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于当地时间12月12日闭幕。COP28的一项重要议题是“全球盘点”,各缔约方将对全球落实《巴黎协定》的进展与差距进行盘点,这是对全球应对气候危机的现实检验。
从目前的情况看,在重要议题上各方仍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需要弥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于12月11日在COP28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大会闭幕前夕仍有巨大差距需要弥合,各方需兼顾气候雄心和公平,发达国家应履行所有承诺。各方“必须以雄心勃勃的成果结束COP28”,展示国际社会的坚决行动,展示国际社会能使气候目标仍然可及且能保护最受气候危机影响的群体。
具体而言,如何在最终的协议中使用有关化石能源未来的措辞,成为各方代表争论的焦点。在COP28正式召开前,以沙特为代表的化石燃料大国和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机构,就已经针对如何处理化石燃料以及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沙特明确表示,需要继续增加化石能源投资,否则将威胁全球能源安全。而古特雷斯则多次强调,全球化石燃料时代已经走向终点。
事实上,在COP27上化石燃料议题就已经引发过争论。部分国家不同意在最终的协议上对化石燃料前景使用更加坚决的措辞——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而现在,类似的争论又在COP28上重现。上周,有多家媒体报道称,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秘书长海瑟姆·盖斯致信13个成员国,称石油生产国应主动地拒绝任何针对能源的文本和方案,COP28上许多草案针对的目标是化石燃料,而不是排放。并且,海瑟姆·盖斯敦促这些石油生产国在最新的气候谈判中拒绝任何以针对化石燃料为目标的协议。
针对化石能源问题,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12月9日在COP28期间举办的记者会上表示,中方现在正在跟各主要国家、主要集团进行密集磋商,希望找到一个明确、正确的未来方向,既反映正能量,又体现最大的包容性,让大家都能够接受。目前针对这一问题的磋商已经有了积极进展。
事实上,在应对气候变化以及推动全球能源转型方面,中国一直都以负责任的态度采取积极行动。据新华社报道,在12月9日举行的一场中国角边会活动上,《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3》报告正式发布。解振华在会上表示,探索适合各国国情的最优转型路径,形成包容、务实、可行的能源转型共识至关重要,期望与会智库专家深入分析全球共性、系统性、挑战性问题,提出前瞻和创新的能源转型解决方案,为推动全面落实《巴黎协定》,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丹麦开发合作和全球气候政策大臣丹·约恩森表示,作为丹中政府间合作的重要成果,《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3》报告描绘了中国实现能源转型的路径,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他指出,能源绿色转型必须是全球性的努力,中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在积极采取行动推动实现这一愿景。
显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以及推动全球能源转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无法在一朝一夕完成。国际能源署(IEA)在12月10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在COP28上,许多国家在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方面做出了承诺,并且许多公司也在甲烷减排方面做出了承诺。这是IEA在COP28之前强调的5个关键行动领域中的3个。
但根据IEA的分析,尽管这些承诺是解决能源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的积极步骤,但它们还不足以推动世界走上实现全球气候目标的道路,特别是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以内的目标。
另外,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中,既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同时也要采取“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古特雷斯表示,本届大会将完成的《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必须考虑“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结合各国国情,兼顾气候雄心与公平,提供明确计划,加速全球公正、公平和有序的能源转型。
展望未来,古特雷斯强调,首先,需要制定2025年后新的、有意义的全球气候融资目标。其次,各国政府应制定并提出新的国家气候行动计划,即国家自主贡献目标。COP28主席苏尔坦·贾比尔12月11日晚间宣布,大会已批准阿塞拜疆主办下届缔约方大会(COP29)的申请,下届大会将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办。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