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近日在2023中国可持续投资发展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对我国碳市场长远发展分享了思考和建议。其中提出,加快形成长效、稳定的碳市场机制,有序逐步推进行业扩容。
赖晓明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有2200余家,年覆盖约5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截至2023年11月30日,碳配额累计成交量4.23亿吨,成交金额235.7亿元。初步来看,全国碳市场运行框架基本建立,各关键环节初步打通,实现预期目标。
对于碳市场的长远发展,赖晓明提出以下思考和建议:
一是形成长效、稳定碳的市场机制。
完善政策法律框架,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形成常态、连续的配额分配政策,增加交易主体类型。加快建设CCER体系,促进市场发展。加强碳排放、碳减排数据管理。完善碳交易财税、手续费、司法处置等配套政策。
二是有序逐步推进行业扩容。
建议逐步扩大碳市场纳入行业范围,优先考虑的领域包括:产业转型紧迫、转型压力较大行业;单位产品碳减排成本小,边际减排成本差异较大行业;国际影响机制相关行业;数据质量基础较好的行业;碳排放核算、核查关键技术成熟的行业。
三是丰富碳市场功能和内涵。
牢牢把握碳市场作为政策工具的定位,稳步推进碳交易市场化探索、发展碳金融。丰富交易主体、品种、方式,逐步建立市场调节机制。有序推动碳金融创新业务。完善碳金融监管体系,建立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
四是强化碳市场的对投资导向作用。
建立碳信息披露、碳绩效评价等基础框架,为金融机构投资活动提供支撑服务。
五是推动碳市场国际化发展。
推动与境外碳交易机构开展合作,积极参与巴黎协定下国际碳市场多边或者双边市场机制,打造国际碳交易中心和碳定价中心。
来源:上海证券报
新媒体编辑:侯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