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中国和新加坡建立双边关系30周年,金融合作则一直是双边关系中的亮点。今年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收官之年,上海如何在高水平上再出发,成为新的议题。上海与新加坡这个传统的亚洲金融中心的合作交流,也将进一步提升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
6月18日下午,在第十二届陆家嘴金融论坛上,题为“加强沪新金融合作——伙伴城市专场·新加坡”的专题讨论聚集了来自中国和新加坡的多位重磅嘉宾,线上线下互动共同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在人民币国际化、数字金融以及绿色金融等方面深化合作,加强壮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这些嘉宾包括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行长孟文能、新加坡交易所主席柯宗盛、星展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古普塔(Piyush Gupta),以及交通银行董事长任德奇,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杨,银联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剑波。讨论会的主持人为《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杨燕青。
沪新金融合作基础广泛
孟文能在会上表示,近年来,新加坡的银行不断深化与上海金融机构的合作关系,新加坡星展银行和上海浦发银行已经在贷款银团和联合债券承销方面开展了合作,新加坡华侨银行也在数字银行和供应链融资方面与上海银行深入合作。
在银行合作之上,沪新两地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合作也日益加强。新加坡金融监管局和上海市金融监管局自2017年以来联合组织了两市金融机构的培训和交流活动与论坛。今年还将启动新加坡、上海全面合作理事会的金融工作小组,目的就是要促进两市的金融机构参与各自的金融领域,比如跨境人民币业务和产品创新。今年8月,新加坡金管局将在上海成立继北京之后第二个中国代表处,这证明了新加坡对上海国际金融地位的看重。
孟文能认为,未来上海和新加坡需要在绿色金融领域继续合作,建立金融业抵御环境风险的能力,发展绿色金融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利用创新技术推动绿色金融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支持。
未来,上海和新加坡之间的“互联互通”业务也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2014年开通的沪港通以及后续的债券通为沪港两地资本市场注入活水。作为亚洲最大的外汇和期货交易市场,新加坡交易所主席柯宗盛在会上表示,加强两地市场的互联互通仍是重中之重。在金融科技等领域,沪新两地交易所之间可以借助数据+金融技术,建立一定的流动性,进一步加强透明度和价格发行的机制,更广泛地吸引全球的参与。
柯宗盛说:“当前,国际投资人非常希望能够参与中国的快速增长,中国投资人也很想让自己的投资组合更多样化,进入全世界。新加坡是一个亚洲机构投资人非常密集的财富管理中心,与上海的合作能够支持双向市场上资金的互动,帮助中国公司获得更多的外资流入,协助中国公司海外上市,同时推动中国债券市场、货币市场深入发展,打造上海成为国际金融资金的发源地。”
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在上午的论坛中也表示,未来需要加强两地资本市场的连接,扩大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的合作。第一财经记者获悉,新交所未来有望推出挂钩中国债券的指数产品等,同时更多中概股和其他中国企业到新交所上市也值得期待。
古普塔认为,沪新未来的合作主要在三大方向:一是中国“一带一路”的投融资项目,新加坡可以为企业提供创新的融资工具,建立基础设施或者项目融资的债权,对接需求;二是推动、深化中国的资本市场,尤其是在股票和房产信托市场,双方可以共同建立国际认可的联合房托指数、沪新的债券通等;三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可以让新加坡的银行直接交易在岸人民币,实现对离岸人民币的交易补充和风险对冲。
此外,古普塔对沪新加强数字伙伴关系,共同利用区块链技术,参与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国际推广,以及合作建立多样化的绿色融资评估标准和排放交易机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做大做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今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收官之年,上海要“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现在中国股票市值、债券市值都位居全球第二,按照3月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上海位居全球第四,基本实现预定目标。未来,沪新合作的强化则将推动上海更好地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任德奇表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要从“建起来”到“强起来”,还需要在高水平上再出发,尤其是要在进一步对外开放方面取得更大突破。目前中国金融市场的境外投资者占比、参与度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主要的新兴经济体。
任德奇称,沪新需进一步深化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新加坡的比较优势是国际化程度较高,相关的软环境和国际接轨,运营全球资金方面经验丰富。沪新双方优势互补,上海作为长三角的中心城市,在国家一体化发展战略中承担重要的使命,而且作为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市场主体,上海拥有海量的需求,与新加坡的合作可以重点围绕着拓展要素市场的广度深度、促进投资者国际化来进行。在金融科技和产业良性循环与三角互动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郑杨表示,新加坡是目前上海的金融机构正加快海外布局“走出去”的重要一站。下一步,上海将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吸引新加坡的机构和企业来上海发展。金融机构合作方面,新加坡对金融科技的掌握和探索都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上海目前正在建设科创中心,将构建金融科技的产业生态链,形成群体优势,加强科创中心和金融中心的联动效应。同时,上海和新加坡的金融机构管理部门之间还将继续开展金融人才合作,完善人才交流机制,促进同业经验的共享,为两地金融人才的合作交流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便利。
未来,沪新双方也将加强人民币方面的合作。新加坡是中国以外的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目前,受到投资、跨境贸易驱动,全球人民币使用量、需求量在上升。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此次论坛演讲中就表示,上海可以在严格监管的基础上,在人民币可自由使用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先行先试。
蔡剑波表示,银联国际将发挥自身的网络和电子支付产品优势,与新加坡机构共同打造人民币支付设施的互联互通和支付网络,推动数字化的支付产业发展,更好地服务新沪两地和区域间的跨境支付。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便捷的资金融通,服务两地企业合作。在满足双方监管要求基础上,探索中新之间更便捷、快速的资金流通方案。比如在境内资金转出方面,为中国企业向新加坡企业汇款提供便捷服务。在境外资金的转入方面,为新加坡的贸易采购商向境内供应商付款提供虚拟卡支付渠道等,助力两地间资金流转便捷畅通。