础上,注重协调解决小微企业实际经营困难,激发小微企业经营活力。鼓励向外贸、民营、科技、消费等重点领域倾斜对接帮扶资源,加大支持力度。这明确了下一步深化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的方向、协调机制聚焦的重点领域以及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若干措施》提出,对合规持续经营、固定经营场所、真实融资需求、信用状况良好、贷款用途依法合规的小微企业,加大融资对接力度,强化信贷资源倾斜,保持信贷投放力度。同时,首次对商业银行内部差异化政策提出指导性意见,提出“对分支机构普惠金融业务绩效考核权重不低于10%,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实施不低于50BP的优惠”。这明确了小微企业贷款差异化监管政策适用对象,体现了精准性,提升了可操作性。

《若干措施》提出,优化续贷产品,畅通办理渠道,扩大续贷政策惠及面。鼓励银行统筹运用无还本续贷、展期、调整还款安排等方式,做好小微企业贷款到期接续支持,缓解小微企业资金周转难题。这拓展了无还本续贷的外延,增强了政策灵活性,体现了目标导向下加强小微企业还款方式创新、求真务实的监管意图。

《若干措施》提出,支持多渠道促进小微企业股权融资,这将大大拓展小微企业融资空间,也有助于缓解逐渐凸显的小微企业贷款商业可持续难题,即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覆盖成本与风险问题。

《若干措施》提出银行机构在现有措施可有效覆盖风险的情况下,原则上不再要求企业追加增信手段,避免推高综合融资成本。被要求追加抵押等增信手段,是当前许多小微企业面临的难题。这一措施可谓抓住了痛点,有助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压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若干措施》要求,对于线上自动化审批的贷款,建立人工复审机制,并合理设定触发条件。这将弥补模型风控缺陷,有助于稳定企业预期。

《若干措施》针对当前不法贷款中介乱象侵害普惠客群的、破坏金融生态之痛点,明确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坚决整治金融领域非法中介乱象。这将推进对不法贷款中介整治的步伐,促进小微金融服务生态的净化。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于淼总结,《若干措施》在三个方面实现了突破:一是政策工具的系统集成与联动;二是风险缓释机制的精准设计;三是融资方式的多元拓展,尤其是从债权走向股权的跨越。

“《若干措施》不仅是一份金融支持清单,更是一项制度性供给改革。从实践角度看,这次的政策‘组合拳’将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支持小微企业迎来从‘活下来’向‘发展好’的阶段性跃升。”于淼表示。

扎实推进切实落地

专家表示,为顺利推进相关措施惠及小微企业,相关部门应及时跟进机制与环节创新。

于淼建议,一是提升金融机构执行动力。《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强化小微企业信贷投放考核,并在内部绩效评价、尽职免责机制方面作出制度安排。这实际上是要为基层信贷员松绑赋能。通过“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正向激励机制,明确在风险可控范围内,信贷人员尽职尽责后,发生的违约损失可免责,有助于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和风险容忍度。

二是完善配套制度机制。要完善财政、税收、征信等多方面配套支持,进一步夯实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基础。比如,可以推动地方政府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与银行对接,进一步完善银税互动、银信互动机制,让小微企业经营、纳税、用工等非财务数据转化为授信依据。通过上述数据资产化的方式,能有效缓解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升其金融资源可得性。

三是建立有效的跟踪评估机制。监管部门不仅要衡量信贷投放总量,还要监测贷款结构是否优化、融资成本是否下降、获得率是否提高。特别是在结构性货币工具、再贷款、奖补政策落实过程中,应建立结果导向和差异化激励机制,把资源向真正落实政策、服务成效显著的机构倾斜,推动形成多投多奖、优投优奖的政策生态。

李庚南建议,政策仍应立足于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聚焦初创型、成长型小微企业,特别是科创型小微企业,与促进新质生产力同频共振。应创新财政管理理念,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投早投小”的引导作用;同时平衡好地方政府化债与支持小微企业的关系,防止产生新的隐性债务。在优化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方面,除了在重点方向上要注重协调解决小微企业实际经营困难外,还需改进融资协调机制运行模式。

小微企业点赞新政

政策暖风吹向基层一线,受到小微企业欢迎。

广东省茂名市茂南金叠塑料厂老板陈文杰告诉记者:“新政提出‘无还本续贷’,缓解资金紧张,助力企业发展。各大银行主动续贷,贷款额度高、利率低。下一步,我们将主动稳就业、稳岗位,扩大设备更新,适量拓展业务。在新政大力支持下,我们更加有信心放手一搏。”

广东省好心家政集团董事长杜晓娟则为新政中的融资协调机制点赞。“在新政落地实施的过程中,茂名市财政局、金融监管总局茂名监管分局与中国建设银行茂名市分行的配套创新政策以及为企服务十分暖心。未来,我们将在新政‘及时雨’的滋养下积极发展,更加聚焦0到3岁托育产业赛道,在促就业、惠民生、提消费中展现企业担当。”


来源:中国财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