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共同解决“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零碳电力系统的投融资问题
3月28日,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在博鳌亚洲论2024年年会“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圆桌会上表示,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处在工业化进程中,例如,很多东南亚国家都有缺电问题,这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共性问题。对于如何做好相关工作,他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有相当大的动力加大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下一步,要进行系统性规划和设计,不能有的搞电网,有的搞水电站,没有搞成一个真正的系统。第二,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丝路基金等机构要厘清职能,加强相互配合;同时,也与多边开发机构、国际商业性投资与私人投资配合起来,共同解决“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零碳电力系统的投融资问题。第三,要加强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坚持多边规则,反对保护主义,其中包括积极参与WTO改革。
朱隽:撬动更多私人资本 加入可持续投资领域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圆桌会上,丝路基金董事长朱隽表示,不少前沿绿色融资项目处于市场导入期,收入和利用的规模较为有限,有的项目现金流甚至为负,在此背景下,需要长期资本来帮助企业夯实业务基础,建立起自身的内生增长动能。另外,相比消费和科技等新兴行业,社会基础设施行业投资周期较长,业务发展中需要不断投入资本、新建更多设施。这一类投资具有惠民生的性质,也是长期资本可以充分展现其期限优势的领域,能够帮助促进社会基础设施以及绿色转型等影响力投资的落地。朱隽建议,要撬动更多私人资本加入可持续投资领域,公共部门和开发机构可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也可以采取混合融资方式,发挥杠杆效应。“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模式是公共部门和多边基金率先进入,规定收益上限,达到后即退出,这样可以先进入承担风险,在收益达到一定水平后退出,把更多的收益留给私营部门,从而提升项目对私营资本财务的吸引力,同时弥补绿色可持续投资的资金缺口。”朱隽说。
胡晓炼:要动员更多社会资金 投入绿色发展融资
3月28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胡晓炼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圆桌会上表示,只有政府、国际组织、商业机构共同行动,在绿色投融资中密切合作,建立有效机制,才能动员更多资金促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发展。胡晓炼表示,在“一带一路”绿色项目融资活动中,政府公共资金、准政府机构资金、商业资金应该更好地协同。其中,政府公共资金主要来自于财政,可以作为绿色项目的资本金或者是劣后债权,充当项目风险缓冲垫;准政府机构资金主要来自市场发债,具备享有政府信用、发债成本较低的优势,可以提供比一般商业融资更为优惠的资金;商业机构的资金潜力大,在有一定风险缓冲保障且可负担性增强的条件下,参与“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的积极性就会增加。“当前,要动员更多社会资金投入绿色发展融资。”胡晓炼表示,一方面相关国家要尽快兑现联合国气候变化哥本哈根大会上明确的气候资金承诺,从国家公共资金层面增加资金供给;另一方面多边金融组织在动员全球资金、推动绿色发展方面的作用应进一步提升。
龙永图:只有实行国际多边主义 才能有效抑制贸易碎片化
在全球化受到一定阻碍和冲击、地缘政治冲突不断的背景下,如何应对部分国家和地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趋势,减少贸易碎片化?近日,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减少贸易碎片化”分论坛上表示,只有实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才能有效抑制贸易碎片化问题。针对贸易碎片化问题,龙永图认为,要推动世界贸易组织(WTO)改革,让决策机制更有效。“更重要的是把WTO制定规则、开放市场、解决争端的权威建立起来,实行真正的多边主义。WTO不是哪个国家说了算,而是WTO所有的成员说了算。”龙永图表示。龙永图分析称,WTO有三大功能,分别是制定和规范国际多边贸易规则、组织多边贸易谈判、解决成员之间的贸易争端。“解决贸易碎片化问题的首要措施,就是加强WTO制定新的国际贸易规则的能力。”他表示。由于具有对国际贸易争端的终审判决权,WTO被称作国际贸易的“最高法院”。“过往,WTO在解决国际贸易争端方面非常成功和有效,但当下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是怎么恢复上诉机构职能。”龙永图表示。
迟福林:进一步提升RCEP利用率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3月2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打造亚洲增长中心”分论坛上表示,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利用率来看,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利用率比较高,东盟国家利用率相对比较低,未来,要思考如何提升RCEP成员国对RCEP的利用能力。自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以来,中国按照加入程序与各成员进行了沟通和磋商,积极推动加入CPTPP进程。“RCEP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果能跟CPTPP融合起来,那对亚太地区的自由贸易进程会产生重大甚至决定性的影响。”迟福林表示,若中国加入CPTPP,将对两者融合起到推动作用。“高水平开放促进中国高水平的改革。”迟福林进一步表示,中国申请加入CPTPP,在结构性改革方面还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
李熙燮:进一步推进自贸协定的谈判和签署
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秘书长李熙燮近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打造亚洲增长中心”分论坛上表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自贸协议,其中,中国与东盟发挥了中心性作用。RCEP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不仅能带来经济上的益处,还能够增强区域性合作。他认为,必须明确RCEP定位,确定运行机制,落实具体行动。另外,RCEP与CPTPP的“趋同”和“一体化”也需要着重考虑。在谈到加强地区供应链韧性时,李熙燮表示,共同繁荣需要供应链的互联互通和持续稳定,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要进一步推进自贸协定的谈判和签署,加强地区供应链的韧性。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建立多层次合作平台,确保信息沟通和交流。
戴惟德:基础设施是吸引外商 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
近日,德勤亚太首席执行官戴惟德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投资亚洲未来”分论坛上表示,除监管和法制的稳定性、当地的经济自由化等因素外,基础设施也是经济体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戴惟德表示,以印度为例,其GDP的3.3%都放到了基础设施领域,新增不少公路、机场等基建项目。“可以看到,政府对基础设施项目是非常有热情的,这样可以为资本流入打下很好的基础。日本在几十年前做过这样的工作,中国一直在这样做,还有亚洲很多国家也是这样做的。”他说。戴惟德进一步表示,当前,电子产品、电动车、芯片、半导体等生产制造的核心地带在亚洲地区,气候变化涉及的可再生能源设备制造也集中在亚洲地区,例如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设施中有大量的供应商来自中国。此外,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这些东南亚国家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2023年,有40%的绿色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了东盟国家。
巴奈特: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惠及世界
3月2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巴奈特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中国经济展望”分论坛上表示,去年,中国实现了5.2%的增长速度,主要驱动力就是消费的增长,最终消费支出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80%。如果中国继续扩大消费,不仅能驱动经济增长,也能改善民生福祉。巴奈特表示,2023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三分之一,中国经济每增长1%,就会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0.3%。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不仅有利于中国自身发展,同时也惠及世界。在巴奈特看来,中国中长期的高质量增长需要由改革驱动。一是要提升劳动生产率,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二是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让各类所有制企业能够公平竞争、竞相发展。三是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例如教育、医疗等,提高居民收入,扩大消费。四是推进绿色转型发展。
朴之水:提振消费信心要让居民钱包变得更鼓
3月28日,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朴之水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中国经济展望”分论坛上表示,中国将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设定为5%左右,是比较合理务实的。可以看到,今年前两个月中国经济表现良好,但同时也面临着挑战,比如消费信心不足。“中国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40%,大部分发达国家、经合组织国家这一比重是60%,还存在一定差距。”朴之水认为,要进一步提高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而提振消费信心,则需要让居民钱包变得更鼓。“这不代表仅以补贴的方式,还可以利用社保基金、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加大投资,以此快速促进消费增长。”朴之水说。投资方面,朴之水认为,应该增加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同时提高劳动生产率,投资要真正起到支撑经济增长的作用,避免新的投资形成过剩产能。朴之水认为,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近年来,中国加大了科技创新投资,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出台更加有效的产业政策。一方面要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不同类型的企业公平竞争;另一方面要加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特别是加强政府和私营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通过合作找到产业发展瓶颈,并通过产业政策加以化解。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